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花时节又逢君——从李龟年流落江南看《弹词》

(2021-10-05 11:52:25)

落花时节又逢君——从李龟年流落江南看《弹词》

  

《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凤姐在宁国府点了两出戏,其中一出就是《长生殿》的第三十八出《弹词》。这出戏是以唐明皇的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唱兴亡而展开故事情节。由于唱兴亡所附带的政治色彩,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笔者也是长期关注《弹词》,在这里愿以客观的视角来全面分析此戏创作来龙去脉,及其与《红楼梦》之间的联系。

一、李龟年江南唱兴亡的来龙云脉

安史之乱后,皇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并悲情唱兴亡是有史可查的。李龟年从开元年间就在皇宫供奉,与当代的一些著名文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杜甫就是其中之一。同样是因安史之乱,杜甫在江南偶遇老友李龟年,岁月苍桑,令两位老人感慨不已,诗圣以一篇《江南逢李龟年》献给老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中即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结尾的“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表达出了深深的无奈。

《弹词》一出李龟年在江南沿街卖唱时巧遇长安的故知铁笛子李暮便是李龟年江南逢杜甫的翻版。虽然说人物发生了变化,却与《长生殿》的主题更相近了。李龟年与李暮虽说并不相识,但两人在《霓裳羽衣曲》上的交集(注)却使得他们一见如故,大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龟年在《弹词》中唱兴亡,也算是历史写实。据《明皇杂录》载,李龟年“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其中李龟年吟唱的诗词中就有一首老友王维所作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身处异国的李龟年以红豆相思之情来表达对故园的怀念。这也正李龟年江南唱兴亡最初蓝本。虽说地点由长沙转化成了南京,但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是合理的。

二、《弹词》中李龟年唱的是杨贵妃的兴亡

人们常常把《弹词》称作是《长生殿》中的晴雨表,甚至认为《弹词》里的兴亡观就是《长生殿》的真实主题。

《弹词》一出戏的确是《长生殿》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作者通过李龟年的追古抚今尽情地宣泄自身的情感,也可算作《长生殿》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然而,李龟年在《弹词》一出到底说了些什么?他又是站在哪个立场上唱兴亡?

铁笛子李暮一句泄露了天机:请先把杨贵妃娘娘,当时怎生进宫,唱来听波。”纵观《弹词》一出,所谓李龟年唱兴亡,完完全全是围绕着杨贵妃的前世今生来展开的。

李龟年唱兴亡从唐明皇选杨妃入宫开始,大夸杨贵妃比昭君增妍丽,较西子倍风标”。“双,赤紧的倚了御床,博得个月夜花朝同受享。”更是令铁笛子大呼“好快活,听的咱似雪狮子向火哩。”并且还用大幅篇幅描写了杨妃如何在翠盘中跳《霓裳羽衣舞》的情景。谈起杨娘娘生前逸事,李龟年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李龟年对杨妃的赞美之词甚至超过了《长恨歌》。

兴,乃杨贵妃之兴。那么亡呢:

又只见密密匝匝的兵,恶恶狠狠的语,闹闹炒炒、轰轰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爱爱、疼疼热热帝王夫妇。霎时间画就了这一幅惨惨凄凄绝代佳人绝命图。

《弹词》之中的李龟年把安史之乱之害描绘为一幅绝代佳人绝命图”。

《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兴亡完全就杨贵妃“兴”和“亡”,这和我们现代人所分析的所谓的家国情怀大相径庭。从李龟年的唱兴亡,也看出了《长生殿》作者的创作意图,借李龟年说兴亡,悼杨妃之亡灵。安禄山之罪也主要表现在致使杨妃马嵬香消玉殒。这也符合《长生殿》第一出《传概》的下场诗的前两句:“ 唐明皇欢好霓裳宴,杨贵妃魂断渔阳变。

三、《弹词》就是一面“风月宝鉴”

诚如前面所说,凤姐在宁国府点了两出戏,其中一出就是《弹词》,这就是《红楼梦》与《弹词》之间渊源的明证。那么,《弹词》又怎么能与“风月宝鉴”扯上关系呢?我们要注意到,在凤姐点戏之前,凤姐在会芳园遇到了贾代儒的孙子贾瑞,贾瑞见色起意,妄图调戏凤姐,这一事件导致贾瑞反复正照风月宝鉴身亡。按书上介绍,这面“风月宝鉴”分为正反两面,正面是漂亮的红颜,反面是白骨。这一特点与我们前面介绍的李龟年说兴亡的内容高度契合。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弹词》中的兴,正是说的杨贵妃这样一位娇艳红颜的生前;《弹词》之亡所说均为杨妃死后,所谓“绝代佳人绝命图”的背后恰巧就是被葬在马嵬坡的杨妃的尸骨。

四、《红楼梦》照搬了《弹词》中对杨妃的赞美之词

前面说过,《弹词》中对杨妃的赞美之词甚至超越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本文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段:

【二转】想当初庆皇唐太平天下,访丽色把蛾眉选刷。有佳人生长在弘农杨氏家,深闺内端的玉无瑕。那君王一见了欢无那,把钿盒金钗亲纳,评跋做昭阳第一花。

【三转】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昭君增妍丽,较西子倍风标,似观音飞来海峤,恍嫦娥偷离碧霄。更春情韵饶,春酣态娇,春眠梦悄总有好丹青,那百样娉婷难画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溢美之词,基本都出现在了《红楼梦》之中,让我们一一道来。

