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茶艺创作初探
(2014-05-23 12:17:05)六堡茶茶艺创作初探
曹中环1,2 马士成1,2 龙志荣1,3 邱瑞瑾1,2 吴文亮1,2
(1.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2.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梧州市土肥站)
摘要: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其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本文从六堡茶的历史文化和品质特点角度,分析了泡茶水温、投茶量、润茶及冲泡时间等六堡茶冲泡品鉴等影响因素,阐述了六堡茶冲泡及品鉴要领,并初步创作了茶艺表演解说词示例,以求更好地展现六堡茶的自然古朴和陈年香韵。
关键词:六堡茶;文化;冲泡;茶艺;表演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其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四绝及独具槟榔香味而位列全国二十四名茶[1]。
六堡茶的品质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在适宜的储存环境下,有越陈越香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对六堡茶研究的深入,六堡茶的保健功能也日益受到关注与利用。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权威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六堡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成果,表明六堡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尿酸、调理肠胃、抗衰老、防辐射、减肥、护肝等八大功效,为科学品饮六堡茶提供了明确的科学依据 [3]。学习和掌握六堡茶茶艺,是科学品饮六堡茶的重要途径。为了泡出六堡茶的真香实味,则需要掌握正确的冲泡技艺,才能体会和品味到六堡茶的陈香韵味。
1
茶艺是在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原则的过程中,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简单狭义的讲,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艺的具体内容有技艺、礼法和道三个部分[4]。
2
2.1
冲泡六堡茶宜选用紫砂壶,也可选用盖碗、坭兴陶壶、瓷壶和土陶壶等茶具。公道杯以玻璃公道杯为上,也可选用内壁纯白色的紫砂公道杯,有助于观赏汤色。品茗杯宜选用内壁纯白色的瓷杯或紫砂杯,因纯白色杯底更容易观赏茶叶汤色,受光线影响较小。
2.2
2.3
冲泡六堡茶的投茶量一般为5-10g,茶水比为1:50为宜。当然,投茶量和茶水比并非泡茶品茶的硬性规定,可依个人口味适量调整。
2.4
为了让六堡茶的香气更加纯正,滋味更加均匀浓厚,在正式冲泡六堡茶前,先进行润茶(醒茶),即第一泡用沸水冲泡后,就立即倒出茶汤,打开壶杯盖散气,此时,可辨别香气是否杂陈,是否有异味;如果香气不够纯正,可再润洗一次,待香气纯正之后,再进行正式冲泡。润茶(醒茶)可进行1-3次,速度要快,水温要高,最好控制在3-5s内,以免影响茶汤汤色和滋味。润茶(醒茶)后的茶汤不宜用来润洗品茗杯。
2.5冲泡时间
由于润茶(醒茶)的作用,六堡茶在正式冲泡前,茶底已经吸收了一定的热量和水分,内含物的浸出速度较快,因此,第一泡一般冲入沸水后即可出汤,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适当增加冲泡时间,来调节茶汤浓度和滋味,保证泡出茶汤色香味俱佳。
3
3.1
可于冲泡前先鉴赏六堡茶干茶。六堡茶散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均匀,色泽黑(灰)褐光润,泛霜。近闻干茶,略带槟榔香或陈香。
3.2
3.3
3.4
六堡茶滋味纯正浓厚,醇滑甘爽。品质佳的六堡茶滋味应当具备醇、滑、厚、甘、顺、活、甜等特点。如六堡茶的滋味中有霉味、异味、杂、麻、刮、酸等表现,均为品质欠佳的表现。
3.5
要评鉴一款六堡茶的品质好坏和有无品饮价值及收藏价值,主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着手鉴别,也有很多老师傅通过定时多次高温冲泡来鉴别,如果多次冲泡的色香味俱佳而品质变化不大,并且具备“红、浓、陈、醇”的特点,那就是大家期待的好茶了。
4
4.1
青花瓷茶具一套,包括盖碗(150ml)1个,内壁纯白色品茗杯4个,茶叶罐1个,内壁纯白色茶荷3个,玻璃公道杯1个,竹制茶具组1套,茶盘1个,茶巾1条,不锈钢茶虑1套,烧水壶(1.5L)1套。
4.2
烧水是第一步,有时候亦用已经烧好的水,防止在茶艺表演过程中水温不够。备水必须保证洗具与泡茶的用水量。
4.3
用茶匙将六堡茶从茶叶罐内取出,分别置于三个茶荷内,茶量适量均匀即可。
4.4
三个装有干茶的茶荷,一个留给自己鉴赏和泡茶用,另两个可呈给台下观众鉴赏干茶,并可轮流观看鉴赏。
4.5
4.6
用茶刮将茶荷里的干茶刮入盖碗中,茶量约5g,可分多次刮入,以确保用量适宜,亦可以展现表演者的轻柔动作。
4.7
从盖碗边缘注入沸水,并快速将茶汤倒出,然后再次注入沸水,快速倒出茶汤。通过两次醒茶(润茶),让六堡茶吸收一定的水分和热量,同时把因陈化多年而留在茶叶表面的粉尘和异味冲洗掉,一举两得。
4.8
将沸水从边缘注入盖碗。
4.9
约10s后即可出汤。再次倒入冲泡第二泡,约15s后出汤,将第一二泡茶混合,让茶汤滋味更浓厚均匀。
4.10
将茶汤分别倒入品茗杯中,并用茶盘端送给茶客。
4.11
4.12
起身鞠躬,感谢茶客观看和鉴赏。
5
古韵六堡,香飘九州
各位茶人、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观赏六堡茶茶艺表演。
千年历史文化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堡茶因原产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清朝嘉庆年间,就以“红、浓、陈、醇”四绝及独具槟榔香味而位列全国二十四名茶。(烧水)
冰清玉洁:茶,至清至洁,是天涵地育之灵物。泡茶所需之器皿亦须至清至洁。引水洗涤,退却凡尘,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方显茶叶本色。(洗具)
六堡献姿:六堡茶是黑茶中的珍品。其条索匀整紧实,色泽褐黑光润,请各位鉴赏。(赏干茶)
六堡入宫:纷纷茶雨散落而下,诉说六堡美丽传说。(入茶)
润泽宫廷: 沸水入壶醒六堡,呼唤佳人现风姿。一注清泉去尘埃,了却心事展笑颜。(润茶醒茶)
再注甘霖:再注清泉唤佳茗,香散四周传真情。(泡茶)玉液出壶显身姿,淡淡茶香渐渐浓,滴滴甘露是亲情。(出汤)
共赏佳人:红浓明亮似琥珀,艳丽风姿传九州。
平分秋色: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分茶)
敬奉佳茗:(奉茶)
细品六堡:先观其色,红浓明艳;次闻其香,陈纯似槟榔;再尝其味,甘醇爽滑,徐徐咽下,陈韵悠然。(品茶)
梧州六堡茶,一饮千百年;品六堡古韵,传九州浓情。品茶闻香,珍情惜爱;祝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家和万事兴!谢谢!(谢茶)
参考文献:
[1]王镇恒,王广智.中国名茶志(广西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57-659.
[2]王登良,张均伟,龙志荣等.六堡茶加工工艺探讨[J],广东茶业, 2009(6):36-38.
[3]龙志荣,马士成,梅宇等.六堡茶产业市场形式分析报告[J].广东茶业,2013(3):23-27.
[4]贾红文,赵艳红.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