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魂夺路脱险记

(2017-10-16 07:48:39)
标签:

秦岭户外穿越

终南山紫阁峪遇险

游记散文

杂谈

分类: 户外穿越

http://s14/mw690/0032L7tkzy7enbLJG8Zbd&690

酷爱户外的我曾遇到一次险情,今天旧话重提,以儆效尤。

五年前暑期里的某个周末,我随《傻哥驴队》开始了神水峪--紫阁峪--(万花山)太平峪的三峪连穿之行。8:20从神水峪口启程,我紧随领队头驴“傻哥”,拔高—横切—拔高—缓上—横切—速降,10:20我们3人的先遣小队,抵达紫阁峪敬德塔下敬德寺旁的农家乐。稍事歇息,等待后续队伍。11:10“傻哥”叮嘱完刚到达的后续收队,我、老魏和他三人的先遣队又溯紫阁河而上了。

一直向南,穿过敬德塔下,抵一瀑布,绕龙王砭,到姊妹潭,下乱石滩,过二瀑布,12:25来到河道分叉处—马蹄石,正南的河道乱石堆垒,白花花一道匍匐直上,隐隐约约消失在深谷之中,抬头远望一座峭拔的孤峰直插云霄,那是海拔2150米的紫阁峰,路旁的大石上用红油漆标明,从此地登顶12公里。

右手西南方向,一道溪流从密林中蜿蜒而出,头驴“傻哥”观望了半晌,记忆恢复,说这是冬天走过的上万花山的路。此时先头队伍里又增加一员,交谈中才知此人有段时期担任“骆驼队”的领队,与我同庚,地质队员出身,现在是一名“公交驴”。

我们一行4人过溪跨潭,在谷底蛇形而上。也许是“公交驴”急于登顶万花山,以便穿越到太平峪口,赶回程的公交车,于是他步履加快,我也不甘示弱地跟紧着,渐渐地把驴头“傻哥”、老魏二人落下了80米的距离。14:30我和“公交驴”最先抵达溪水尽头,水尽而山未穷,迎面是30多米高的瀑布,一线流水从天而降,四周一圈都是绝壁,我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定下神来环顾四周,只见左手崖下有一条坡度在70度以上的干涸水道,那是下雨时冲刷而成的。此时我俩谁都没有意识到走错了路,而是抱定不问鼎万花山誓不罢休之信念,断定沿着这条堆着砾石、泥沙、朽木的沟道,定然能上到山顶。我俩匍匐爬行,四肢并用,一前一后,冒着被上边滚落的砾石砸着的危险,爬到一半的时候,老魏和“傻哥”也跟在后面爬着,距离我俩大约50米。驴们爬陡坡快上梁顶或垭口时,只要能看见天,那就快到头了。当我俩已经看到头顶天空,距梁顶垭口大约有4、50米的时候,隐约听见下面的老魏在喊“走错了,下撤……”回首下望,老魏起码在下面80米开外。

人啊,在历经艰辛即将成功之时,大都会不轻言放弃。驴们,在黑汗长流脚力耗尽之前,大都会把问鼎山巅,一览众山之小,视为最美的享受。不是我和“公交驴”利令智昏,而是我俩不约而同的在心里说,你们放弃是你们的事,我们登顶后从那边下山,大不了在太平峪口汇合。

15:20我俩终于登上垭口,但是没有一点胜利的喜悦,这是一个U型垭口,遍地都是羚牛粪蛋蛋,四处无路,翻越过去,和来路一样陡峭,往下看没有去路,长满阴森森的灌木丛。东边是一道只有羚牛青羊才能上的不足赢尺宽的岩脊,通向长着几棵类似黄山松的巉岩绝地。而只有西北方向是可以顺梁而行的。凭感觉顺西北走向的山脊上去,可以走到万花山上的庙宇。大约在树丛里钻了半小时,就像井底之蛙,四周除了林木还是林木,山头啊庙宇啊遥遥无期。

