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囊到锦囊,看《葬花词》的偷换概念好戏
(2013-05-28 08:08:51)
标签:
花囊绢袋锦囊掌上舞升仙 |
分类: 《长生殿》与《红楼梦》 |
从花囊到锦囊,看《葬花词》的偷换概念好戏
人们普遍认为黛玉《葬花词》中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句中的“锦囊”就是二十三回黛玉葬玉葬花时花锄上挂着的那个“花囊”,近来我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二十七回黛玉《葬花词》中的所说的“锦囊”和二十三黛玉葬花时带的“花囊”完全是两样有着明显区别的物品。这可不是笔者在这里哗众取宠,我是有文本依据的。请看二十三回黛玉葬花的相关描写:
花囊初现:“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但这个花囊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接下来就是:
详解花囊:“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哈,原来黛玉葬花所用花囊是一绢袋而非锦囊。问题就这样出现了,绢和锦虽然同为丝绸范畴,但其材质和制作工艺都有着极大的差别,绢:
作者把娟袋偷换成锦囊,就是要把我们的视线引向《长生殿》中的“锦囊”。《长生殿》第十六出【舞盘】对个锦囊的来历交待得是一清二楚,唐明皇在“长生殿”上为杨玉环庆生,唐明皇令舞女跳《霓裳羽衣》之舞,杨玉环一时兴起,亲自为唐明皇跳了一段“掌上舞”,唐明皇看得是如醉如痴,连连称赞:“妙哉,舞也!逸态横生,浓姿百出。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真独擅千秋矣。”并大赏杨玉环:
(生)朕有鸳鸯万金锦十匹,丽水紫磨金步摇一事,聊作缠头。(出香囊介)还有自佩瑞龙脑八宝锦香囊一枚,解来助卿舞佩。(旦接香囊谢介)万岁。(生携旦行介)
杨玉环视这个锦囊如生命,至死都把它带在身上,直到第三十七出【尸解】,玉帝下旨令杨玉环重掌蓬莱玉山行院,她的尸骨也同她一起升了天,为了让唐明皇日后为她改葬时不至太过失望,杨玉环想起一个办法:“也罢,我胸前有锦香囊一个,乃翠盘试舞之时,皇上所赐”,“将此香囊,放在冢内”,“他日君王见收,索强似人难重覯。”第四十三回【改葬】,当唐明皇挖开杨玉环的坟墓时,看到的却是“一抔空墓”中的一个“锦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