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2023-05-20 20:32:29)
机制,体制和制度 的区别与联系
制度是一种根本性的东西.是一种一旦变化就会产生本质变化,并会影响其它一些内容发生变化的体系.比如社会主义制度.
机制是一个体系内部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比如制约机制.
体系可大可小.任何一事都可成体系.
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区别比较大,介绍如下:
【词语】:制度
【注音】:zhì
dù/duó
【释义】: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2.制订法规。 3.规定。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 5.制作。 6.谓制作方法。 7.规模;样式。
【词语】:机制
【注音】:j
zhì
【释义】:机制1用机器制造的:~纸ㄧ~煤球。 机制2
[jzhì]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计算机的机制。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脉硬化的机制。指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如优选法中优化对象的机制。也叫机理。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市场~ㄧ竞争~。
【词语】:体系
【注音】:t/t/bèn
xì/jì
【释义】:1.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我对三者的理解是这样的:
体制是建立在一定制度规定性之上的架构或结构。
机制是一定体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作用。
两个词的中心语和使用范围不一样,“机制”由有机体喻指一般事物,重在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机理即相互关系,“体制”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根本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如外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体制与机制是较易混淆的一对词语。按照《辞海》的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