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隐士(下)

标签:
终南山隐士文化大秦岭旅游 |
分类: 世相杂说 |
http://s7/mw690/0032L7tkzy7gmhCh3XEb6&690
在唐代诗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写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现在在深山中的隐者,在喧闹的红尘社会里是难以寻求一片内心的安静,来到终南山里,他们是否还有着小童子跟随?
http://s16/mw690/0032L7tkzy7g8sy3sBN1f&690
在唐代诗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写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现在在深山中的隐者,在喧闹的红尘社会里是难以寻求一片内心的安静,来到终南山里,他们是否还有着小童子跟随?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
http://s12/mw690/0032L7tkzy7g9RjbsRZfb&690
隐居于大峪嘉午台后山的隐士,以山谷的风、水、草、木为邻,与清风、明月、流云为伴。可以赏空谷无弦之曲;心中自有云海襟怀。可以与草木、大自然共呼吸,体会山居隐修生活的无上乐趣。
http://s11/mw690/0032L7tkzy7g9REjgWmea&690
本虚上人在狮子岩下已经住了十五年。站在终南山上回首看山下四野茫茫,再也看不见来时的路。白云万卷,松风如琴,每个山谷里都住着云游归来的隐士,他们有的将这里作为云游中的驿站,更多人则将终南山作为云游的终点。本虚禅师曾在诗中赞道:“终南风韵话僧家,衣袂飘然似云霞。清风作仗行遍处,一兜明月满袈裟。”
http://s13/mw690/0032L7tkzy7g9RIyD8wfc&690
一个雪后的清晨,本虚师傅练功完毕,踏雪回到他的“狮子茅蓬”。百多年前,著名佛家大师虚云老和尚曾在这里住过,本虚是在旧址上重建了茅棚。
一个雪后的清晨,本虚师傅练功完毕,踏雪回到他的“狮子茅蓬”。百多年前,著名佛家大师虚云老和尚曾在这里住过,本虚是在旧址上重建了茅棚。
终南山,一修行者自己做的花卷和稀饭。
http://s9/mw690/0032L7tkzy7g9TRCEUEd8&690
泉水从五千年前流淌而来,一个隐士行在溪边的小径上。月亮升起,终南山大小百千里山谷里的百千河流映出百千明月,也照亮那山峪中竹柏掩映下的茅屋。清晨的山岚升起,他肃立在雾霭沉浮的山巅……留下的是隐士的背影
泉水从五千年前流淌而来,一个隐士行在溪边的小径上。月亮升起,终南山大小百千里山谷里的百千河流映出百千明月,也照亮那山峪中竹柏掩映下的茅屋。清晨的山岚升起,他肃立在雾霭沉浮的山巅……留下的是隐士的背影
http://s7/mw690/0032L7tkzy7gmh8oUsKf6&690
在终南山这个有着各种迷雾笼罩下的神秘所在,这里成了众多的隐者的居所,许多人专门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终南山下结草庐而居,他们放弃了城市里面的别墅和地位,专门来这里潜心修行。
在终南山这个有着各种迷雾笼罩下的神秘所在,这里成了众多的隐者的居所,许多人专门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终南山下结草庐而居,他们放弃了城市里面的别墅和地位,专门来这里潜心修行。
http://s8/mw690/0032L7tkzy7gmhgh4qj47&690
终南隐士过着“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的生活,这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家就在这个茅草屋里面居住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来到这里寻访,大都是想研究隐者的心理动机。
http://s7/mw690/0032L7tkzy7g8tKtEQSc6&690
不管水中煮的是什么,最终喝的总是各种各样的水。一釜煮尽千江水,即使小小的一壶茶也能足以照见天光云色和隐者的表情。一个人能够品味水的真味,就离道不远了
不管水中煮的是什么,最终喝的总是各种各样的水。一釜煮尽千江水,即使小小的一壶茶也能足以照见天光云色和隐者的表情。一个人能够品味水的真味,就离道不远了
终南山,隐士在山上煮茶的茶具。
http://s8/mw690/0032L7tkzy7g8tTmZvNc7&690
山里修行者年龄小的有20几岁的少年,大的有90多岁的老者,他们大多常年居住在山上,过最简单的生活。他们自己种萝卜,土豆,白菜,吃松树的松针、松子,尝野果。
山里修行者年龄小的有20几岁的少年,大的有90多岁的老者,他们大多常年居住在山上,过最简单的生活。他们自己种萝卜,土豆,白菜,吃松树的松针、松子,尝野果。
他们在坡地上种有限的蔬食,勉强度日。
http://s11/mw690/0032L7tkzy7g8u5qcJAfa&690
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芋头和月光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的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明之时地片刻小憩。
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芋头和月光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的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明之时地片刻小憩。
http://s11/mw690/0032L7tkzy7g8u9OsIO8a&690
一般选择隐居的普通人们有几种主要原因:一是功成名就,寻找心灵的寄托和修身养性;二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挫折、困境,躲避到山间以获得暂时的清净;三是看透尘世的文人雅士,追求放归山野的人生境界。
