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常读我博客的朋友那天问起,近来怎么没有写游记?我答说,哪儿也没去。
再问,也没见更新博客?啥也没干。朋友还不甘心,球也没打? 球倒是打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没写。然后补充一句,噢,画画来着。
的确基本没去哪里,的确也没干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事,不过,即便有,时间也都被这事给全部占用了,除了打球外,画室开了。
朋友M在自己家阁楼开辟的画室个多月前开笔,10余位同好每周齐聚一次,在Z老师的指点下,或石膏或景物,或素描或油画的画开了,除了条件非常优越、老师非常负责、大家热情非常高涨外,气氛是特别的好,每每不知不觉到半夜才散去。
朋友M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认准了就做。尽管也有些小波折,不过,这显然挡不住她。我非常佩服在不长的时间里把一个家里最不起眼的小阁楼眨眼变成了艺术氛围最浓郁很画廊的地方,按M自己说的,每每不自觉的就往这里跑,一泡就是几小时半天。
同学们有的画过一段时间,有的基本没有正式碰过,一起学起来大家非常兴奋,老师讲的尤其“入味”,常常妙手之下,一涂一改间已把沮丧变为喜悦,涂鸦化成作品,让大家总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画画虽只是个爱好,曾有形容,一旦迷上了跟吸毒一样,尽管没有吸毒经历,但大抵就是欲罢不能,瘾上来了非要动手不可的感觉吧。
大家曾为画室起名字,百思不得正解。一日大家相互鼓励,以摩西奶奶70多学画成名为榜样,于是这个容纳10余位未来摩西爷爷、摩西奶奶的小室有了自己的名字-----摩西画室。
成立之后,画室的几位还“装D"的去了趟周氏兄弟画廊沙龙,见证芝加哥市政府为表彰著名华人画家”周氏兄弟“而正式命名画廊外街道为”周氏兄弟街“。不是圈儿里的不要紧,说不定哪天就进去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