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因工作关系,接待了来自汽车城底特律的前GM高管D,晚餐的当口,大家自然聊到高尔夫,不想他谈汽车口若悬河,高尔夫更是侃侃而谈,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话题自然少不了。
D曾在中国工作多年,对国内情况相当了解,对国内几个主要球场更是了如指掌。他笑言我去过的中国城市比你去过的还多,我绝对相信。
D是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总结说高尔夫他从6虽开始打,到现在已经是快60年了。这个球龄,相信国内大多数球友少有能及。而作为爱好的高尔夫,对他工作事业帮助可谓巨大。他表示他之所以成功,可以从他客户比例中说明:大约半数以上的的客户都是球友“培养”出来的,并是无意为之。意思是相互从打球中了解和认识,并深交,进而自然而然的成为生意伙伴。他更表示,可以说他宁愿相信在球场上的球友并在球场上谈成的业务,而不愿意关在办公室会议室纸上谈兵。
“我和人一次打球就能知道会不会跟他做朋友,两次就基本定了会不会跟他做生意。他是否彬彬有礼,是否自觉遵守规则,是否为别人着想,18洞下来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
我又问,对中国球场有什么印象,哪个最好?
D毫不犹豫,上海佘山!
“我去过深圳球场,去过昆明湖畔,山东的,海南的,回来看还是最爱佘山。”
我没有去过佘山,因而无法比较,究竟什么让他这么毫不犹豫。
“中国的球场服务太好了,简直像皇帝”他对海南球场夏季球童给冰毛巾赞不绝口。
话锋一转,D说最难忘的是迪拜的球场。每个洞都有而且必须有冰水冰块,球车是空调系统的,地表温度摄氏40多度的时候,衣服也不会湿----因为没汗,都蒸发了,那个感觉,非常特别。
D希望再去中国打球,不过,他大笑说,不是他特别想,是他太太,因为他太太在国内比他瘾还大。
我跟朋友异口同声让他出书,谢谢在中国的见闻,说说在中国打球的轶事,他又笑道,嗯,太多人建议我这么做了,其实都在脑子里了,永远忘不了----显然他又沉浸在回忆中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