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摩旅六盘山走川过塬陕甘宁(一)

(2013-06-20 06:38:19)
标签:

六盘山

摩旅黄土高坡

http://s16/mw690/a63f877egdf7828637f8f&690

癸巳年端午节三天小假,俺们十多个半截子老汉,耐不住寂寞,心痒痒不安生,相约结伴,跨上铁骑,鱼贯驶出西安西大门,沿古丝绸之路、今312国道,马达轰鸣,一路向西。
不要说俺们疯张,也不要笑俺们拮据:坐不起飞机,睡不起卧铺,买不起四轮,舍不得花钱跟团游;俺们不是阿Q,但俺们也有“精神胜利法”。飞机轮船火车大巴私家车,不就是一层铁皮壳壳镶几块玻璃,把人圈在笼笼里,哪里比得上摩托车,俺“全裸”, 与大自然百分之百地零距离。行在路上,风驰电掣,不塞不堵,即停即走,不就是晒日头、吃灰尘、淋雨吹风,俺好这口俺乐意。有好景要拍照,遇内急要拉撒,“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自在逍遥啊。

一跨上俺那坐骑wy—125A,就想起大学时的“206三结义",想当年俺仨是多么的英姿勃发啊!如今呢,官员张副巡视就因为一直离不开公车伺候,脑满肠肥,三高严重超标,上周刚从重症室转普通病房;高校教授刘属最早拥有私家车一族,以车代步也风光,眼下糖尿病缠身,胰岛素针管随身带;就剩下俺中学教师如风一介草根,11路车加“破驴老羊”,整天没事了胡转悠,户外走鳌山、穿大寺,摩旅过九寨、赴甘南、环绕青海湖。网上有文《骑摩托的男人不会老》,俺不知道是真是假。
言归正传,端午节里,西安中老年摩旅协会一行18车28人,(其中好几对一车两人夫妇同游),要完成陕甘宁三地摩友六盘山大会师,其间穿行三省(自治区)18县(区),行程916公里。
第一天6月10日,行程西安-咸阳-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甘肃)泾川-平凉,308公里。
出西安过咸阳,沿渭河北岸二级台塬上的312国道一路西北而行。人说陕西黄土埋皇上,真是不假,咸阳毕原上东西一溜是西汉王朝十位皇帝的陵寝,名气大的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
礼泉县境内埋着唐朝两位皇帝: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为昭陵,肃宗李亨葬武将山为建陵。
乾县梁山是女皇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为乾陵,还有唐僖宗李儇(xuan)的靖陵。这些千古的帝王们陪我们一路走过上到了永寿塬。
永寿县素有“秦陇咽喉,彬宁锁月”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个驿站,过而就是泾河谷地里的彬县。
彬县曾是先古周人繁衍生息之地,有周人圣母姜瑗履“巨人迹”孕怀周人祖先后稷的履迹坪及姜瑗墓,泾河岸边有着周文王十代先祖公刘的陵墓,312国道旁有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彬县大佛寺石窟。继续前行上到长武塬。
长武县是古“丝绸之路”北线陕西境内最后一个驿站,只因从秦汉唐宋以来,兵事不断,战火不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故起名长武。唐王李世民在此与西秦霸王薛举有过定乾坤的“浅水塬大战”,城东街建有纪念此战役阵亡将士的昭仁寺。
长武塬坦荡如砥,有一半是甘肃泾川县地境,走完长武塬,下到泾河冲击谷地,这川道东西绵延上百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自古为陇中粮仓。川中河水蜿蜒东流,沃野纵横,麦浪翻滚,农民新居俨然有序,川两边台塬带植被也大有改观,过泾川县城再西行近百公里,旁晚抵达平凉市,投宿、聚餐、挺床、打呼噜,一夜无事。
第二天6月11日,行程(甘肃)平凉-(宁夏)六盘山-隆德-(甘肃)静宁-庄浪-华亭-(陕西)陇县,324公里。
太阳刚冒尖儿,告别平凉川,铁骑随路进军六盘山。路遇一处名隘“金佛峡”,确有一夫当道万夫莫开之险,俺们莫斩将就过了关,奇怪的是路边寺庙门口立着几尊石雕狮头,与内地风格大不一样。车进六盘山镇小憩,属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地界,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移民新镇。公路上遥望嵯峨逶迤的六盘山,312国道蜿蜒缠绕,摩托一直可以驶入白云间。
六盘山是陇山的主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向南延至陕西西端宝鸡以北。六盘山上高峰。其实,六盘山并不是太高,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其主峰米缸山海拔也只有2942多米。六盘山虽不高,但却是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已被废弃的老盘山道
http://s2/mw690/a63f877egdf786f9a8b41&690

六盘山北边主峰
远远望去,六盘山山势雄伟,峰岭浑圆,巍峨挺拔;走近观看,则山清水秀,草木丰茂。不高的六盘山,路却陡峭得多、险峻得多,俺们舍弃了半山腰的过山隧道,沿当年老路向峰顶垭口---红军长征纪念馆进发。机车轰鸣,回荡山谷,曲折盘旋的山路与“六盘”很是名副其实,若干个“之”子拐后,我们终于到了顶峰下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
先是伫立高峰端,俯视大地,领略了陇中高原的风情地貌,那才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是众摩友摆poses,留纪念;因挤时间赶行程,没有进纪念馆内参观,最后望着北边山顶端的“吟诗亭”和风中猎猎红旗,想起使六盘山名声大振的《清平乐 六盘山》,这是为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向陕北根据地挺进中,于六盘山前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部队便一鼓作气翻过了长征路上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告别前就把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在心底默默地诵念了一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巅俯视陇中大地
众摩友会师六盘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