沮丧时,透过密林缝隙,看到了对面的圭峰山,知道了从西边下沟是太平峪,可是我们所在的山梁与圭峰山之间还隔着一道山梁,由此断定下到沟底不是太平峪的主峪道,可能是三桥峪里的某条沟道。

在补充了能量后,我俩沿西北方向的沟道速降,下着下着,时缓时陡的坡断了,是一圈悬崖,就像来到一个大井口一样,下面深不可测,无法下去,两次试着横切绕过去,绕来绕去还是悬崖。

几次尝试下沟底无果,我俩观其山势,得出结论,两边沟道是一个结构,全都是快下到谷底时,四周一圈悬崖,是绕不过去的。时间不多了,已经16:25了,不允许再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了,赶快回撤,找到来时的路。

我俩又撅着屁股朝山梁上爬,等到跌跌撞撞,气喘吁吁回到梁上,已不是原来的垭口,顾不了这么多了,黑下吧,只要能下到沟底,小沟汇大沟,大沟汇主沟,只要顺沟走,最终就会回到紫阁峪上来的那条河道。

下山的情景别提有多艰辛、多狼狈、多刺激,全是不低于70度坡,枯枝败叶下暗藏杀机,走在上面不时刺溜一下,让你享受免费滑滑梯;浸水的绿青苔石头,看似稳当的垫脚石,脚刚搭上,咕咚一声,不是四脚朝天,就是臀部夯土满地红。衣服被树枝刮破若干窟窿,胳膊被荆棘划上道道血痕,眼镜甩掉在草丛石缝里,双手摸索了半天才找到。

让人频临崩溃有两处,先是下到半山腰遇到第一处悬崖,只好回爬50米,横切绕过它,此时山中浓雾咋地,阴云压顶,凉气升腾,暮色四合,不禁悲从怀生,这要是绕不过去,夜幕降临,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被困深山,结局难料。好在这心头悲凉很快消失了,终于绕过了这道悬崖继续下撤。

当下撤到距离正沟沟底只有咫尺之遥时,又遇到了一道近20米高的瀑布水潭,两边岩石笔直溜滑,直接硬下的话,不断胳膊也折腿,再从旁边绕的话,还不知绕到何时何地,最终我俩看准崖壁上端垂着几根蔓藤,于是揪着它,贴着湿溜的岩石往下遛,蔓藤拉到了尽头,脚离地面还有近2米距离,眼一闭,牙一咬,手一松,咕咚两声,都是硬着陆。

钻出低矮的荆棘蓬,穿越茂密的蒿麻林,走过悬空的棒棒桥,终于走到紫阁峪正道上,已是19:26,饥饿难忍,趴在泉边一阵牛饮,而后一路狂奔,20:15抵达农家乐。

至于借用农家电话向家人报平安,先联系在峪口等候的“傻哥”领队,再租用摩托驮我出山,上车后上遭“消遣靓妹”和“悠闲胖哥”的“群起而攻之”,最后22:00回到家中领受老婆一顿臭骂。

惊魂未定,整夜难眠,那是后话了。

脱险警示录如下:

第一,领队要对穿越路线烂熟于心,如同出入自家门庭。这次是领队记错了分岔路,本应走到距离水源尽头(大瀑布),还有3里地—瓮城子处顺右手上坡,可直达海拔1917米地万花山顶,我们走过头了。

第二,要跟着自家队员走,不能脱队,更不能甩下领队单独冒进。领队要时刻掌控整队的行走速度。这次教训是深刻的。

第三,一但迷路,千万冷静,仔细观察,弄清方位,不可盲目探险开路,最好原路返回。

第四,心理素质要强,要有一定的野外自救常识。这次好在我和“公交驴”都有一定的野外脱险经验,他呢,当过地质队员、户外领队,我呢,年轻时在陕南山区下乡插队知青,进山割竹砍柴,穿沟越岭,也是常事。

第五,跟队出行,要选择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驴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