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读大学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李小龙的人生经历 |
1960年12月2日,李小龙从艾迪森技术高中毕业。
1961年3月27日,李小龙于春季学期进入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读书。
李小龙曾讲到自己为什么选择学习哲学。这是与他的童年“好勇斗狠”有关系。由于李小龙从小就爱思考,他常常问自己:胜利了又怎么样?为什么人们把荣誉看的这么重要?什么才是荣誉?什么样的胜利才是光荣呢?于是,李小龙带着这些问题来咨询自己的导师帮助自己选系,导师认为李的求知欲强,最好学习哲学,因为哲学会告诉你人是为什么而活。
1961年夏季暑期,李小龙自愿加入美国“后备军官训练团队”,并写下“离境担保信”,恪守返回美国的承诺。
1962年4月,李小龙的第一家正式的武馆"振藩国术馆"便是在木村的直接策划与资助下在西雅图唐人街的一间地下室正式开业的。这对当时经济相当困难,同时又处于发展初期的李小龙来说,确实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所以这家武馆一开业,他便任命木村武之为副馆长,以协助自己进行教学。而且很多时候,他都让木村去主教,而自己则站在旁边观看,木村有教错的地方时,他便及时给予纠正与讲解。这使得木村获益匪浅,从而在武学上迅速成长起来。木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李小龙这一时期的功夫,而且学习了李小龙所倡导的教学训练方法。十多年后,中国功夫风靡世界,就是从这间在当时来说并不起眼的武馆开始的。
这一年,李小龙一生中“亦师、亦友、亦徒”的严镜海拜在其门下。
严镜海(JAMES-YIMM-LEE,即詹姆斯·严·李,1920年1月31日——1972年12月30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铁砂掌为主要技艺。李小龙“振藩国术馆”越具规模且名声大噪后,引起了远在奥克兰的严镜海的重视。其实早在三年前,严就听说过李小龙的名字,前面也提到过。李小龙初到旧金山的时候,教当地人舞蹈,严的弟弟就在他那里学习过,并告诉哥哥李的舞蹈非常出色。但是,这时候的严镜海已经是美国有名的华裔武术家,不便于亲自前往西雅图拜访,就委托自己的好友艾伦·乔借参加在西雅图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之机,去了解一下李小龙的虚实。当艾伦·乔从西雅图返回后,他对李小龙身手的形容,简直比其弟昔日的描述还要夸张许多。以艾伦·乔的身手与阅历来论,他的这种评价自然非比寻常。严镜海在半信半疑之下,惟有亲自赴西雅图,去“会一会”这个传说中的年轻高手。
这两年,李小龙的功夫的确进步了许多,李小龙研习许多拳种和坚持锻炼,也不断的与木村等人实践练习和交流心得来提高自己的功夫。http://s9/mw690/0032QIfngy6Wuhqa5jW98&690
严镜海和李小龙会面后,他被李小龙的高超身手与超前的武学理论吸引了,屈尊投入到李小龙的门下。二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李小龙教给了严镜海咏春拳和振藩功夫,严镜海也将自己出色的功夫和健身肌力训练方法教给李小龙,也帮助李小龙完善了初期的功夫体系。由于严镜海曾是举重运动员,肌肉异常发达,他将练习举重的方法改为一套健身训练方法,并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李小龙,李小龙则是如获至宝,依法苦练不辍,使本身已强健的肌肉变得更加发达,抗击力更强,耐力更加强韧,爆发力更凶猛。同时还是一位精巧的机械制造师,因为他曾凭着高超的焊接与机械制造技术为李小龙制造了许多实用的训练设备,使李小龙训练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可以说,没有严镜海,就不可能有李小龙那强劲、威猛的身手及铁铸般强硬的身体。
李小龙能威震美国武坛,严镜海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1963年初,李小龙在严镜海的引领下,开始连串的武术观摩。并且在这段时间李小龙在木村武之与杰西·格洛弗的配合下及好友埃德·帕克和严镜海的指导下,李小龙唯一生前出版的专著《基本中国拳法》,自费出版了500本,但是当时的反响却一塌糊涂。
《基本中国拳法》该书共97页,由李小龙挚友严镜海、埃德·帕克作序,同时,李小龙也作有自序一篇。书中前三分之一介绍了中国武术的流派概况、阴阳哲理与基本功训练(李小龙手绘动作图);后三分之二则着重演示了“振藩拳法”的踢、打、摔、拿,动作照片由李小龙本人及其高足木村武之、严镜海、杰西·格鲁弗、詹姆斯·德迈尔等示范。
http://s11/mw690/0032QIfngy6WuhxzASe0a&690
有一天,李小龙去西雅图市加菲尔德高级中学去讲学,有一个女孩在这里却初次见到了李小龙,这个女孩就是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埃莫瑞,据琳达回忆“我第一次遇见布鲁斯时,他正站在加菲尔德中学大厅的过道的尽头,我当时17岁,在读中学四年级,李小龙在华盛顿大学二年级。当时我在和几个女孩聊天,偶然一抬头,不禁脱口而出:“那是谁?”他是那么英俊且穿戴不俗,一项窄边礼帽配上一件米色长风衣,绝对是校园中难得的“风景”。我的华裔女友苏小姐说:“哦,那是布鲁斯·李,我的功夫老师。他到这里来是威尔森先生邀请他在课堂上做关于中国哲学的演讲。我看着布鲁斯谈笑风生,还不时的与几个男生比划拳头,就这样布鲁斯的风采就留在了我的脑海。”
但是琳达和李小龙的正式认识还要在几个月之后了。因为李小龙即将踏上回香港探亲的行程了。
1963年3月26日,李小龙携白人弟子道格·柏尔默(Doug Palmer)从美国返港探亲。这次他在香港住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并拍摄的大量的练功照片,准备在他的第二部著作《中国功夫之道》中使用。李小龙在港这段时间还特意去拜访师傅叶问,希望将剩余的拳法和木人桩法、八斩刀等倾囊传授,李小龙将自创的带着四个铁环练习“摊手”和在藤环里面练习“黏手”的练功方法介绍给了叶问,并得到了叶问的认可,道格·柏尔默拍摄可100多张照片。
http://s1/bmiddle/0032QIfngy6WuhCqVqM50&690
李小龙在香港的这段时间,有一次和林燕妮一起出去,在回来的路上将四个歹徒打跑,林也见证了李小龙出手之迅速。据林燕妮回忆:谈到打,小龙出手之快,实在是不见过不相信。有一回我父母带我和小龙到那时希尔顿酒店的“鹰巢”晚膳和跳舞,事后小龙带我逛街。那夜他打扮得很帅,黑色西装整套。不过天气热,他把外衣脱下搭在手里,露出了里面的紫色衬里,当时是很“串”的打扮。走到天星码头时,四个流里流气的飞仔出言不逊地取笑他,大有打架之意。我看着四个人凶巴巴地围着我们,心慌起来便往站在我右边的小龙一望,看他如何是好。只见他气定神闲地站着,似乎没怎么动,待我回过头来之时,已见那几个家伙全趴在地上,其中一个还没命似的爬着走。小龙说:“扫了他们一腿而已。”原来在那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他已出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