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斑驳老县城(下)

(2012-11-02 16:45:29)
标签:

老县城

寻古探幽

傥骆古道

分类: 访古寻旧

我沿着老县城外圈,从西到东再到城内,寻古探幽老县城一多半,天擦黑找得西门里路南一农家乐住下。饥肠辘辘,人困马乏,要了两碟农家小炒,外加一壶自酿包谷酒。坐在院子里棚架下的石凳上,朦胧胧的月亮从云端怯怯窥出,有风渐渐从北边胥水河谷吹来,吹得篱笆间的藤蔓簌簌作响,吹得人皮肤发紧,赶紧向主家要了一件厚衣披上。

http://s1/mw690/a63f877excd7f3234ba80&690

夜幕下的老县城一片沉寂,散落城内的各农家窗户里泛出黄晕的光,大路上只有几片落叶在风中翻舞滚动。林子里偶尔传来几声恓惶的鸟的鸣叫。此时月亮爬高了,原先黑魅魅的一圈城墙,也渐渐的现出清晰的轮廓,很像是浑身长满毛刺的大蟒,盘卧在山谷间,不远处有棵高大的树像船桅杆,想着刺破夜空,孤零零耸立在田间。融融的月光,掩饰了白天残败的破相,一切都显得那样的静谧。好景致啊!我独自享受着“蓬下一壶酒,邀月三人饮”的意境。

这时从西门方向传来熙攘声,几束射光划破夜空,待到走来一看,是一队五个年轻的单车手,店家赶紧热水热饭招呼,与他们攀谈,才知道从西安骑行三天,从大岭那边的厚畛子过来,赶了近一小时的夜路才到老县城。见他们行头专业装备齐全,风尘仆仆满脸疲惫,但兴致蛮高,吃饭间喋喋不休的说着争着笑着,猛吃豪饮风卷残云。我也酒足饭饱,微微熏熏先他们进屋歇息了。

http://s1/mw690/a63f877excd7f35389d40&690

半夜醒了,房子里另外三张板床上,睡着三个单车手,他们什么时候进屋的,我全然不知。一时间呼噜声、梦语声、磨牙声、翻身声、床板咯吱声,组成了独特的交响乐---“老县城小夜曲”,在这农家的屋顶下穿梭回荡。人疲乏了再喝点酒,就爱打呼噜,兴许是我的呼噜给他们起了个头呢。睡不着,醉眼朦胧瞅着屋顶想着心事。人,有时候真是不可思议,就比如我吧,有着都市里窗明几净的房子,偏要跑到这深山里来看残破的废墟,来找老旧的土房,放着酥软宽大的席梦思不躺,偏要来这儿睡硬邦邦的板床,还有那几个年轻人,其中两个是月薪过万的白领高管,私家车放着不开,可偏要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披星戴月,骑行几百公里来这老县城,搞得大腿酸疼,走路一瘸一拐,磨得屁股挨不得板凳。唉!你可以说我们是有福不享,自找苦吃,甚至可以说是自虐狂,是变态等等,可就不知道,这个中滋味只有我自己明白。告诉你,今夜,这老城、这月色、这秋风、这饭菜、这土酒、这土房、这板床、这打呼噜、这说梦话、这汗馊味、这脚臭味,一切的一切,即便给你几千上万的钱,你在城里也弄不来!我就有怀古情结,就有老县城情结,就要这种感觉,我。。。。。酒精的余威发作,我迷糊中鼾声又起。

睁开眼天已大亮,赶紧起身收拾付了店钱,告别主家和众车手,提着相机出了门。

http://s4/mw690/a63f877excd7f5f89b103&690

在晨光熙熙中,我站在东西穿城而过的傥骆道与南街交汇的丁字口上,看南边,原来南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货栈、作坊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空地。南城门正对面以前座落着县衙,地处县城中心,清朝时是佛坪厅的同知署,两边一字排列着司狱署、守备署、把总署等官衙,这些建筑早已墙顷瓦摧,连断壁残垣都寻不见了,但基石尚存。