先说这“玉无瑕”三个字,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错,“玉无瑕”在《红楼梦》中出现了两次。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世难容】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玉无瑕即是对杨妃的美艳的高调赞美,也是对红楼女儿冰清玉洁品质的首肯。

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可算是《长生殿》对杨妃形象颠覆性定位。杨妃固然很美,但在历史定位上她是一个胖美人,向来有“环肥燕廋”之说,杨妃怎么就成了杨柳细腰了呢?这一点在《长生殿》中有多处反映,比如第十六出《舞盘》,杨玉环就是像赵飞燕一样在翠盘上跳起了掌上舞。要知道,在《杨太真外传》中唐明皇是拿赵飞燕跳掌上舞之事调侃杨贵妃体胖的;第二十一出《窥浴》更是借宫女之口说出了不住的纤腰抱围”之语。这一定位,与《红楼梦》把警幻仙姑打造成“纤腰楚楚”如此一辙,也为警幻仙姑由《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幻化而来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比昭君增妍丽,较西子倍风标”,也只有杨玉环这个绝世美女有资格与西子和昭君争锋,《长生殿》这样形容杨玉环恰如其分。无独有偶,《红楼梦》中用了同样的比喻来形容警幻仙姑“应惭西子,实愧王嫱。”这个与西子和昭君齐名的美女舍杨玉环还有他人哉?!

恍嫦娥偷离碧霄”几乎就是原句出现在蒋玉菡的酒令曲中,“恰便是活神仙离碧霄”。嫦娥难道不是活神仙吗?

《弹词》说杨妃是“总有好丹青,那百样娉婷难画描。”《红楼梦》中云儿小曲中,“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其中一个是这个好丹青“难画描”的杨贵妃,另一个就是杨贵妃的死对头梅妃江采苹,《梅妃传》称其“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这也就意味着,《红楼梦》中的云儿小曲中的“两个冤家......形容俊俏都难描画”的创意并非是空穴来风。这一创意完全是源于真实的文学作品。顺便多说两句,云儿小曲后半部分的“一个偷情,一个捉拿”的故事情节在《梅妃传》和《长生殿》均有详细记载,尤其是《长生殿》的《絮阁》中更是把前往捉拿的杨玉环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五、其它

本节所说的其它,是区别于前一节所述系统性的照搬而言。虽说都是一些零散的信息,但同样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

金殿上锁着鸳鸯,宵偎昼傍。”这一句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用在了《红楼梦》中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宝玉和凤姐遭马道婆做法,生命垂危,一僧一道前来营救,念了四句咒语,其中就有:“绮栊昼夜困鸳鸯”之句。绮栊取李商隐《深宫》中:“金殿销香闭绮栊”之句,代指金殿。金殿,昼夜,锁(困)鸳鸯。所有这些元素完全一致。

《红楼梦》五十回,宝玉谜语诗: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这“提防”两字正是从《弹词》中贯穿下来的,“堤防余年值乱离”。要知道,这“堤防”二字可不简单,在清代是用这两个字来代表《长生殿》传奇流行盛况的。正所谓“家家收拾起,户户不堤防”。

最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词——“空对着”。我相信,看到这三个字,人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红楼梦十二曲之中的【终身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对于“空对着”,人们普遍的看法就是:“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爱情。”(蔡义江语)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美女坐在你的对面你就像不认识一样。其实,这种说法并非从词的本义出发,而是通过续书中的情节附会的。除了《红楼梦》,人们很难再找到“空对着”一词的应用,但单从一个空字出发,你所面对的并非是一个大活人,顶多就是想像中的亡灵。只有看了《弹词》一出戏后,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空对着”:

可哀落魄,只得把霓裳御谱沿门卖,有谁人喝声采!空对着六代园陵草树埋,满目兴衰。

所谓六代园陵,说的是六朝时代皇帝陵墓。李龟年所“空对着”的正是这些早已逝去的六朝皇帝的亡灵。《长生殿》作者洪昇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长生殿》更是传世经典,足以作为教课书使用。所以说,《弹词》中的“空对着”被发掘,也就彻底击碎了之前对“空对着”之句的妄解。不但“终不忘”是在怀念逝者,“空对着”也同样在悼念亡灵。这不但符合钗黛合一的文学创意,也与红楼梦十二曲引子中的“怀金悼玉”相吻合。以金钗和玉带来代表金玉不是很恰当吗?

结语:《长生殿》作者依据真实的历史记载创作了《弹词》一出。与历史记载不同的是,作者根据《长生殿》的创作思路,给李龟年江南唱兴亡注入了新的理念。《弹词》中的李龟年唱兴亡,不仅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更多的是对爱情悲剧下的男主女人公命运的哀叹。同时,通过《红楼梦》与《弹词》一出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窥见《红楼梦》创作时作者的心境。《红楼梦》与《弹词》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再一次证明土默热红学关于《红楼梦》与《长生殿》为同一作者的论断。只有这样,《红楼梦》照搬《弹词》的关键描述才有了合理的解释。《长生殿》决定作者洪昇的一生的荣辱。从《长生殿》入梦再到长生殿案件梦碎,《长生殿》已经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因此,在《红楼梦》里留下《长生殿》的印记也是他生活经历的必然。梨园梦注定要陪伴他的一生。


注:《长生殿》中李龟年是排演《霓裳羽衣曲》的总指挥,而李暮就在排演《霓裳羽衣曲》的朝元阁外偷听乐曲,并记下了《霓裳羽衣曲》的全部音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