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如风
如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88
  • 关注人气:7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故地寻旧(2)---寻访“老鸠山”王孝明

(2013-04-18 07:27:24)
标签:

老友相逢

诉衷肠

杂谈

分类: 浮生偶记

http://s1/mw690/a63f877egda0b9eb83160&690

上篇写完观赏完龙头村村容村貌,接着在“龙门客栈”又吃罢农家饭,已是午后三点,忽然想起还有一事要办,寻一个旧人---中学同学王孝明。打听得他没有搬来村规划的中心区,仍然住在三里外的田湾山凹凹老屋场。于是乎就陶陶然悠悠哉的一路打听着寻去。

王孝明,1955年生人,憨实、直爽、倔强,中学时就觉得是个怪人。在班里整天把“我是农村人”挂在嘴边,似乎天生就和我们这伙商品粮城里娃是冤家。说话呛,爱抬杠,生的粗脚大手宽骨架,常年身着自家染的黑色粗土布对襟褂子,脚踩稻草编织的草鞋,到了冬天包了软棕当棉袜子,剃着光头,别人一笑话,他把眼一斜,“光头咋咧,卫生凉快又省钱”,那年头理一次发三毛钱哩。好事者就给他起了个绰号“鸠山”,就是样板戏《红灯记》里的日军宪兵队长。他家离县城近十华里路程,当时冲河里没通公路,没架大桥,他淌河翻砭,两袋烟的功夫就进了班,除非发洪水绕大路偶尔来迟。天麻麻亮在家吃饱,一直撑到日头将落,进家才吃第二顿。夏天天长,书包里就带些个蒸红苕烤洋芋或者苞谷浆巴馍,特别是盐水煮胡豆豌豆角,可把有些馋嘴的城里娃眼羡死咧。上了高中,班主任动员他住校,给他助学金,他不住,说是吃不饱,在家一顿要吃半升米(约二斤)。有次全年级“农业学大寨”,在纸坊沟修梯田,午饭学校每人一个半斤的杠子馍,他硬要拿两个,大家责问凭啥多吃多占,他嘴一撇:“能吃就能干,气力大”。劳动委员立马反驳道:“那上午挑土,你为啥挑半担,一歇半天不动弹”,王孝明白眼一翻,嘟嘟囔囔的说:“我得省点力气,我达让我回家时把河坝边的一背篓煤炭背回去”。哈哈,众同学一哄而笑了事。

想完王孝明的旧事,又想刚才村人为啥称呼他是“僵脑壳”?正好迎面走来一个人,一问才知道是王孝明的胞哥,告诉我过了前边那个山包包,王孝明在路边地里拔葱呢。前行果然路边田坎下一人圪蹴在地头,戴着个草帽,猜就是他。于是我就扯起嗓门,唱了一句李玉和的歌:“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地里人一听这唱腔唱词,就抬起头停了手,起身向我迎来,就是他。很有年头没握劳动人民的手了,这不,一只捏粉笔的手和一只抓泥巴的手紧紧地合在一起了,感觉像过电,心里麻麻的,眼里涩涩的,他的手粗糙很,有劲,握的我生疼。

http://s14/mw690/a63f877egda0ba0d9e2dd&690

 

细细端详他,58岁的人了,身板儿还是挺直硬朗,不再是光头,蓄着花白短发,穿一件老式四个兜的干部服,脚上仍是一双草鞋,日头晒、山风吹,脸庞虽然沧桑,仍显出砾红的健康色。问他咋就知道是我来了呢,他憨憨地搓着双手说:“除非是那帮同学,没人知道我是鸠山”。进屋后,就吩咐老婆准备茶饭。我俩拉起话来,才知道这些年他过的日子。

1975年回乡,王孝明当了八年民办教师,这期间经历了弟兄分家另过、盖房娶老婆、连续添俩丁。1988年,还没有等到转正的名额,家里负担重、没劳力、地荒芜,就干脆回家务农,直到今天。

http://s6/mw690/a63f877egda0ba70c9065&690

问起后来农村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为啥就不东山再起呢?“舍不得这老屋场,这地方好啊!”他仍旧憨实地搓着手,“搬到平坝子上,水田旱地、果园茶园带不走,还得花个上十万盖房,不划算”。我说,卖旧房盖新房嘛,然后搞农家乐嘛。“唉,人家都是往平坝子里迁,咱这地儿没人来,再说开农家乐,就我这怂脾气,年龄大了,伺候人,干不了”头摇得像拨浪鼓。

也是的,王孝明现在一溜七间大瓦房,白灰墙水泥地,冬暖夏凉,圈养着肥猪,放养着土鸡,一年腊肉、鸡肉、鸡蛋有吃的,水田两季栽油菜种水稻,有油有米吃,旱地种杂粮做饲料,菜园、果园、茶园都不缺,只要人勤快、肯出力、流些汗,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日子悠哉着呢。

说话间,饭好了,王孝明取出一壶自酿的包谷酒,说要与我碰几杯。小方桌堂屋正中摆下,粗菜淡饭,我俩促膝而坐,几盅浊酒下肚,我有点飘,就说,老同学你猜此时我想起了啥?你这地儿就是那桃花源,你这人就是那“不知魏晋”的源中人啊!我给你念几句诗:故人居山凹,我自到他家。绿树门外合,青山屋边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问我这是谁的诗?告诉你,我和唐朝孟浩然俩人合作的!啥,你想说两句,说吧。“嘿嘿,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该自在就自在,该潇洒就潇洒,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嘿,这农民王孝明竟然潇洒地当了一回哲学家!

推杯送盏,你是隐神仙,抱朴守拙,返璞归真;我醉眼朦胧看王孝民,你是好样的,知足常乐,不亢不卑。

http://s4/mw690/0032L7tkty6XgeGYY4H93&690

    吃罢饭零星雨点又落了,王孝明推出摩托车,送我到投宿地—“月亮湾”农家乐。路上他告诉我一个秘密:他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多年,有些积蓄,加上他的帮衬,都已经在县城边买了房。趁着自己体力还行,再种几年庄稼,管好两个孙女一个孙子,让儿子媳妇安心打工,等实在下不了地的时候就出去。

临别时,我在心里默念:老同学、老鸠山、老农民---王孝明,祝你安康,有机会还回来看你!

http://s4/mw690/0032L7tkty6XgeYw6f94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