http://s8/mw690/a63f877excd7f3ca06277&690

老县城村村支书家在县衙遗址上盖起了新房,利用了原来的汉白玉屋基和台阶,新房规模较大,场院前后宽敞,可想见当年的县衙建筑的形制雄伟而气派。老支书还健在,当了几十年的支书,是多年老县城义务导游讲解员,现今因为年事已高,腿脚不灵,儿孙们才不再让老人去领人转悠。而让老人至今引以为豪的事情是:著名女作家叶广芩,当年挂职周至县县委副书记,就住在他家采风构思、体验生活,撰写了长篇纪实文学《老县城》。他家还是叶广芩作品的专售店,今天来老县城的游客,多要去他家探视,顺便买上一本《老县城》。

http://s9/mw690/a63f877excd7f3f16d6d8&690

穿过老支书家的后院,一堵基本完整的北面城墙尽收眼底。我走近石城墙,沧桑而斑驳,城下全成了菜地,山里初冬来得早,还没有采摘的各种菜蔬全蒙上一层白霜,城墙外胥水河潺潺的流着。

http://s11/mw690/a63f877excd7f429af22a&690

http://s1/mw690/a63f877excd7f43d6a8d0&690

现在看清了,昨天夜里见到的像船桅杆一样的高树,是紫柏树,有两棵,它挺立在老县城司狱署的遗址上,高大的古柏,见证着道光四年初建佛坪厅至今,老县城一百八十年来的兴起、繁荣和衰败。古老监狱在原县衙西北方向,残存的高墙厚壁如瓮一般,四壁无门窗,墙头摇曳着酸枣枝条和荒草。繁华尽,风云歇。我踏着浸满朝露的秋草,走在这些残垣断壁之间,抚着阴冷的老砖,头脑有些空白,我突然不知自己是谁,不知为何而来,仿佛我自古就站在这里,没有移动过。

http://s2/mw690/a63f877excd7f49d0ef51&690

http://s7/mw690/a63f877excd7f485f9b16&690


http://s6/mw690/a63f877excd7f4afed2d5&690

老县城因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演化到今天“陕西的香格里拉”,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回味...... 老县城里人口在骤减,读了书的不回来了,青壮年出去打工了,有的房门常年锁着。村里手机信号不稳定,显然信息还不通畅。村民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这里民风淳厚,我遇见拿着树枝赶着黄牛向城外走去的身穿红衣的女孩,端着海碗蹲在门口吃面的壮年,坐在墙根晒太阳的老人,路上慢步的村民和嬉戏玩耍的小孩,他们操着两种口音,见到外人说的是山外关中话,自家人、左邻右舍一律陕南口音,无不神色安详,悠闲自得,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http://s2/mw690/a63f877excd7f565ab731&690

散落在老县城的房子,是缓坡大人字顶硬土坯墙的青瓦或红瓦平房,这些房子具有陕南风格,净空高而窗户小,面墙上屋檐下有廊庑,是用横木搭就的通透的棚板,堆放着粮食、农具及其它杂物。老县城里,汉白玉的建筑构件很多,房屋多用石材鲜有用砖,这是因为老县城南山外有汉白玉矿,所以老县城里,但凡用石料的地方多是汉白玉。各家各户院子没有围墙,有的仅有桦木围栏,极其开放,不似关中的四合院式民居紧凑而又封闭。当城市里家居门窗防盗设施一再加固升级时,这里却依然敞开院门。难道这里是贞观年间“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的再现?还是陶渊明笔下优美的世外桃源?

http://s6/mw690/a63f877excd7f588e4465&690

它虽然与世隔绝,却有清风朗月,虽然孤独寂寞,却也宁静太平,虽然曾经饱经风霜,今日却是阳光普照。它那残存的城门,断断续续的城墙和城里随处可见的遗迹,都向我们倾诉着曾经有过的繁荣和昌盛。原始的风貌和迷人的田园风光,使人们向往,但不便的交通又阻挡了探寻的脚步;旅游业的兴起给了人们希望,可现代的修葺又破坏了古老的神韵和珍贵的人文价值。

http://s14/mw690/a63f877excd7f5013a99d&690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厚畛子和老县城在雄浑的秦岭腹地,在奔腾不息的黑河源头,民风淳厚,自然风光优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块净土。无论处在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商界官场,还是身居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红尘浑世,你如果压力重重,身心疲惫,你如果万事不顺,沉疴缠身,请赶快离开喧嚣的城市和污染的环境,来到了这里,一定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放慢匆匆的脚步,使受伤的心得到慰籍,污染的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老县城~~~~~~~我还会回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