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读鲁迅

(2014-10-28 09:33:48)
标签:

随笔

杂谈

分类: 学了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几周前在图书馆浏览,一本鲁迅的【彷徨】映入眼帘。

       在美国的图书馆,有整个一溜中文图书已经不容易,能翻到一本鲁迅的书,当属不小的惊喜。

       基本上,这里的中文图书都是大家捐赠,有全新的,也有半成新的,比如这本。

       读书种类本来不算广泛,甚至文章喜好挺窄。倒是鲁迅这些里程碑式的文学巨匠的作品,早在小学已经开始接触,一点不陌生。记得当时怕读-----因为除了要整段的背,还要揣测大师每句或某句的用意,这个最伤神,语文课代表都猜不出个皮毛,离答案还差三、五条街。谁都不对,只有老师手上那本教科参考书上才有鲁迅告诉他的答案,其他都瞎掰。

       这个周末的朗诵会上,一位老师表演了鲁迅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把作品中三个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虽然读过许多次,但竟然没有这个表演这么让人会意而笑的效果。

       我看鲁迅之所以伟大,原因之一大概是他把“阿Q精神”像儒家思想一样的灌输到了每一个国人的血液里,细胞中,以至于成为了没有精神寄托的国人的寄托,在任何失意、挫败的时候想起鲁迅来顿时退了一步,海阔天空。能把作品人物根植读者骨髓的,能有几个?

       说到书,这几天还有个跟书有关的事情。      

       朋友Z问,有人捐赠一批图书给国内一单位,怎么个操作?

       经查,事情简单,操作可不简单。

       首先给谁,怎么给,给多少,给什么(内容),接受人是谁,怎么接,经过谁接,接多少。不是外贸单位还不能进,一般外贸单位也不能进,内容有问题也不能进,所有都得委托中图来运作。想法好,事儿简单,可要动起来,费老劲了。希望能为朋友把这个事儿办好喽。

       一个事儿对别人的影响,有的潜移默化,有的可立竿见影。

       如阿Q,如文笔。

    

     “梅体”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