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土高原民居奇葩--地坑庄子

(2013-10-22 07:46:48)
标签:

黄土高原

地穴窑洞

文化遗产

杂谈

分类: 访古寻旧

  http://s14/mw690/a63f877egx6DvZverM12d&690     庄子,在关中一带是指四周圈围起来盖的一院房,地坑庄子,意味着在地底下盖的一院房。它的学名叫地穴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与平原交接地带干旱少雨地区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是当地农村的一种穴居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四方形深坑,再挖一条斜坡通道与外界连接,然后在四面垂壁上挖数孔窑洞,形成一座地坑四合院。这应该是人类最早、最古老的居住形式了。

地面俯瞰地坑庄子

http://s1/mw690/a63f877egx6DvZK5BIYd0&690【地坑庄子入户门】
http://s5/mw690/a63f877egx6DvZNkPFad4&690

    陕西咸阳三原县大部分地域处于渭河二级冲击平原,只有靠北部一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边缘,属台塬地带。常兴镇柏社村,至今仍有221座地坑庄子。我曾专程前往,在村子里一面走一面看,没有认真统计,大约看了20来座,总的情况是有近乎一半已经坍塌损坏,废弃无人居住了;剩下有人居住的一半里,又有一半比较破败,缺少必要的维护,顶部杂草丛生,窑面冲刷严重;真正阔气漂亮的地坑庄子只是少数。

翻修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的地坑庄子

http://s5/mw690/a63f877egx6Dw08rtuQ14&690
http://s16/mw690/a63f877egx6Dw08UcqPef&690

http://s3/mw690/a63f877egx6Dw1Ng3o6d2&690

【长年失修维护已经废弃的】
http://s1/mw690/a63f877egx6Dw09TYk020&690
http://s11/mw690/a63f877egx6Dw0bkuvMba&690

 http://s2/mw690/a63f877egx6Dw1g80bT01&690无人居住荒芜的
http://s7/mw690/a63f877egx6Dw1z9xgWe6&690
http://s9/mw690/a63f877egx6Dw1zQ49G58&690

 

http://s7/mw690/a63f877egx6Dw4jWWNw46&690


http://s5/mw690/a63f877egx6Dw1AzwG034&690
http://s1/mw690/a63f877egx6Dw1B9iQo60&690

    城市里的住房,可以分为高档、一般和较差的几种,地坑庄子也一样,这几张照片就属于中等状况的,保护的比较好,现在仍然住着人,日常生活照常进行。

http://s1/mw690/a63f877egx6Dw0TAdY490&690
http://s5/mw690/a63f877egx6Dw0UkrpG04&690
http://s12/mw690/a63f877egx6Dw0VzlYDfb&690
http://s3/mw690/a63f877egx6Dw0WqQMOf2&690 有些人家也许是缺少劳力,经济条件较差,庄子缺乏保养维护,显得破破烂烂。
http://s3/mw690/a63f877egx6Dw0XjHnI02&690
http://s2/mw690/a63f877egx6Dw0YmdA581&690

   下面这些是属于现存状况比较好的。而有的人家条件较好,庄子也收拾得阔气鲜亮,非常舒适气派。地坑庄子的通道用青砖铺砌,顶部有砖砌的镂空围栏。   

http://s16/mw690/a63f877egx6Dw1VSE4T0f&690  
http://s11/mw690/a63f877egx6Dw20oAQ2aa&690  
http://s11/mw690/a63f877egx6Dw2uC2am7a&690
http://s11/mw690/a63f877egx6Dw2vJ00Ofa&690 【地面上的护栏和烟囱、通气孔】
http://s2/mw690/a63f877egx6Dw2wypa101&690
http://s12/mw690/a63f877egx6Dw2xlvjdcb&690    地坑庄子和外面的连接通道是通过一个斜坡实现的,由于各家条件不同,斜坡道的讲究与简陋也是非常明显的。

http://s1/mw690/a63f877egx6Dw3rGXFm70&690
http://s11/mw690/a63f877egx6Dw2I6Tuafa&690

http://s13/mw690/a63f877egx6Dw2NdbC44c&690    地坑庄子修建在西北黄土高原,是因为这里黄土层厚,结实,不易坍塌,而且干旱少雨,不太积水。如果出现少量的雨水,地坑庄子在设计上有两处防范措施,一是在庄子底部都有一个渗井,可以把雨水导入地下;二是在斜坡道上都有一处截水的反坡,把雨水引入一根暗管,再导入渗井。主家在坑院里还有生活用水的水井。

石磨中间的三个圆孔就是渗水井入口
http://s1/mw690/a63f877egx6Dw3PdSAEa0&690斜式渗井
http://s15/mw690/a63f877egx6Dw3QH8MCee&690导引式渗井
http://s4/mw690/a63f877egx6Dw3T9f8La3&690地坑中央渗井
http://s6/mw690/a63f877egx6Dw3UkRVPd5&690地坑院子里的饮用水井
http://s4/mw690/a63f877egx6Dw3VR2uv73&690

  http://s10/mw690/a63f877egx6Dw3S3f2p39&690     这是柏社村唯一一家在地坑庄子下面开饭馆的人家,院子很大,窑洞也很气派,但由于来这里的游客很少,生意好像很清淡。

http://s14/mw690/a63f877egx6Dw42zrxb7d&690
http://s6/mw690/a63f877egx6Dw44LO8585&690

    地坑庄子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有特色的居住形式,它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也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柏社村的地坑庄子就被许多大专院校或美术学院选作教学实习基地,听村民介绍,有几座庄子都是大学掏钱装饰维修的,只不过平时很少有人来,大门总是关着的。

http://s12/mw690/a63f877egx6Dw4cnFFhab&690
http://s12/mw690/a63f877egx6Dw4ddIKv5b&690   
另外还看到塬畔上农民过去居住的崖穴窑。这类窑洞陕北延安居多。

http://s8/mw690/a63f877egx6Dw9TmWyj57&690

 http://s12/mw690/a63f877egx6Dw9Y8WGn0b&690
http://s12/mw690/a63f877egx6Dw9ZKtoT3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