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课中作业,优化课堂教学效果——2018第一学期理综组教研活动方案
(2018-12-06 21:00:07)
标签:
计划 |
分类: 教研组计划 |
根据区学科教研组的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校数学组依然紧跟《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校“诊断课问题下的‘1+X’捆绑式教研”的大活动主题下,我校数学教研组活动决定以“借助‘课堂观察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为教研活动主题,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题,以“学本课堂”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具体实施方案拟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1、加强“新常规”建设与管理。实施并落实《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继续鼓励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完善资源库,实现优秀教学设计资源共享,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学科间的捆绑教研,解决我校理综组单学科老师人少力薄,主科与技能学科差异性大的难题。其中数学和科学各为一个小组进行跨年级捆绑,体育、音乐和信息合并为一组进行跨学科捆绑。公开课前,可借助捆绑小组的力量进行讨论磨课;集体备课前,也是先以小组为单位备课讨论,再在大组内进行集体备课。
3、带领理综组全体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的表现,探讨如何优化课堂练习,并打磨出以课堂练习为特色的精品教案。
4、校级公开课继续使用集评课和微信评课相结合的模式,方便其他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参与评课。
5.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发现其他老师和自身教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相互学习和指正,共同进步。
6.促进各学科教师间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的课程整合,营造团结温馨的工作氛围。
三、活动内容
(一)理论现行,为实践奠定基石
理论学习形式:由组长牵头,先个人学习,在集中讨论,疑问之处由骨干教师辅以答复。
我组将根据我们的教研主题,组织组内教师学习与课堂观察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对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接下去的实践活动打好基础,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自己成长。同时继续加强对《温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规范老师们的备课、上课及作业布置等,形成严谨的教学常规,落实好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教研常规“五联动”,继续强化教学管理
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思路是继续关注课堂核心任务或问题,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初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评课——反思”的联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力求在常规的上课、评课中有的放矢,不走形式,有所收获。上课老师由此形成教学设计一稿至三稿。
1.个人备课方面。
备好每一堂课。对于每一位教师的备课工作,教研组常抓不怠,严格要求教师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常规》上的要求,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严格具备以下几个环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核心任务/问题、过程设计(突出学生活动)、作业设计。本学期要求教师紧扣区数学教研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凸显学生活动的内容。
上课老师在自我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一稿。
2.集体备课方面。
集体备课的着重关注点在于教学设计是否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展开的,学生活动是否有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大组整合的集体备课形式,力争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实现活动以学生学习为主,提出的活动任务富有实践性,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
集体备课“三部曲”:说课——答辩——总结。备课采取集中制。先由上课老师进行限时5分钟左右的说课;再由各老师和上课老师针对上述三目标进行辩论;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上课老师在集体备课后及时做好备课记录,并完成教学设计二稿。
3.观课评课方面
本学期依然延续上学期的分组捆绑式研究方式,每两位老师一组(叶文静和陈荷英,娄文锡和方娜,吴霞和郭洪香,曹约彼和叶珍妮,周蛟蛟和胡建秋,王冰洁和贾欧然)。本次活动转变老旧的听课模式,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进行听课。在进入教室观课前,观课教师每个人会分配到相对应的观课任务,然后带着任务走入课堂进行观课,并进行数据分析。在观课评课中力求让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任务,均匀分工,互通有无,避免“此轻彼重”的现象或散讲现象,对整堂课进行全面合理地观察评析。
上课老师在进行完上课并听取评课意见,由此完成教学设计三稿。
4.总结反思方面。
从“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观课——评课”连续环节下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每位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审视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珍视各环节中存在的闪光点,及时记录。对各个环节能够做到深刻的分析,并及时修正。课后能够及时做好教学反思的撰写和教学后记,力求“生有所学,师有所获”。
四、活动安排表(暂定)
时 |
开课人 |
学科 |
主持人 |
班级 |
|
第7周 |
叶文静 |
数学 |
陈荷英 |
一(1)班 |
娄天锡、陈荷英 |
贾欧然 |
信息 |
叶珍妮 |
机房 |
王冰洁、方娜 |
|
第9周 |
娄天锡 |
数学 |
陈荷英 |
三(2)班 |
叶文静、叶珍妮 |
胡建秋 |
体育 |
叶珍妮 |
三(1)班 |
周蛟蛟、曹约彼 |
|
第11周 |
陈荷英 |
数学 |
方娜 |
二(2)班 |
方娜、曹约彼 |
王冰洁 |
音乐 |
陈荷英 |
三(2)班 |
贾欧然、叶珍妮 |
|
|
周蛟蛟 |
体育 |
方娜 |
三(2)班 |
胡建秋 |
备注:
五年内新教师要求每一学期开展一节校内公开课,其他教师要求每一学年开展一节公开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该主题的精品教案,并进行教学反思。
每次课堂观摩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本教研组听课教师要求做好听课记录并根据课堂评价表进行随笔评课和微信评课。
每节公开课至少安排一位老师上交评课稿,要求围绕本学期教研主题谈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