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花絮赏析

(2013-03-18 07:02:50)
标签:

花絮

国丧

锁门

主仆

皇上哥哥

分类: 红楼原型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花絮赏析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宝玉等四人大摆生日宴席,恰值老太妃去世后的国丧期间,矛头直指发生在作者洪昇身上发生的长生殿案件我已经有了不少的分析 ,不存在任何疑问,本文再献上六十二回的几段花絮与分大家分享,当然这些花絮仍然离不开居丧作乐的这一主题,只有明确了这一点,这些花絮才显得有韵味。

一、 宝钗锁门

第六十二回,宝钗从梨香院接薛姨妈前去大观园参加宝玉的生日宴会,宝钗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一进角门,宝钗便命婆子将门锁上,把钥匙要了自己拿着。”关于这一段,一些评论文章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解释也仅仅是根据书中宝钗怕担嫌疑一段话,来验证宝钗的细心。但是,宝钗偏偏在宝玉庆寿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里想起锁角门,她的妈妈也正在大观园中,她就不怕她妈妈年老体弱,半道想回家不方便吗?这只能说明宝钗心细,但其心细不在防盗,而在于他能够感知这一天所做之事之危险,在老太妃去世后举国哀悼的日子里,隆重庆祝生日,是不逆之行为,为了防止外人知晓,锁上角门不失为一种防范措施。

二、 主仆同桌

终久让宝琴岫烟二人在上,平儿面西坐,宝玉面东坐。探春又接了鸳鸯来,二人并肩对面相陪。西边一桌,宝钗黛玉湘云迎春惜春,一面又拉了香菱玉钏儿二人打横。三桌上,尤氏李纨又拉了袭人彩云陪坐。四桌上便是紫鹃,莺儿,晴雯,小螺,司棋等人围坐。

这就是在大观园里举行的生日宴上的坐席排布情况。四桌酒席,有三桌是主仆同桌,在公开场合主仆同桌在《红楼梦》中仅此一次,这在等级森严的贾府里是不可想象的,《红楼梦》里有很多宴会场景的描写,每次的座次排定都严格按等级排定,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就是凤姐的别开生面的生日,格外开恩让那些拿了份子钱的仆人一同参加,也只是在廊下单独安排席位。这一点八七版《红楼梦》有着准确的表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出现呢?难道是小孩的无知吗?参加宴会的尤氏、李纨可都是贾府中的专职宴会司仪,岂能不喑此道。确实有点费解,但你只要想一下这场生日宴会的背景,“国丧期间”,答案就有了,和宝玉们居丧摆宴一样,此举也是针对皇家而来的,主仆不分引申一下是什么,君臣不分。所有大清的臣民都是皇家的奴才,和坤不就总是对乾隆皇帝一口一个奴才吗?作者在这里明显是在向皇家叫板,皆因"长生殿案件"而起。

当然,六十三回怡红宴也是主仆围坐一桌。其一,怡红夜宴乃六十二回之延伸,其所表达的意义同六十二回;其二,怡红夜宴是夜深人静偷着进行的,与白天的公开场合稍有区别。

三、 这“哥哥”不是那“哥哥”

话说起来有点像绕口令。听我细细道来:六十二回末,香菱的柘榴裙被小戏子豆菅弄脏(关于弄脏柘榴裙的寓意,请参照本人精华博文:《红楼梦》作者洪昇说的钻石证据之辅证——宝玉居丧摆宴),宝玉找来了袭人的一件一模一样的换上。事情就算完结了,可偏偏临分手时香菱和宝玉间发生了以下这样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对话:

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说毕,即转身走了。宝玉笑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

这段对话,人们普遍认为香菱所说的“你哥哥”就是香菱的丈夫薛蟠,薛蟠人称呆霸王,办事是混了点,但也总不至于为了弄脏一件裙子就要了香菱的命吧?何况事情发生时薛蟠人并不在家,怎么就成了“往虎口探头”的事了呢,其实这“哥哥”不是那“哥哥”,这个“你哥哥”不是别人,乃当朝皇上也,宝玉的大姐是当朝贵妃,宝玉叫皇上一声“皇上哥哥”也不算差辈份,今天事情如果叫“皇上哥哥”知道才是“往虎口里探头”,因为他们在园中刚刚干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在老太妃国丧期间大摆宴席取乐,那叫蔑视皇权,无视国法,实在是一件掉脑袋的事,宝玉岂有不忌惮之理,这和前面的宝钗关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是《红楼梦》的创作特点,书中的一些隐情,总会用一些夸张的细节描写来提供线索,而线索又不会是一条两条,如果仅凭一两个字就能确定某件事件,那一定是妄猜,但愿大家有志红楼研究的同仁细心寻找文本中的证据链条,而不是用什么乱七八糟的附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