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文\滕振辉(扬眉剑客)
这几天,我自寻了不少的烦恼。发生一件本不该发生的事,因为一件小事引发口角,进而引发打斗。然后人生第一次,被一群人像按待宰的猪一样,被打了一顿,吃了一顿皮肉之苦。我也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遭遇,会起争执,会有这样的遭遇,完全是我内心的嗔念一直非常顽固的存在。这也是我心存嗔念的自我报应,这也是我一直没有很大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我前几天的一篇题为《为了理想 奋力前行》中我引用苏轼《留侯论》的这这段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并信誓旦旦的说:“我不能再做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了,我要做一个智勇双全的大丈夫”。可是几天之后,我又做一次我自己不以为然的“匹夫”。
我真的是一个夸夸其谈者吗?我不想做这样的一个人,可是事实却证明我现在还是一个“夸夸其谈者”。我何必逞一时之强呢?口舌之争都避免不了,离能忍“胯下之辱”的气度还有十万八千里。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之愤,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的所谓“志向和理想”,我的所谓想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做点事的打算不就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幻了吗?滕振辉,你要警醒了!
孔子在《论语》的《季氏篇》曾经曰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以此观之,目前为止,我是一个泯然众人的“小人”。我年少时,迷恋女色,现在到了壮年,我又无法控制与人争斗。不知道等我到老年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变得“贪得无厌”。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我们总在说战胜困难,但是我们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如果我们战胜了自己,我们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战胜的?
这次的事情,一定要引以为戒了。这一生之中,要努力避免与人再起冲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不能只是挂在嘴上。
好了,还是讲讲今天我读倪匡的《头发》引发的遐想吧。
我不得不再次感慨,倪匡是不世出的天才。他的想象力的丰富让人叹为观止,但是又让人感到合情合理。
之所以在倪匡的“卫斯理系列”作品中,又选择了阅读这部《头发》,是因为国庆假期,我在微博和QQ空间抒发我读另外几部作品的感想的时候,一个网友推荐我看倪匡的《头发》、《迷藏》和《电梯》。我才又在这个秋雨连绵,最适合宅在家里读书的天气里,读完了这部作品。
《头发》这部作品,开头平淡无奇。开始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倪匡要表达什么意思。并没有吸引我读下去的情节。但是越是读到后来,我越是爱不释手了,要一口气读完。
其实,倪匡的这部作品,跟我许多年来的一些宗教思想有相通之处的。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流传了上千年的几大正当的人类宗教是“殊途同归”的。
南怀瑾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过:“我常常想做一个研究,恐怕一百多年来没有人做过的,就是以一个世纪为标准,倒推回去,譬如推到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那个时代的一百年,当时西方出现什么人,什么思想;东方出现什么人,什么思想,就会发现,东西方的情况,几乎是相同的。所以古人有两句话‘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道理都是一样。”东西方的圣人的根本思想是一样的,只是针对东西方民众的性情和习气,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化方式而已。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各个大教主都是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人的性情和习气采取传教方式的。
中国和印度,大体上都属于农耕文明,两个地方的人性情上相对比较温和,比较淳朴,有天然的佛教和道教传播的土壤。所以,释迦牟尼和老子,就选择用讲道理的方式,让他们自悟,以达到解脱的目的。佛教叫“涅槃”,道教叫“成仙”。其实都是通过不断的修炼,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回到一个逍遥快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应的世界。佛教叫“西方极乐世界”,道教叫“仙界”。
西方欧美国家,属于商业文明发达的地方。那里的人个人主义盛行,利益观念浓厚,人相对狡诈和自私。所以,基督教的耶稣就用末日的审判,让他们能有所畏惧有所约束,从而信仰他,服从他,并按他说的去做。从而达到一种能让“上帝”满意和喜爱的较高的道德标准和精神状态,从而蒙的“上帝”对他们过往罪恶的赦免,从而回到跟“上帝”同在的地方。基督教称这个地方叫做“天堂”。
中东和非洲北部的一些地区,基本上属于游牧民族聚集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凶狠、残暴,好勇斗狠,难以降服。所以,穆罕默德“一手拿剑,一手拿《古兰经》”,相信我的,是我的教徒,不相信我的,杀无赦。好勇斗狠的民族,是不会听你坐下来讲道理的,也不会对未来有所畏惧,降服他们的办法只能是“暴力”,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崇尚暴力和服从暴力的。他们至高无上的神叫“真主”,也就是“上帝”的一种别称,他们也认为有“终极审判”。他们称那个令人向往、非常美妙的地方叫“天国”。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本意都是想让尘世的人们获得解脱获得拯救,从而脱离尘世的苦痛。面对人类的苦痛,佛教开出的药方慈悲和平等;道教开出的药方是无为和自然;基督教开出的药方是博爱和敬畏;伊斯兰教开出的药方是惩罚和服从。
上面是我对人类四大宗教的一些理解和感悟。但是,没想到倪匡却用一种“科幻”的形式,让这四大宗教融为一体,殊途同归。
