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39
  • 关注人气:4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好书,是一把钥匙作者:徐国家

(2014-11-03 05:07:48)
标签:

教育

一本好书,是一把钥匙——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一本好书,是一盏明灯。它会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引了方向。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迷失方向的时候,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前进的力量。说实在话,有时繁重的教学任务,繁琐的工作事务让自己身心俱疲,对待教学工作会生厌倦之心,敷衍了事,甚至想过得过且过。《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清扫。从教的几十年中,可以说我从未想过自己是哪一类教师,具有哪些优势,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将要朝着哪一个方向前进。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回头细细品位、思考自己的教育人生,可以说有些盲目,空有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缺乏方向。《不做教书匠》告诉我们老师第一必须做到有方向感。是啊,工作能否做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聪明并不必然导致成功。最聪明的人往往并不是最有成就的人;有成就的人也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成功最需要的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品质,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教师身上,‘辛苦’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辛苦的教育劳动,教师就不可能得到教育的幸福。”想想管老师十年磨一剑,为自己从教二十年感到汗颜!将来的教学路还很长,应从现在开始起飞。管老师说得好:“从现在起飞,你的教育人生一定能够精彩美好。”
一本好书,是一把钥匙。它会为我们开启被困难紧闭的大门。记得去年接了一个班,班生规模大,插班生又多,学生基础差,差生有一半以上理解能力及倾听能力不能用一个差字形容。一次考试,竟有十个同学不及格,这是一次破自己教学生涯的历史记录。一学期下来,以往的各路招数都使出来,也不见起色,感到心灰意冷,心里萌生一个念头,教一辈子书,就一届成绩差又有何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逐渐漫延!读了《不做教书匠》之后,不禁扪心自问,这是一名中青年老师该有的念头吗?在困难面前战粟颤抖,失魂落魄,萎靡不振,多不应该。新问题要有新方案,于是,我把这些后进生分成几个板块,然后逐一进行辅导,这上半学期已有一部分后进生明显进步。管老师说得对:“那个困难可能只是个气球,看起来很大,只要你走过去,它就被你走过的呼啸而来的风吹跑了。”其实,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前进路上的很多困难正是从我们心里生出来的,这把心里的锁把我们锁得透不过气来,把我们锁得身心疲惫,可怕的障碍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里。要记住:困难永远不如我们能够想出来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多。
一本好书,是一位导师。他会为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引航。《不做教书匠》清晰地诠释了如何做一个有专业感的老师,必须有素养,有文化,有气节,有胸怀,有趣味,有智慧。一个有专业感的老师就不需要用讽刺挖苦,严厉训斥等粗暴的手段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为人处事就会从容不迫。读到这儿使我不禁想起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
案例一:学校里,一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在某一次的课间,因一位女同学的课桌椅摆放不整齐,一位急冲冲的男同学因此拌倒而流血,偶发事件中,老师情绪一急,训斥女同学说以后再犯同样错误便不让上课了,同时气冲冲地打电话把这件事反馈给家长,并告诉这位家长自己已警告过这孩子,如果下一次再犯就不让上课了。老师的本意是想请家长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然而这位家长听了介绍后便大发雷霆,反驳这位年轻老师:你作为一个老师对一个二级小孩子能用威胁的办法吓唬她吗?教育孩子就不能多采取鼓励吗……一位老师反被家长批评该如何教育孩子,情何以堪!年轻老师有时的确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手足无措和过激反应会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了解事情原由,尊重当事双方,迂回冷却慎重处理,不冲突少说教等处理原则是老师专业成长后的能力表现。
案例二:生活中,某小学一名老师在面包店买面包,结账时发现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孩正在触摸她刚买的面包,便训斥这位小同学(从校服可以看出和老师属同一学校)没有礼貌,旁边的学生家长发飙了,便骂老师真没素质,一点小事就小题大作。老师也不示弱,回她一句:“你更没素质,打扮得像个妖精!”还自报家门,自已是孩子学校的老师,批评学生合情合理。家长说我的打扮与这件事何关,扬言要去学校说理,结果这位老师灰头土脸地向这位家长求和道歉。这位老师出现尴尬的原因应引起大家的思考。生活中无意的表现,最能反映老师的人格魅力。专业化的老师形象,不止于学校课堂,生活中同样应具有情意关怀和心灵力量,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具有教育气质,这应该是我们老师永恒的追求!
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发人深醒,正是印证了我们的现代专业价值观:没有专业素养,就没有专业地位;没有专业能力,就没有专业报酬。一个有专业感的老师一定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们能从多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找到教育的契机和力量。
一本好书,是一面镜子。《不做教书匠》,不仅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面镜子,更是所有手执教鞭的老师的一面镜子,尤其是当我们在教育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更应该捧起来照一照,唤醒心灵深处的教育热情,使教育人生更积极、更充实。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以此为镜,不遗余力地去守护学生纯净的心灵,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投身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有智慧感的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