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一:自然与习俗的边界-《荷马史诗》中的阿基里斯和奥德修斯.--知止第38届学术沙龙综述

2016年7月17日下午,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第38届沙龙在位于北京西山大觉寺配天阁的元源书院举行。此次沙龙由读书会理事崔茂新教授主持,约三十位来自社会各界的读书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http://s7/mw690/0032Knirzy73ZavKW1g36&690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执教的陈斯一博士作了“自然与习俗的边界——《荷马史诗》中的阿基里斯和奥德修斯》”的学术讲座。陈博士首先用自然和习俗之间的关系来概括希腊文明,并对这两个概念做了解释。他指出,相对于更强调文质彬彬的中国人,希腊人认为自然与习俗之间构成了非常强烈的冲突,他们并不太会强调两者的融合。希腊由于很早就遭遇到了非常强的文明意义上的挑战,因此他们也就很早就开始追问自然和习俗的问题。接下来,陈博士通过分析荷马史诗中赫克托耳,阿基里斯和奥德修斯两个人物的命运深入阐释了自然和习俗之间的关系。赫克托耳是特洛伊习俗和文化的代表,阿基里斯和奥德修斯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希腊,在荷马的笔下,代表了与习俗相对立的自然的力量。前者的自然性来自于他的神性因素,后者则表现为他的政治性。
最后陈斯一博士指出,种种习俗的区别背后,有没有一个人性更加自然的东西,是全球化的世界必须要追问的问题。
http://s6/mw690/0032Knirzy73ZayzsDb75&690
学术讲座中场休憩时,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的理事,寇方墀女士为大家演奏了古琴曲《阳光三叠》和《大悲咒》。
http://s16/mw690/0032Knirzy73ZazXlzVdf&690
沙龙结束前,读书会召集人刘国鹏博士代表读书会,将一幅名为《无题》的布面丙烯作品赠送给陈斯一博士。按照惯例,此作品由读书会合作艺术家马云飞先生捐赠给读书会,并由读书会转赠给演讲嘉宾。
http://s16/mw690/0032Knirzy73ZaCgkFNcf&690
讲语选萃:
1、在希腊人看来,自然与习俗之间构成非常强的一个冲突,它反而不太会强调这两个东西如何融合。希腊文明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早就遭遇到了一个文明意义上的他者对它的挑战、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碰撞,它非常早就遭遇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触及,具体而言就是所谓的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2、希腊文明和雅典文明的精神恰恰不在于它们的军事力量、政治上甚至道德意义上的优势,而在于他们在言词话语方面的优势。
3、一个文明和文化的生命力往往并不取决于它的行动力,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行动力,更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它的言词,它为自己的文化和文明所塑造的话语。我们有一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书写历史的才是胜利者,谁有资格来书写历史,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4、在文学意象上来讲,希腊人所代表的似乎是一个更加自然的力量,而特洛伊人所代表的却是更加习俗的力量。希腊人所创造的这样一种文化,它最高的精神恰恰就不在于习俗,不在于道德和政治的安顿,它所达到的高度是自然的高度。
5、所有其他的英雄其实都知道自己的结局,没有谁对自己的命运抱有任何幻想。阿基里斯上战场之前就知道自己要死的很早,奥德修斯上战场之前就知道他会经历各种艰险才能回家,预言早就告诉他们了。所以真正的英雄,那些有着神的血统的英雄,他们对命运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他们没有任何幻想。
6、赫克托耳是人世间的道德习俗所塑造出来的优秀人物,但是他有他致命的局限,他的局限就在于他是一个凡人,他看不清楚命运的面孔。
7、在荷马的笔下,赫克托耳是特洛伊这边的英雄,他象征着习俗文明和传统道德的最高点,他是完美的代表,然而正是这个最高的代表暴露了习俗道德的局限,这是他悲剧性的悖论,他走到最高点恰恰会毁灭自身。一方面,正是因为有极强的羞耻感和荣誉感,才成就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战士,但另一方面,同样的品质也导致了他的错误和他所代表的习俗共同体的覆灭。
8、阿基里斯和奥德修斯他们都是站在习俗和自然的边界上,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习俗伦理道德的束缚,他们最高的人性成就都是一种自然的卓越。
9、神的世界总是新出来一个极其强大的个体,他不服从现有的秩序,要重新洗牌创造新的秩序,这样一种个体卓越和整体秩序的冲突转移到了人世间,由阿基里斯这个英雄来承载。因此阿基里斯的命运就在于,他有一个极其强大的个体卓越,他不服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安排和规定。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http://s15/mw690/0032Knirzy73ZaEd9Ei7e&690
(编辑:郭华;摄影: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