在他的作品《头发》里,我们人类的祖先来自于宇宙中一个非常美丽,非常祥和,有着无尽的美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无论气候、环境、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和谐美满状态。
在那个美妙的世界里,人类是永生的。那个世界的人智慧无上,科技也极端发达。一开始的时候,那个世界的人,也无法克服身体的衰老,永生的只能是精神(也可称之为灵魂)。那个世界的人,为了能在身体衰老的时候,能更快的更换身体,免去生育的苦痛和身体发育长大的过程,就突发奇想的要在实验室用细胞来培养身体(倪匡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是1978年,那时还没有所谓“克隆”技术)。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克隆”而惹了大祸。那些克隆出来的人竟然很多是有思想的,但是思想却是非常原始的,属于哪个世界的人在最原始进化阶段的一些思想,从而与哪个世界格格不入,并与哪个世界的人类发生冲突,引发了战争。那个世界的人类,认为这些“克隆人”充满了罪恶,必须受到惩罚。最后,经过一致决定就把这批已经被他们控制的“克隆人”,送到了气候和环境都不太好的“十七级发光星的卫星”(也就是我们的地球)让他们自生自灭。那个世界的时间和地球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例是一比五万,也就是说,我们地球的五万年仅相当于那里的一年。
在那个世界里,人类的头发功能极端强大,甚至无所不能,相当于佛教中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我们的祖先被发配到地球来的时候,头发的功能被消除,智力也同时被剥夺。然后,从茹毛饮血的野兽阶段开始逐渐进化,直到后来恢复了在那个世界拥有的智力,有了文明,有了科技。但是,地球人总体上还是邪恶的,善良的人很少。而且,善良的人总是被邪恶的人统治和迫害着。
但是,那个世界的人天性善良,又感到于心不忍。想让那些经过进化后,已经不再那么罪恶的“地球人”接回那个美妙的世界,结束他们的在地球所受的苦痛。
所以,就有了四个志愿者。倪匡的作品中用A、B、C、D来代替,很明显可以知道,A就是穆罕默德、B就是释迦牟尼、C就是耶稣、D就是老子。这四个人性格不同,主张也不同。A主张无法改造的,就直接消灭;B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消除自己的罪恶,从而幡然醒悟;C觉得他的诚意可以感动世人,然后信服他,最后得到罪的赦免;D觉得应该顺其自然,有悟性的,能听得懂他讲的道理的,自然会重新回到那个世界。他们四个志愿者,先后出发来到了地球,按自己的方式拯救世人,接引他们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回到那个世界。其中C是“那个世界”领导人的独生儿子。
A、B、C、D竭尽全力,却收效甚微。地球人的邪恶和顽固超乎他们的想象,他们每个人都没能接引多少个人回去。其中那个C还遭受他最信任的十二个人中的一个人的出卖,遭受了非人的痛苦,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他们回去以后,对地球人非常悲观,悲观到绝望的地步,绝望到要放弃地球上的人类。A主张毁灭一切;B主张还要给他们机会;C说他要再回去就会毁灭一切;D主张让地球人自生自灭,放手不管了。
最后,还是性格温和仁慈的B自告奋勇要再来一次地球,留下三个记录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类被发配到地球来,最后绝大多数都没有被接引回去的前因后果的“记录仪”(躺在上面睡觉,进入梦境,就能看到和听到当时的情景)。并在尼泊尔的一个地方,建造了一个七层密室,在密室里绘制了ABCD四个人在地球上的拯救世人的努力和所作所为。在最底层的第七层密室,他们留下了一套可以让地球人回到那个世界去看一看的设备。
卫斯理,最终知道了这些秘密。本来放弃去哪个世界看一看的卫斯理,阴差阳错的倒进了那个仪器里。他的灵魂通过和仪器连接的头发到了那个世界。A、B、C、D,真诚的欢迎里卫斯理的到来,并盛情挽留他。但是卫斯理还是想回到地球,回到他的妻子——白素身边,并对“罪人”的产生发出了质疑,并觉得事情由他们而起,他们不能不负责任,并主张放弃所谓的“仁慈”,消灭地球上的罪恶的人,以绝后患。他的主张引发了A、B、C、D以及那个世界的“领导人”(上帝)的思考,但是要经过商议后才能做出最后决定。
卫斯理在“那个世界”呆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地球上却已经过了五万个小时——六年。最后文中的尼泊尔国王和卫斯理自己对人类的前途都非常悲观,因为等待“那个世界”的人最终做出决定,需要几天甚至几年,因为时间比例是一比五万,到时候我们地球的时间或许又要过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
倪匡在“后记”里这样写道:“对邪恶的最后审判,对人性中丑恶一面的最后审判,是几乎等不到的,地球上的人类,既然有丑恶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为甚么总是丑恶的一面统治著一切。而美好的一面屈居下风呢?地球人是不是可以自己对丑恶进行审判,而不再等待? 等待是渺茫的,看来,要尽快解决问题,只有自行审判,但是地球人有这个机会吗? ”
倪匡主张的是人类的自我救赎,去恶扬善,自我净化。从而,再集体回到那个美妙的世界。但是又觉得人类自己难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中国的孩子,尤其是大陆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倪匡是个另类,他自称他遇到过“狐仙”、见过“外星人”,见过“鬼”。如果他当年没有成功从大陆逃到香港他这个天才,在大陆会是什么下场呢?
2013/10/19
历史上的今天
热度
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67569285201391910539795',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type:0, modifyTime:0, publishTime:1382194389795, permalink:'blog/static/67569285201391910539795',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vote:{},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mcon:'', srk:-1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做一个君子律师,维护公平正义,推动依法治国',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
}

加载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