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行为文化的分类
依据分类的依据和标准的不同,学校行为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别。倘若以学校行为文化的主体为依据,可以分为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干部行为文化和教工行为文化;倘若以学校行为文化的主体范围为依据,则可以分为个体行为文化、群体行为文化和全体行为文化;倘若以学校行为文化的行为内容为依据,则可以分为教学行为文化、课外活动行为文化、管理行为文化等。
一、学生行为文化
学生行为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行为本身和通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生活形态。依据学生行为的具体的性质和内容,可以把学生行为文化进一步细分为学生学习文化、学生交往文化、学生实践文化和学生娱乐文化。
【点击图片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二、教师行为文化
学校是培养祖国娇嫩花朵的大花园,教师就是花园中辛勤工作的园丁。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教师,学校的教学工作将无法开展,秩序也将陷入一团糟。因此,我们也必须深人教师的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就是教师的行为本身和通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形态。简单概括一下,教师行为文化可以细分为教师教学文化、教师学习文化、教师交往文化等内容。
三、干部行为文化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中都少不了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部”。学校作为一个学术祖师、教育机构,亦是如此。学校中的干部可以分为两种:校领导(如校长、教导主任)和班干部。二者的行为文化都可以被划分到干部行为文化的行列,但是又各有不同。
(一)校领导的行为文化
作为学校的领导,言行举止都是全校师生的表率,其工作风格和领导方式都会对学校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学校是一个学术组织,因此校长的管理方式必然和企业有所不同。学校组织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校领导的领导方式,不是企业中那种层级制的、专权的、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民主的、灵活开放的、尊重人的领导。
(二)班干部的行为文化
将班干部划归到干部一类稍显不妥,因为班+部首先是学生。但班
十部是担负特殊职能的学生一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工作—从这个角度
说,他们又确实是班级中的小干部:学生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首先,他们要做好宣传,鼓励
同学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其次,他们要负责监督,确保班级工作得以顺
利的开展;最后,他们还对处理好同学关系,团结同学,促进班级和睦
有序做出了贡献。
对班干部的行为文化,有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必须是民主的文化。我国是民主的国家,民主的意识必须深
入人心,必须从学生时代就着手培养。班干部组织开展班级工作,要充
分体现民主特征,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忌独断独裁。
第二,必须是健康的文化。班干部是班级的中流砒柱,其言行都是同学们的表率。班干部形象要光辉,要健康,要利用职位的便捷,向同学们传递积极向仁的、健康的文化思想,抵制不良风气在班级中的蔓延。
四、教工行为文化
学校中主要是学生和老师,从数量上说,工人只占很少一部分(例如门卫、保洁人员、园艺师、餐厅的厨师和服务人员等),但他们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他们的行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学校文化。
比如门卫,门卫可以说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来到学校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门卫的精神状态、文化素养都会对学校的文化形象产生重要的作用。又比方说园艺师,学校能否有一个宜人的环境,园艺师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能否有一个宜人的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