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如风
如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88
  • 关注人气:7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邀九成宫(上)

(2012-06-12 15:34:32)
标签:

艰辛

探访

观光

分类: 铁骑摩旅

相约相聚九成宫
  汉唐摩旅一行九车十人,5月19、20日两天,相约西安,风尘仆仆近200公里远征麟游,只为是相聚在麟山下、杜阳河畔的九成宫。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09f5961676462f5.jpg?128

 

 

九成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唐代初年,唐太宗因南征北战而积劳成疾,群臣建议修筑离宫,以避炎暑。太宗决定以隋仁寿宫为基础,加以修缮,并改名为九成宫。自贞观六年到十八年,唐太宗曾5次来九成宫度更。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39c71cf61082559.jpg?269

图片:遗址碑1.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82a427b472de2df.jpg?180

 然而遗憾的是,公元 836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和泥石流冲毁了九成宫宫殿,现在的行宫是在唐九成宫遗址之上,参照当年的规模修建的。
【山门】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11f0559364dc9b6.jpg?102

图片:九成宫门1.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7d22b7b51d42821.jpg?110

【九成宫全景】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334e63619012526.jpg?147

图片:全景1.jpg




   原九成宫规模宏大,建筑格局与长安皇宫类似,设有前宫、内宫、外宫,商业区、官署区、皇宫区,包括皇帝发号施令在内的各种办公行政都在这里进行,因此堪称第二个首都。
然而,麟游距西安 160多公里,且藏于崇山峻岭中,即使今天,由西安至麟游之路仍漫长而曲折,当年为何选这个地方营建离宫?其规模又为何会发展得如此宏大?专家们认为,九成宫的选址,除了考虑避暑以外,更有西御吐蕃战略意图。
    在唐中晚期后,九成宫供帝王避暑休闲的作用降低了,但它护卫京城长安军事指挥中枢的地位,却得到了很大提升。由于九成宫这个长安西北军事重镇的存在,使得外患弥息,唐帝国命运也得以延续,并着手消灭藩镇割据。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ed775183378385b.jpg?195

九成宫宫宇早已圮毁,今天仅存遗址,遗址上存留文物甚多。现存的文物主要有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秘书监名臣魏征撰文并序,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欧阳询篆额并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被誉为楷书之宗。碑文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宰相魏征,文中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寻找水源的故事。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3feb2444ba6ce5d.jpg?172

图片:碑帖1.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2bd12dcbedacf5c.jpg?182

图片:碑帖2.jpg


  如今麟游人称这方宝地为--消暑圣地,楷书之乡,就是因为楷书之圣欧阳询篆额并书写了《九成宫醴泉铭碑》,呵呵,现如今各地都争打名人牌,享祖宗福。欧老没想到吧,他的一支毛笔,竟然荫庇子孙、造福一方啊。
【中华神笔】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4b2b45b8488ddf6.jpg?89

图片:中华神笔.jpg

公元 631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改仁寿宫为九成宫,并对其加以修葺。第二年,唐太宗去九成宫避暑,于西城之阴偶然间找到水源,遂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名匠勒石,将这次发现泉水的经过刻碑以作纪念,这就是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现今,当年唐太宗发掘的那口古井,加盖了井亭,西侧的崖壁上复原了《醴泉》和《九成宫醴泉铭》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a665f86aff28ee1.jpg?299

图片:摩崖1.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33744a5c7620489.jpg?325

图片:摩崖2.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徜徉在九成宫遗址上,隋唐遗风,俯首拾来,随处可见。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1d8eae847bed4e1.jpg?224

图片:佛龛.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05a3fff71c73a8f.jpg?280

图片:龙潭.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e9d8c109b8eff77.jpg?227

图片:崖下鹤.jpg



《九成宫醴泉铭》对九成宫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如今,在唐九成宫遗址上修建的“九成山宫”,但愿能再显当年的盛世盛景。漫步其间,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柳絮垂岸,浓荫曲径,亭台楼榭。。。。。。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4f1852865fd3e1b.jpg?235

图片:桥榭.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14fb260fad4ff1c.jpg?137

图片:长桥1.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376b922f5b53ed6.jpg?129

图片:拱桥2.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39cfbbc6770193f.jpg?199

图片:楼榭1.jpg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a20eb163c3c8ad2.jpg?168

图片:拱桥1.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想当年,昔日唐九成宫里黄锦飘飘,觥筹交错,笙歌燕舞,钟磬齐鸣,一派奢靡氛围。而如今皇家宫殿园林,变成了普通百姓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之地,正可谓“昔日王后殿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抓拍到麟游人在湖边小亭自娱自乐的照片。
http://att.bbs.hsw.cn/Day_120524/440_674325_437bc5810bd3745.jpg?271

图片:自娱1.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看啊,拉一段高亢的板胡小调,吼几句悲怆的黑挲秦腔,如今的麟游人活的多么潇洒自在,好不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