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2014-12-30 08:45:33)
标签:

文化

分类: 《长生殿》与《红楼梦》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红楼梦》与《长生殿》共用卢照邻《长安古意》诗

  

 

关于《红楼梦》与《长生殿》共用古诗的文章笔者已经陆续发表过不少了,其中大部分题材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今天的发掘出这个题材也实属偶然。本来,我是在研究袭人之兄花自芳的姓名的寓意,百度百科花自芳词条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花自芳之名恐怕是花袭人之名的进一步解释。贾政责问宝玉怎么给丫头起这么刁钻的名字,宝玉说是出自“花气袭人知昼暖”,其实这么回答只是应付父亲,有袭人二字的诗句很少,再有就是《长安古意》,袭人之名的真正出处是长安古意 ,是说,这个女子属于无论跟什么主子都心里只有这一个人,意思是不会再有第二个,也就是说前面的主子都不在心上了,这是袭人总能生存下来的原因,袭人是一个善于做奴婢并且享受做奴婢的人。

袭人之名源自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之句的结论早已成为红学的一大定论,怎么又突然冒出个《长安古意》来,而且还会比陆游诗更贴近袭人的性格。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也只能是从《长安古意》开始了。

查百度百科,对《长安古意》有如下论述:

《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长篇七言古诗中,诗人用传统题材写自身的感受。以铺陈的笔法,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写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及内部倾轧的情况,深寓讽喻之旨。同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也揭示了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生活哲理。

我通读全诗后,建立的第一个印象是《长安古意》以描写皇家生活为主,玉辇、金鞭、侯家、龙衔宝盖、复道均指向皇家。以皇家生活为先导引出了贵族生活的骄奢,只是到了结尾几句才道出作者的真实用意: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此诗中的“袭人”之句与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确实是在意境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到底是不是袭人取名的依据并不分明,《长安古意》也丝毫体现不出来百度百科所说的“这个女子属于无论跟什么主子都心里只有这一个人”的意思。倒是“袭人裾”之句使我想起了另一部文学精典中的“袭人裾”。洪昇的昆曲《长生殿》的《改葬》一出,杨贵妃坟中的香囊散发出阵阵香气:“掘下三尺,只有一个空穴,并不见娘娘玉体!早难道为云为雨,飞去影都无,但只有芳香四散袭人裾也罗。”原装的“袭人裾”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你能说洪昇《长生殿》的创作没有受到《长安古意》的影响吗?虽然卢照邻是早于开元天宝的诗人,但《长安古意》为唐诗的精典之一,洪昇这样级别的宗唐诗人不会不知晓。尽管《长安古意》中描写的皇室排场不会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事迹,但其中的描写却与天宝年间的李杨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此诗对后世描写李杨的诗作也是有影响的。“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同样的场景在一百多年后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再一次呈现,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杨贵妃和唐明皇: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洪昇的《长生殿》也能找到与《长安古意》相对应的地方,比如卢照邻诗中的:“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与《长生殿》的《楔游》一出中所引述的陆游的诗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几乎完全一致。这就是文学作品的代代传承。

然而,总感觉《长生殿》里的“袭人裾”适乎缺点什么?是桂花。尽管有“桂花下一对神仙”作为辅助,但总是觉得不够完整。在我的红学研究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红楼梦》里找不到答案的东西,拿到《长生殿》中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次在《长生殿》里找不到的“桂花袭人”,到了《红楼梦》却有着明确的体现。第二十八回,宝玉在冯紫英家中聚会,席间行酒令,蒋玉菡的酒令诗尤为精彩,活脱一篇杨妃赋: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 剔银灯同入鸳帏悄.唱毕饮了门杯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说毕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

木樨乃是桂花的别名,以桂花的香气来定位袭人的花香,这算是对《长生殿》中“芳香四散袭人裾”的补充吧。

洪昇的作品用典极多,且多有创意,在处理传承与开拓关系上洪昇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而在桂花袭人裾的处理上,足见洪昇的功力,洪昇的“袭人裾”源自卢照邻之《长安古意》应该没有疑问,但同样的字句,洪昇却赋与了新意。“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卢照邻诗中的“袭人裾”意境是飘落的桂花触碰到了行人的衣襟或者是裙裾上,百度百科的白话译文为:“只有凄静的南山一些桂花在纷飞,点点打在人的衣上。”由此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而洪昇的“袭人裾”却是让桂花的香气散发到裾上,“芳香四散袭人裾”,通过人的衣襟或裙裾产生嗅觉上的美感。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洪昇的创作才能,把衣裾都变成了能感知味觉的生命。在这一点上,《红楼梦》中让“花气袭人”的香气来源于桂花。这和《长生殿》中的“芳香四散袭人裾”是完全一致的意向,把纷飞的桂花形象转化为芳香的气味,这完全是同一个人所为。一个一个相同的意向,构成了《长生殿》与《红楼梦》联系的钮带。让我们在文学比较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长生殿》和《红楼梦》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百花园中两朵“芳香四散”的桂花,你感知到她的香气了吗?!

附录: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