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教师的培养方向(2021-07-1903:46:06)

(2023-05-20 11:17:31)

未来教师的培养方向

来自:未来学校研究院

教师是兴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今天我们培养的教师,将决定十多年后我国教育的发展水平。那么,支撑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教师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教师自身应该如何寻求成长与进步?现实路径在哪里?这些问题一一摆在我们面前。

以下是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杨军在“2020未来学校生态大会暨第五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对未来教育的理解

未来教育的师资队伍

山西师范大学培养未来教师队伍的探索

1、对未来教育的理解

就目前来讲,我们主要围绕三大生态体系、未来教师五大赋能职责,以及六个重要理念来理解未来教育。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思考不是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含义,未来教育是人类未来共同面临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超前探索,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未来教育。

01、三大生态体系

未来教育围绕的三大生态系统,即学生本生态、学校内生态、社会外生态。这三个生态系统共同构建了未来教育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将围绕着三层生态共同打造。

学生本生态:学生是教育本生态的核心单元,涉及到每一个学生的素养、素质、体制、环境等等。机器辅导学习、智能学习、云端知识的整理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由消费者变成创造者,主动去构造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生态。学校不再是学习的中心,教材不是全部的世界,世界才是全部的教材。

学校内生态:学校的功能不再是强制学生,不再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固定的空间、固定的学习轨道来推进学习的进程。学习变得更加绿色化。什么是绿色化?它与未来契合度很高,是秉持成本节俭的理念,学生学习的模式和方式更加有技术含量。

社会外生态:由产业、学校、科研单位等构成。现代学生学习的资源条件更加注重交流互动和高效优质。这里要强调知识共建共享的理念,这是社会外生态的主要特征。

02、未来教育五大赋能

未来教育给学生赋予智慧、创造力,要求学生对未来人类命运和世界发展有责任、有担当,对于个体来讲独立思考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核心诉求,此外要求学生要有服务的能力,具体内容我不再赘述。

03、未来教学六大重要理念

未来教学六大重要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毫无疑问为先,我认为在后面还要加上技术。技术是人与自然、知识、未来、过去沟通的主要媒介。德智体美劳技相互沟通,面向全体共享共建未来知识体系、学习体系,这是六大理念。

2、未来教育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教师,办学的根本在教师,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大使命、四个转变、履行六大职责、彰显六个特色。

01、未来教师三大使命

首先是职业使命,这是历史一直传承下来的。传道授业者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灵魂工程师塑造灵魂与生命,未来教师的命运使命是培育未来的担当者。

02、四大角色转变

第一是学科内专业优化、学科间融合教学;第二是从有形向无形的转变,基础知识线上学、对话学,文化技能水平线下学,尤其是文化制度;三是向学习者的方向转变,跟随学或者盲目学转变成体验、合作、兴趣、创新性的学。四是有限向无限的转变。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融合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未来。

03、未来教师六大职责

作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教育知识的集成者,老师一定要把教学模式、教学关系和信息化教育坚定握在手上、靠在心上,这就是未来教师的六大职责。所以未来教师有六个特征,即组建素质、学习、教师开放、教师服务、教师创新和实践性的导师团队。

3、山西师范大学培养未来教师队伍的探索

首先要把未来教师作为人才来对待,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力度、培养力度。坚持核心发展理念,坚持师风、学风、校风全校学习,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国际化战略思维。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山西师范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2846。

2个人才工程:第一打造理工科四青人才工程,第二是打造人文社会科学三名工程,这是需要打造两个人才工程。

8名特色教育:名专业、名课程、名课堂、名教材、名校、名师、名班主任、名辅导员。我们在学校进行了课程特区改革,在全校所有学生中推进世界史学、世界美学和所有学科方法学的通识教育,这是我在德国进修后提出来的。

4个特区,这里着重讲课程特区的建设,大学里通识课程体系的构造是难点。现在我们进行通识课程改革,构建世界史学、世界美学和通识课的课程体系,其他不展开讲了。

6大开放平台,打造未来教师主要核心之一。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需要利用很多社会资源。111新工程、1331工程、136兴医工程等这些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为高等教育、为未来教师发展所推进的工程,我们还利用了很多社会资源,比如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型企业等均成为我校打造未来师资力量的重要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