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极心态如何培育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作者:小顾寻梦

(2023-05-25 19:19:00)


观《2016年诸城新教育年会》视频

美加州大学  彭凯平

      这几日有幸在家第一次欣赏到2016年诸城新教育年会的直播视频,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众说纷纭,让我打开眼界,甚是兴奋,让我尽享饕餮之宴。在众多的直播内容中加州大学彭凯平教授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中他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说积极心理事生活的习惯。
     积极心理的生活习惯,它是可以修行、修炼、学习、锻炼、能让我们升华。圣母修道院的修女长寿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些修女长寿的密码有六点:1、爱学习,爱读书、2、养成爱运动的习惯;3、成就别人,帮助别人,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必须抛弃三种精神:苦逼的精神、狼心精神、斗争精神。更要抛弃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4、一定有一些至爱亲朋的好友,一定要有闺蜜,一定要有朋友,一定要有同志,一定要有亲人,情是我们长寿的秘诀,不动心,不动情,铁石心肠,是早死的节奏;5、做一些手、眼、心协调的动作,带着爱心去做,而不是被迫去做;6、人一定要有信仰,宗教、正直的信仰都可以,心存敬畏 ,行有所指。知时而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履,履而后能得。他向我们推荐阅读《现代心理学》,向我们阐述的长寿的秘诀来源于积极心态的习惯养成。(法国的一位医生研究的“迪香式的微笑”:嘴角笑、颧骨笑、眼角笑)中国人把学习当做一件痛苦的事情来做。这个是不应该的,读书是我们的天性,读书是一种愉悦,读书可以让我们做到手不释卷,读书不是神圣的事情,读书是我们的生活,读书是我们性格,读书是我们心态,读书其实就是我们的习惯。
     其二,如何培养积极的习惯。(道法自然,也就是顺着人的天性而来。)
     1、高尚之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心胸开阔。升华、超越自我,要做到小我、无我的境界。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评》中写道: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道德律。2、利他之心。思想家梁漱溟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这样写:仿佛自己越是在给别人有所牺牲的时候,心里特别觉得痛快,酣畅开展。反过来,自己力气不为人家用,似乎应该舒服,其实并不如此,反是心里特别紧缩、闷苦,所以为社会牺牲,是合乎人类生命的自然要求,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生活更能有力。3.感动之心。(爸爸离世瞬间与女儿的对话视频,让我感触甚深。)人生的意义有三个基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中国的教育,只是教育我们往哪里去。我们教了太多的理论,教了远大的目标,缺失的是该教怎么去做。4、福流之心。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曾说:体验的内涵和质量决定我们人生的品质。中国人的福流体验:中国的哲学家庄子在《南华经》中特意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福流,有一位解牛的屠夫庖丁,在从事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工作之中就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幸福酣畅的状态。福流的特征:全神贯注、知行合一、驾轻就熟、物我两忘、时间飞逝、陶醉其中。
     你福流过吗?新书推荐《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福流常在,幸福满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