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

(2015-02-04 20:22:55)
标签:

杂谈

2014.1.30-2.3
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经典中的经典。关于我们是如何理解(第一篇)、影响(第二篇)和联系(第三篇)的科学研究。全书一共分为四篇:第一篇探讨社会思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第二篇探讨社会影响了,通过理解态度的文化因素和学习从众、说服以及群体影响的本质,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作用在我们身上微妙的社会力量。第三篇分析消极和积极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表现:从偏见到攻击,从吸引到互助,以及冲突和解得动力学。第四篇分析如何将前面章节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第一篇 社会思维

1.我们的社会态度、理解和信念是否合理?
我们的社交行为不仅取决于客观情境,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建构。
社交信念同样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别人对我们的偏见反过来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们对朋友的责难做何反应,取决于我们对其作出的解释。取决于我们把它归咎于朋友的敌意行为,还是归结于它糟糕的心情。
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影响我们的恐惧心理(…是否危险)、印象(我能否信任它)以及人际关系(它是否喜欢我?)
即使大多数人表现出某种行为,那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一旦我们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偏转到了对“应该如是”的说明陈述时,我们便把自己的价值观纳入了其中。
2.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作用于态度。
3.人们为什么会出现偏见和错误,而我们如何让它更接近事实?
我们对其他人的判断基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们的行为。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和由此发出的言语和行为,都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情境。而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态度和特质所造成的影响。
4.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自我定义的?
(1)社会比较
我们通过比较来判断自己是否富有、聪明或矮小。
我们周围的其他人会帮我们树立富有或贫穷、聪明或愚蠢、高大或矮小的标准:我们把自己和他人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何不同。
(2)社会文化
(3)自尊
相比于把自尊建立在品质等内在因素上的人,将自尊建立在财富,外貌等外部因素的人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4)乐观主义在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安宁方面确实比悲观主义强得多。但是成功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对厉害的关注。

第二篇 社会影响

第三篇 社会关系
1.偏见
当刻板印象是过度概括或明显不对的时候就会出现偏见
偏见产生于:社会地位、社会情景、挫折感(希望自己所在的群体可以高人一等)
2.社会同一性越重要,对群体的依恋就越强烈。面对来自其他群体的威胁,我们的反应就越充满偏见。
3.敌意性和攻击行为理论
(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2)攻击行为是挫折的自然反应;
(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4.人与人的相互吸引
人与人之间终生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将人称为“社会性”动物,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的亲密关系的需要。
5.什么因素使一个人喜欢或爱另一个人呢?
(1)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
不可避免的频繁交往使人们寻求彼此的相似性,感受对方的喜爱并把自己和他们知觉为一个社会单元。
(2)接近性更容易培养感情而不是滋生仇恨
易得性:接近性能使人们发现共性并交换回报,仅仅是对相互交往的期待就可以诱发喜欢。
熟悉会避免偏见。
(3)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4)吸引力法则:对方具备一些我们所期望的品质
(5)相似性容易唤起喜欢

第四篇 应用社会心理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