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铜山顶峰上元寺历史文化研究及遗址考古

标签:
佛学博客十周年文化 |
http://s1/mw690/0032RdaZzy6TYEOmyn610&690
上元寺,明正德年间由大学士焦芳改名为“清凉禅寺”。位于铜山主峰顶巅,四周悬崖峭壁如刀削。寺院东西长34米,南北宽22.36米,占地总面积760平方米。
上元寺寺座北向南,古建筑四合院布局,山门位于四合院东北角,垂花门楼,与崖壁云梯连为一体。据摩崖石刻和史书记载,于东汉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80年)建圆通寺,屋顶覆铁瓦,庙址还有遗存汉代铁瓦数块及汉代的大青砖。唐高宗李治上元年间改为上元寺,其规模狭小,明成化。明正德七年(公元1507年)改为清凉禅寺。根据明正德七年(公元1507年)《重修铜山顶清凉禅寺碑记》和明成化年间《重修铜山顶千佛殿碑记》记载考证:北楼为大雄宝殿,面阔三间,歇山屋顶,小青瓦,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神像;大明嘉靖六年(公元1526年)会首刘璟管氏重修,殿檐下采用石刻盘龙柱。明代弘治年间,南屋为千佛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屋顶为小式规制,青瓦屋面,城砖砖墙。殿内供奉观音菩萨,旁为童男童女,殿内四周墙壁有佛祖成道彩画。西屋为配房,殿内供奉铜铸临济祖师神像,民国时期被盗走;东配房为迦蓝菩萨殿,面阔三间,因被土匪占据,为非作歹,国民党军队用炮炸伽蓝殿,殿堂倒塌破坏。现有明代正德七年(公元1507年)五月五日寺院主持僧祖造迦蓝菩萨石像一尊,在三道天门处有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阁老宰相焦芳撰文《重修铜山顶清凉禅寺碑记》和《功德碑》2座,顶峰有元末红巾军立碑一块,明成化年间《重修铜山顶千佛殿碑记》一块。现有残断烂碑四块,有元末朱元璋红巾军碑记一块,元代重修玄武祖师庙碑记一块,明成化年间《重修铜山顶千佛殿殿记》一块。有残断大殿盘龙柱一根,柱上记载为大明嘉靖六年(公元1526年)会首刘璟管氏所立。还有汉代的铁瓦数块,汉代的大青砖,明代弘治年间的青脊瓦和滴水瓦,上面有精美的瓦当花纹。在石壁上由僧人雕琢的饮用水池,还有沟通铜山顶峰灵霄宝殿的天桥等文化古迹,寺院北侧巨石上有摩崖石刻三处。
http://s1/mw690/0032RdaZzy6TYESE4us10&690
http://s5/mw690/0032RdaZzy6TYETqdsU54&690
http://s3/mw690/0032RdaZzy6TYETMlfYa2&690
http://s15/mw690/0032RdaZzy6TYEUHGcm4e&690
http://s11/mw690/0032RdaZzy6TYEUZIFkca&690
http://s12/mw690/0032RdaZzy6TYEVhaKT0b&690
http://s15/mw690/0032RdaZzy6TYEWaY6W6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