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赛场上父亲满场追打孩子说起

(2012-10-08 09:53: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打了再说---乐趣高尔夫

昨天,新浪高尔夫报道了一则新闻, 正在广东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洞赛过程当中, 一位小选手因没有打好而发泄地打起一块草皮,父亲看见让他放回,孩子拒绝而最终父亲暴怒而持球杆满场追打, 杆头都打断了。在我看来这则新闻的新闻效果无异于一个比赛中一个人两次打了一杆进洞。

这的确夸张。

且不从素质、教育方法等大题目论,仅凭这个父亲公众场所暴力追打未成年人这一条,换了在欧美,他已经断送了两个人的前程:一个是他自己,因此足可以当即被捕而被刑事起诉,少说蹲上几年;另一个是他孩子, 因为他进去了而可能赔上大好前程。知道他是望子成龙的过分了,出发点还是好的,不知道的以为就是故意伤人;或者说知道他是培养孩子学高尔夫,不知道以为是文盲加流氓动粗。

为什么带孩子学打高尔夫能演变成暴力事件,匪夷所思。

我不久前曾与一位“星妈”聊起他十几岁打高尔夫的孩子。作为母亲,一边孩子学有所成,已经多次在国内、北美拿到青少年业余高尔夫各类比赛不俗的成绩,她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和优越的生活而全职照顾孩子专心打球;另一方面,母亲深知将来如果孩子的高尔夫成为职业后的不容易,她不忍孩子将来的生活那么的艰辛,对孩子说,只要你高兴,你愿意就好。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从来都是全心投入的,从财力到身心。高尔夫也不例外。按许多人的说法,让孩子学高尔夫是个烧钱的买卖。哪个爱好又不是

呢?可孩子一次两次没有打好,无可厚非,来日方长。即便做为父亲出发点是好的,无奈最终满场追,劈头盖脸的“就地正法”。作为父母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真的成了职业球员,还有高额奖金的压力,如果一个推杆不进,奖金、名次都泡汤的话,还不顺手一杆抡到杆弟头上去啊。

不可避免的,我们想到了素质。都是培养高尔夫人才,不同的父母就教育出不一样的人才。除了球技,更重要的,应该还是修养,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