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三个世界
(2012-07-29 22:29:02)
标签:
三个世界宁国府荣国府大观园王熙凤杂谈 |
分类: 红楼原型 |
一、
把《红楼梦》里的宁国府定义为肮脏的世界估计不会有什么争议,因为宁国府里诸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龌龊了,《红楼梦》中,宁国府简直就是万恶之源,作者对宁国府的痛恨在书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从秦可卿判词中的“箕裘颓坠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到焦大的“爬灰的爬灰的,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国骂,再到柳湘莲的“东府里除了门前两头石狮子是干净的”的盖棺定论,一个肮脏的宁国府就这样展现在人们面前。至于具体事例,就不用详细列举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很多这方面的描写的。
而本文重点要讨论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真实用意在哪,按说宁国公和荣国公是贾家并列的两大爵位,甚至宁国公的爵位还要略高一些,从亲属关系上,贾敬,贾赦和贾政同是贾家的后代,从中国传统的家族组成看,宁荣二府是属于一大家子中的两宗,应该是非常亲密的,对贾母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贾琏是宝玉的哥哥,贾珍同样也是,根本不应分出什么彼此来,《红楼梦》作者作为这个家庭生活中的一员,没有必要把东府写得这么坏呀,而当你读过土默热的《再论红楼东府影射清廷》的一文后,就会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明末清初将满州人居住的东北地区统称“东省”或“辽东”,满州人的发祥地又是“宁古塔”,所以《红楼梦》中“东府”或“宁府”称呼就是清廷的代名词,难怪秦可卿的葬礼搞得像皇家葬礼似的,难怪乌进孝的进租单和东北向北京清廷进贡的贡单一模一样;难怪焦大国骂里事即能与多尔衮对上号,又能从中觅到明珠父子的踪影。从大处着眼,作者洪昇不会忘记清军入关,占领家园,屠杀人民侵略行径,而因长生殿案件受到的处罚更是使洪昇对康熙皇帝耿耿于怀,所以对这样一个王朝,不论怎么痛骂,还是难解心头之恨。作者尽其所能把世界上最肮脏的事情加之于宁国府身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荣国府——真实的世界
说到荣国府,也谈不上什么干净,但区别在于宁国府代表的是清廷,作者与之是势不两立的,而荣国府是家族生活的舞台,是家事,在这个世界里贾家的各色人等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人生悲喜大剧。这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在这里美丽和丑恶并存;理想和现实并行;正义与邪恶同在,当然这一切的是非标准只能以作者的是非观来判定,因我们毕竟是在看洪昇的《石头记》,而不在学一部政治教课书。如果我们硬要把我们现代的观念强加在书上,把那么多头衔强加在作者头上,那只会使《红楼梦》这颗中国文学海洋里最璀璨的明珠失去她应有的光彩。
荣国府是《红楼梦》的最主要载体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均来自于这里,坐阵中军的是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的 贾老太太,接下来是贪婪的贾赦夫妇、道貌岸然的贾政夫妇、无耻之至的赵姨娘和贾环、充满灵性的宝玉和姐妹们,还有数不清的各色仆人,荣国府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荣国府里家族的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了“金钏投井”、“宝玉遭毒打”,“叔嫂遭魔法”,“赦政两房争权”,“鸳鸯拒婚”等一系列悲剧色彩的家族内斗故事,展示了一个“百年望族”从兴盛走向衰败的全过程,正像在书中第一回“作者自云”交待的:“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作者自云”检讨着自己,也检讨着整个家庭,“天伦之变”给洪昇带来伤害是挥之不去的。而对聪慧的姐妹们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作者把宝玉和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去构建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三 大观园——理想的世界
元妃省亲后,大观园就成了宝玉和姐妹们的活动场所,潇洒馆,饴红院,耦香榭,秋爽斋,稻香村等住所构成了“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而大观园的主人,也是个保个的红楼精英,宝玉、黛玉、宝钗、三春姐妹,李纨母子。大观园就是宝玉和姐妹们的天堂,在这里他们可以远离尘世的烦脑,过着无忧无虑的欢乐生活。
花下读《西厢记》,风中听《牡丹亭》,宝钗捕蝶,黛玉葬花,湘云眠石,妙玉品茶,雨窗哀吟,水畔品笛,月下对句,雪晴联诗,结海棠社,起桃花社,咏菊花诗,翻柳絮词;吃螃蟹、品茄鲞、行酒令、猜灯谜,“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宝玉听戏悟证庄禅”等如诗如画的故事,构成了大观园美丽而忧郁的主基调。
当我们每个读者随同宝玉和姐妹们遨游在大观园的世界里,也会不自觉的在精神层面获得美妙的升华。大观园是姐妹们心中理想的世界,当然也是一个私密的世界,是容不得外人染指的,像贾环贵为贾政的三公子,本应与探春拥有一样的权力,只因他不端的行为举止,被作者排除在大观园之外,而肮脏的东府里也没有一人入住大观园(惜春自小在荣府居住,当不算东府之人)。可见,作者对大观园的纯洁性是何等的重视。然而,理想的世界再美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还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大观园脱胎于皇家的省亲别墅,根植于宁荣两府之间,这一点也注定了她的结局和他的家族兴衰是密不可分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一场抄检行动,彻底砸碎了儿女们的理想世界,大观园的姐妹们也就此走上了不归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令多少人掩面而泣?有人说作者是把美妙的东西砸碎了给大家看,但在砸碎她之前还是建造了一个凄美的理想世界,直到梦碎时分,他还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眷恋之情。
《红楼梦》为我们奉献了三个不同的世界,展示出不同的人生。但三个世界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联接三个世界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王熙凤。表面上王熙凤是荣府的总管家,但骨子里她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观园里的自己人。还记得李纨领着众姐妹找王熙凤讨要办诗社的资金时王熙凤说得那句话吗“我要是不出点钱,岂不成了大观园的叛徒了吗?”大观园的重大活动哪次少了她的影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就是东西两府发生关系的重大事件,用西府的人去帮助东府理事,本身就暗示了清廷的无能和腐败。作者的创作意图一再通过曲笔体现。这三个不同的世界搅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末世悲剧图画。
这正是:
三个世界各风骚,理想现实两相照。
血泪铸就《红楼梦》,人生悲喜知多少。
后记:本文的部分描写出自“土默热博客”中的《再论红楼东府影射清廷》;《<红楼梦>成书过程纵横谈》;《<石头记>作品的结构性缺陷是怎样形成的》三篇文章,笔者作了一些整合后加以引用,在这里一并向土默热老师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