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师的世界之四十一------洛杉矶县美术馆

标签:
美术馆洛杉矶美术馆盖迪中心杂谈 |
分类: 画了再说---乐艺沙龙 |

从 Wilshire
大道驶过,博物馆前这大片灯柱格外显眼。
阳光下的灯柱,让人们想起沙漠里的罂粟花。

刚进大门就会被这个大立体组合作品所吸引,高处望下去,看比例就知道它的个头不小。
曾经和儿子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参观,遇到类似的大面积无图案色彩巨幅画作,他质疑说,这个占了
正面墙的“画”他也能画,怎么会这么有名,还很贵。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也疑问了一百多次。
大约是这样的,在一个画家没有成名之前,三五年也好,三五十年也罢,你只能老老实实画东西,还得像;
而一旦成名,你尽管可以忘记一切透视,比例,对比,协调,涂鸦就是了,面积够大,什么内容也没有也
会被解读成内涵丰富的样子,那时候,占一面墙是毋庸置疑的。站在这样的大作前,你只需越走越慢,越看
越投入,直到驻足于前,若有所思的样子,直到看出故事来。
而往往,画家作画时,真的烦透了,脑子里是空白,又他妈被催房租了,这画的下家还没着落呢。
相机关键时刻没有电了是一件沮丧的事,我只拍了1/4,室外大量罗丹的雕塑作品,都印记在了
脑海里,回味无穷。
一位就在附近上班的朋友说,我这些年了也一直没有去看过,我说,那你真的得来看看,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