一般选择隐居的普通人们有几种主要原因:一是功成名就,寻找心灵的寄托和修身养性;二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挫折、困境,躲避到山间以获得暂时的清净;三是看透尘世的文人雅士,追求放归山野的人生境界。
http://s6/mw690/0032L7tkzy7g8uetyMB85&690
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芋头和月光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的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明之时地片刻小憩。
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廛外,靠着芋头和月光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的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明之时地片刻小憩。
http://s6/mw690/0032L7tkzy7g8uj6TWt45&690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
在主流社会之外,终南山隐士的生活远离都市,与群山、清风为邻。他们或是为了得到更高的修行,或是为了体验一种常人未见的生活方式。
http://s8/mw690/0032L7tkzy7g9UX5hSn37&690
每天面对群山和森林,他们要为自己的生活与衣食做打算。修行人和隐居者的生活大抵如此,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群山里云游,穿着粗衣、布鞋住在终南山里,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简单而平凡的。没有人会强调自己与众不同,那与他们修行的本心相违背。
每天面对群山和森林,他们要为自己的生活与衣食做打算。修行人和隐居者的生活大抵如此,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群山里云游,穿着粗衣、布鞋住在终南山里,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简单而平凡的。没有人会强调自己与众不同,那与他们修行的本心相违背。
http://s14/mw690/0032L7tkzy7gmhuV3Ep4d&690
在终南山的隐者里面,已经追溯不到是什么教派了,有的说是信奉者道教的学说出世,有的是向往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复杂 的思想交汇出终南山的文化奇观。
在终南山的隐者里面,已经追溯不到是什么教派了,有的说是信奉者道教的学说出世,有的是向往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复杂 的思想交汇出终南山的文化奇观。
http://s13/mw690/0032L7tkzy7g8uuRSCEac&690
近十年来,西安市民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再到宝鸡龙门洞,走遍每一个山谷,横跨400公里,目的是寻访居住在山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自己则从一个纠缠于情爱的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秦岭终南山大峪西翠花,张剑峰和几位道友合影留
近十年来,西安市民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再到宝鸡龙门洞,走遍每一个山谷,横跨400公里,目的是寻访居住在山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自己则从一个纠缠于情爱的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秦岭终南山大峪西翠花,张剑峰和几位道友合影留
念。
南山大峪,张剑峰给山上带着一个坛子,以便做泡菜。
http://s15/mw690/0032L7tkzy7g8uNT8R08e&690
在你疲惫的时候,不管你走在人群中还是天涯海角,希望总有一盏升腾着热气的茶汤在那里等你。能够看见一个小小的茶盏,你就是人中的白莲花。
秦岭终南山大峪,张剑峰在山上柴火烧水煮茶。
http://s1/mw690/0032L7tkzy7gmDiZ6FO10&690
在中国没有能逃出山水范畴的事物,一枚小小的茶叶需要得天地的滋养孕育而与水调和,水来自天地间,茶叶得天地生发之气,二者合二为一,喝茶者站在天地、山水、草木间,获得天地的眷顾,还有什么患得患失的?
在中国没有能逃出山水范畴的事物,一枚小小的茶叶需要得天地的滋养孕育而与水调和,水来自天地间,茶叶得天地生发之气,二者合二为一,喝茶者站在天地、山水、草木间,获得天地的眷顾,还有什么患得患失的?
隐士是中国文化幕后的主角,隐士性格是左右中国文化的潜流。
隐逸在个人,是自我的价值选择和追求;而对于他人,隐士们却是用全部的身心去探求人类精神觉醒的力量;奉献给社会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每次从终南山户外登山回到城市,在闹市中行走的时候,常常会走神。我的视线落在眼前,但思维却总是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心的某个方向,那些山间的云岚袅袅升起来,那蔚蓝的山林或许才是我的故乡?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在山中做个隐士,炊烟下几间茅屋,菊花一丛,梅花几树,竹窗内几卷经书。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与三五友人弹琴论道,一笑白云外……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驴友山友及网络 以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