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有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只用圆规,就可以完成一切尺规可以作出的点!
为了说明圆规完全可以代替直尺的工作,我们只需用圆规完成两个工作:
1°
作出圆和直线的交点(当然直线没有画出,只给出了两个点,下同);
2°
作出两条直线的交点。
然后,我们就不用用直尺连线,只用圆规完成尺规作图。
作点关于点的对称点
已知:两点A,O
求作: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B
作法:只需以O为圆心,过A点画个圆,在圆上以AO为半径截取3次即可。
http://s1/mw690/a661ecd5gx6BwcEKf7y20&690
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已知:三点A,P,Q
求作:点A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B
作法:分别以P,Q为圆心,过点A作两个圆,两圆的另一个交点就是点B。(如果两圆相切,说明点A在直线PQ上,此时点B与点A重合)
http://s16/mw690/a661ecd5gx6Bwdd6Wlh8f&690
作等腰三角形的外心
已知:不共线三点A,B,C,满足AB=AC
求作:△ABC的外心O
作法:1.以点A为圆心,过点B,C作圆;
2.作点A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D;
3.以点D为圆心,过点A作圆,交圆A于点E,F;
4.作点A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O,点O即为所求。
http://s4/mw690/a661ecd5gx6BwdLqULx63&690
证明很简单,考虑△AEO和△ADE,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角相等,于是这两个三角形相似,AE/AO=AD/AE,进而有AB/AO=AD/AB,这可以推出△ABO和△ADB也是相似三角形,好了,既然AB=BD,那同时就有AO=OB,于是证完了。
当然还存在两圆不相交的情况:当△ABC的底角小于某个角(约为14.5°)时两圆不会相交。不过这个漏洞很好补上:很容易作出线段AB中垂线上两点,然后作出点C关于中垂线的对称点P,则点P与A,B,C共圆,同理作出点B关于线段AC中垂线的对称点Q,则AP=AQ,且△ABC的外心即为△APQ的外心,而三角形底角翻了一倍,有限次翻倍后总能超过临界角。如下图。
http://s5/mw690/a661ecd5gx6BwVTSpFi84&690
四等分圆周
这个问题很出名,因为据说拿破仑研究过...做法也不难。
已知:圆O
求作:圆上等分圆周的四点A,B,C,D
作法:1.在圆周上任取一点A;
2.作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C,并设截两次后得到的点为P;
3.以A,C为圆心,AP长为半径作圆,其中一个交点为Q;
4.以A为圆心,OQ长为半径作圆,与圆O交于两点B,D,作图完毕。
http://s1/mw690/a661ecd5gx6BwWGRLs4c0&690
原理很简单,设圆O半径为R,则AP=AQ=(√3)*R,而AO=R,由勾股定理,QO=(√2)/R,于是可以截出圆的四等分点。
作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已知:两点A,B
求作:线段AB的中点M
作法:1.作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C;
2.以点A为圆心,作圆过点B;
3.以点C为圆心,作圆过点A,两圆交点为点P,Q;
4.作点A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M即为所求。
http://s1/mw690/a661ecd5gx6BwXeSbg460&690
证明很简单,△ACP和△APM是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所以它们相似,于是AC/AP=AP/AM=2,M即为线段AB中点。
有了上面几个辅助作图,现在分别解决两个目标问题。
作圆与直线的交点(1)
已知:圆O,两点A,B
求作:圆O与直线AB的交点
作法:1.作点O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O';
2.以点O'为圆心作一个与圆O半径相等的圆;
3.两圆交点即为所求,两圆有2/1/0个交点恰好对应圆O与直线AB有2/1/0个交点。
http://s7/mw690/a661ecd5gx6BwYIpOGq06&690
证明很简单,因为直线AB是线段OO'的中垂线,所以只需在圆O上作与O,O'距离相等的点就行。
这个作图要求点O不在直线AB上。若点O在直线AB上,问题转化为作直线OA与圆O的交点。
作圆与直线的交点(2)
已知:圆O,点A
求作:圆O与直线OA的交点P,Q
作法:1.以线段OA为直径作圆(作法:先找中点)交圆O于点B;
2.以点O为圆心,过点A作圆,在圆上找到与A相邻的两个圆周四等分点C,D;
3.以点C为圆心,线段AB为半径作圆,交大圆于点E,F;
4.作点C关于点E,F的对称点G;
5.以线段DG为直径作圆,交小圆于两点P,Q即为所求。
http://s9/mw690/a661ecd5gx6BwZG5DIca8&690
仍然用相似三角形来证明。
△COE和△CEG都是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所以是相似三角形,有CO/CE=CE/CG,设大圆和小圆半径分别为R,r,则有CE^2=R*CG。
而CE^2=AB^2=OA^2-OB^2=R^2-r^2,于是有R^2-r^2=R*CG,R*OG=r^2。这样就可得OD*OG=OP^2。
又有DP⊥GP(且显然G,O,D共线),取线段DG中点M,即有OD*OG=DM^2-OM^2=PM^2-OM^2,于是OM^2+OP^2=PM^2,得出OD⊥OP,同理OD⊥OQ,这就证明了作图的正确性。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点A在圆O内,这时不能直接用上面作法(因为以线段OA为直径的圆与圆O不相交),不过可以先作出点O关于点A的对称点A',这样相当于OA的长度翻了一倍,经过有限次操作后总可以找到一个在直线OA上、在圆O外的点。
至此,第一个目标问题已解决。
作两条直线的交点
已知:四个点A,B,C,D
求作: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P
作法:1.作出点C,D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C',D';
2.作出点A关于直线CD,C'D'的对称点A_1,A_2
3.由对称性可得AA_1=AA_2,作△AA_1A_2的外心即为所求。
http://s8/mw690/a661ecd5gx6Bx1xfN7Ve7&690
证明:点P满足AP=A_1P,而直线CD是线段AA_1的中垂线,所以点P在直线CD上,同理点P在直线C'D'上,由于直线CD,C'D'关于直线AB对称,所以三线共点,点P即为直线AB和直线CD的交点。
这个作法有时会出点小情况:
如果点A,A_1,A_2重合,那就是直线CD过点A,这时A是所求交点;
如果点A_1,A_2重合,但不与点A重合,就直接找线段AA_1的中点即为所求;
如果点A,A_1,A_2共线,说明AB∥CD,那就不用找交点了。
至此第二个目标问题已解决,我们成功证明了圆规作图等价于尺规作图。
参考资料:http://www.docin.com/p-26835863.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