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蕙并蒂菱并蒂莲

标签:
杂谈香菱夫妻蕙并蒂莲蕙兰 |
《红楼艺术鉴赏植物篇》之夫妻蕙
摘要:本文的主要观点:夫妻蕙和并蒂菱都是作者杜撰出的植物名称;蕙兰及其它的兰花类植物的文化属性与“夫妻蕙”完全不符;夫妻蕙和并蒂菱其实就是并蒂莲;洪昇在《长生殿》和《红楼梦》两部著作中创造性地利用了“并蒂莲”的文化属性,把言情主旨推向新高。
夫妻蕙一词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荳官说。“从没听见有个夫妻蕙”。香菱道:“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有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
荳官说的一点没错,确实没有夫妻蕙这种花卉,查百度百科,只有以下一句话:百度百科尚未收录词条"夫妻蕙"。这就再一次证明“夫妻蕙”为《红楼梦》独创的花名。
那这夫妻蕙指得又是什么花呢?
我们不妨顺着香菱提及的“兰”和“蕙”追踪下去,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一、蕙兰的文化属性与“夫妻蕙”完全不符
查百度百科,蕙兰确实存在,是一种兰科植物,如下图:
特点为:一株多箭,一箭多花,似与香菱的描述有些相近。但香菱刻意强调的一花一箭或一花二箭仅为花中的最低等级,“夫妻蕙”很难与发育不健全联系起来。
最主要的还是蕙兰的文化属性与夫妻蕙的寓意有着巨大的反差,蕙兰的寓意是“蕙质兰心”,主要突出它特有的富丽典雅、清廉坚贞的中国形象,蕙兰和白芷在尧、舜、禹时被称为“蕙芷”代表着中华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诗:“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爱国诗人屈原也有很多咏蕙兰的诗句,如《楚辞》中的:“既滋兰兮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无论如何蕙兰的文化属性与香菱所说的“夫妻蕙”也贴不上边。
至于人们为了证明《红楼梦》地域属性所挖掘出的佩兰,也只是兰花的一种,并无明显的文化属性,还是无法与“夫妻蕙”这一独特概念联系在一起。
那么,这个“夫妻蕙”是不是就是无解了呢?作者何尝不担心这一点呢?所以在六十二回马上让宝玉对“夫妻蕙”作了进一步的提示:
宝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
有并蒂菱吗?也没有。但是宝玉向我们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这是一种并蒂生长的植物,生长在水中的菱角把人们的视线带入池塘,人们不难联想到菱角的孪生植物莲藕。
二、“并蒂莲”才是真正的“夫妻蕙”
但我的切入点却还是来源于《长生殿》,在《长生殿》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这种象征夫妻恩爱的并蒂花卉——并蒂莲。
第十二出《制谱》:妃子,你看这池上鸳鸯,早双眠并蒂花。
第十六出《舞盘》花并蒂,莲开十丈
第四十六出《觅魂》:扑剌剌生分开交颈鸳,格支支轻挦扯并蒂莲,致使得娇怯怯游魂逐杜鹃。
当看到这些描写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夫妻蕙”、“并蒂菱”,我一直在苦苦追寻却又不得答案的迷题却在《长生殿》中迎刃而解了。
就连豆官所说的“仇人蕙”,在《长生殿》里也有体现。唐明皇暗恋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杨玉环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唐明皇为此驱逐杨贵妃,高力士等人对此事发出了如下的评论:
只为并头莲傍有一枝开。(丑)是那一枝呢?(老笑介)公公,你聪明人自参解,聪明人自参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夫妻蕙”通过“并蒂菱”的过度向“并蒂莲”的转换。共同的文化属性促成了二者的完美结合。
我深知,现在有人就是不愿意看到《红楼梦》的故事能用《长生殿》来解读——尽管这是我们深刻理解《红楼梦》主题思想所必须的。
但我还有后续的证据来证明我的观点,让大家不得不承认这一铁的事实。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并蒂莲是不是像夫妻蕙那样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种植物,回答是否定的。查百度百科,并蒂莲词条有如下解释:
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文学作品中比喻恩爱的夫妻。
古时的诗文和文学作品中多以并蒂莲来歌颂夫妻恩爱,如《青阳渡》晋·乐府中的: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
而洪昇的《长生殿》更是利用并蒂莲这一道具记录了李杨爱情的起起伏伏。
当然一定会有人会问,“夫妻蕙”为什么就一定是并蒂莲呢?我再告诉你“夫妻蕙”不是“蕙兰”或者是其它什么兰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 《红楼梦》文本中除了那段有关夫妻蕙的描写,我再也找不到香菱和“兰”和“蕙”有什么联系,反倒是这个“莲”却是一次又一次地映入我的眼帘。
三、香菱的象征植物正是莲花
首先看人名,香菱原名英莲。这个“莲”就是莲花的“莲”是毫无疑问的,再看这个后改的“菱”字,其实仍然没有离开一个“莲”字,菱角作为一种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下,上面往往是覆盖着荷叶,百度百科就有如下的关于采菱的描写:
荷花荡里传来玲珑婉转歌声,…一舟缓缓划过,舟上坐了几个妙龄女子。她们口里吟唱的是采菱曲,…她们唱着歌儿,同时把手伸进水里,富有节奏的采摘着菱角。
还有香菱的判词: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莲枯藕败也好,根并荷花一茎香也好,无一不是把香菱与莲花(荷花)紧紧联系在一起,一点“蕙”、“兰”的影子都没有,莲花才是香菱的象征植物。难道你还坚持反对笔者关于“夫妻蕙”即为“并蒂莲”的观点吗?
四、洪昇再次用“并蒂莲”把言情主旨发挥到极致
通过上面的抽丝剥茧般的层层分析,我们完全有充足的理由确认,《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香菱所描述的“夫妻蕙”及宝玉所说的“并蒂菱”为同一植物,就是《长生殿》中反复提及的并蒂莲。作者显然对蕙兰和并蒂莲两种花卉的植物特性和文化属性都十分了解,所以才会耍了一个花枪,以蕙兰为幌子,通过《红楼梦》来发挥他在《长生殿》中所创造的有关并蒂莲的全新理念。当然,作者非要通过“蕙”和“兰”引出并蒂莲恐怕与洪昇妻子黄蕙(字兰次)的名字也是有直接关系的,博友姬健康在他的博文《听洪昇给你讲故事》中对此有详细论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阅。
我说洪昇在《长生殿》中创造了并蒂莲的全新理念,似有拔高洪昇之嫌,但是这句话绝对是事实。大家可以查一下从古至今与并蒂莲有关的文学作品,除了赞誉夫妻美满姻缘外,还有谁像洪昇这样把并蒂莲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长生殿》中:
花并蒂,莲开十丈——喻夫妻恩爱,何等的浪漫;
并头莲傍有一枝开——喻第三者插足,何等的贴切。
格支支轻挦扯并蒂莲——喻有情人生离死别,何等的悲戚。
《红楼梦》中:
把并蒂莲(夫妻蕙)送给一个无欲无求,早已心死的香菱——何等的意味深长。
宝玉亲手埋掉了“夫妻蕙”和“并蒂菱”——别一个葬花。宝玉埋葬的不止是两技花,而是大观园儿女们的幸福。
后记:香菱身上所发生的悲剧绝对不会属于她一个人,一旦找到香菱判词中“两地生孤木”中另一株孤木,作者布在香菱身上的重重迷雾也就被会被全部拨开了,我期待着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