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求知不倦
求知不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4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镜像事件

(2013-01-27 08:06:29)
标签:

镜像

红楼梦

土默热

分类: 沿着土默热的足迹看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镜像事件

何为镜像,镜子里的影像,两件事互为镜像,两件事性质一致,通过镜像事件能够加深事物的认识。本文所举之镜像事件在笔者的博文里基本上都有专文,故对其中的观点不作过多说明,本文着重就镜像事件对事物认识的作用进行阐述。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红楼梦》里的一些重要事件,一定会在其它章节里有相近事件来为这件事情做注解的,下面举几例。

一、  弄权铁槛寺事件

弄权铁槛寺事件,凤姐收受三千两银子,帮助张金哥之父解除金哥与守备公子婚约。

镜像事件一:戴权卖官

太监戴权收一千二百俩银子卖一个五品官。通过这一千二百两银子衬托出弄权铁槛寺事件所费三千两银子的极端不合理之处,退婚约只是一件普通的民事案件,涉案三方的最大官员就是李衙内的姐夫长安府爷,七品县太爷。而卖一个五品官至少也需一个三品大员甚至可能惊动宰相级人物才能办到,怎么要价竟然连退婚约这点小事的一半都不如。所以,通过这一镜像事件,作者在暗示我们凤姐一个大家族管家绝不会是弄权的主体,一个比太监卖五品官要价还高的人只能是当朝的皇上,皇上弄权也就自然而然的跃然纸上了。

镜像事件二:张华退婚案

《红楼梦》中的另一桩退婚案,张华与尤二姐指腹为婚,定下婚约,賈珍为了让尤二姐嫁给賈琏,亲自出手干预。只花了二十两银子就完成了张华与尤二姐婚约的解除。与弄权铁槛寺中的金哥与守备公子退婚约案所花的三千两银子足足差了十五倍,这巨大的反差再次提醒我们弄权铁槛寺事件的无头绪背后的巨大头绪——皇帝弄权。

二、是何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四十二回宝玉问黛玉什么时候与宝钗和好的,用了“是何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个典故用得极不恰当,因为这个典故说的是夫妻间相敬如宾的故事,而用来比喻两个有隙之人言归于好的最恰当的典故应该是将相和的故事。而在第三十回里,就提到这一典故。

镜像事件:“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十回有如下描写

"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

这一镜像告诉了人们,宝钗与黛玉的姐妹间由不和到和好应使用将相和(负荆请罪)之典,应用举案齐眉不适合,按《西厢记》中“孟光接了梁鸿案”应该是男女恋爱之事。这是作者逼着读者把这一事件往男女之爱上联系,把宝玉插入期间后就变成了如下的结构:

梁鸿:宝玉

孟光:黛玉

案(盘用食物):爱情信物,金钗(宝钗)。

这样,宝钗在宝黛钗的三角恋爱游戏中正式退出,这其后,宝钗的存在中是作为一个爱情信物,见证宝黛之恋的发展进程。(详情请参阅笔者博文《为什么是“齐眉举案”》

三、第六十二回,宝玉们居丧摆宴。

大观园里,在老太妃刚刚去世的国丧期间举办四人的盛大生日宴会,对五十八回里刚刚去世的老太妃全无敬意。

镜像事件:五十五回老太妃病重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作者留下这样一段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一段描写,就是用五十五回的“孝”来反衬六十二回的“不孝”。还是那个老太妃,只是身体欠安就已经“宴乐俱免”。今天这老太妃去世,宝玉们反倒摆起了盛况空前的生日宴。通过这样的对比,也就看出了賈家虽然是皇亲国戚,但对皇家的感情全是假的。

五十五回“当今以孝治天下”一语,我们在书中同样找到了它的镜像,第五十八回: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每日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许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许婚嫁。

夸张的一年守孝期闻所未闻,但却是对孝治天下的绝妙注解。

四、贾瑞正照风月鉴

贾瑞不听叮嘱,执意正照风月鉴,命丧黄泉,对这样一个无耻小人,死不足惜,但这神奇的风月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土默热红学告诉我们这面风月鉴就是洪昇所著的《长生殿》,风月鉴的正面红颜就是李杨爱情主题;而背面的白骨喻安史之乱造成无数生灵涂炭。在《红楼梦》中风月鉴同样有镜像说明。是什么呢?一出戏,第一出凤姐遇到贾瑞后在宁国府所点《弹词》,唐明皇的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结束后,返回皇宫的路上总结安史之乱的前后,既称道了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经历,也痛斥了安禄山在安史之乱中造下的生灵涂炭的罪行。这《弹词》就是一面正反两面的“风月宝鉴”。

《红楼梦》中,镜像是无处不在的,作者安排一个又一个的镜像,就是为后人解读《红楼梦》留下线索,顺着作者留下的线索,你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如土默热老师所说的,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他的镜像人物,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有的镜像竟然是在《红楼梦》以外,但千万不要妄猜,所有镜像都是明白无误的,如《红楼梦》中的两棵桂树的镜像就在洪昇的诗里,警幻仙姑的镜像人物竟是杨玉环,太虚幻境的镜像就是《长生殿》中的月宫仙境和蓬莱仙境。我所说的这些都在我的博文里找到依据,可参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