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分类: 教研档案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班主任班第八包第三组的学员,很荣幸在此分享我在“国培计划”中的所学、所思与所得。教育是一艘航船,而精神则是我们前行的船桨。在这段国培旅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也更加明确了前行的方向。接下来我就以《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给大家作汇报。我的汇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用精神之楫去淬炼初心。在国培学习过程中,我一次次被专家们的坚守与情怀所感动。听到最多的是教育家精神和教育初心,本次国培我有两个核心收获,一个是由徐树忠老师带来的《新时代教师的品德修炼与提升》,聆听教师坚守、深耕课堂的故事,深刻理解“情怀”是精神之楫的内核,国培让我重新锚定“育人先育心”的初心,重燃教育热忱。
还有一个就是由胡来宝老师带领大家参与“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主题研讨,通过研讨,我看到同行用热情化解职业倦怠的实践,明确班级活动设计的内核,明白“责任”是精神之楫的韧性,琐碎日常里藏着星辰大海的起点,激励我继续前行。
此次国培让我明白,唯有坚守初心,才能在教育的海洋中不偏航,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第二,用航行之能去精进自我。本次国培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这期间我们一共聆听了十五场专家讲座,场场都有精彩,开展了八场研讨,次次都有收获,从课程设计到教学策略,从学生心理到教育研究,从专业发展到班级管理,从项目化研究到教学成果,每一个模块都让我受益匪浅。听到最多的是班级理念的构建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印象最深刻有几场报告。由崔世峰、段云成老师带来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他提出班级管理要始终倡导“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秉承“儿童立场、本真育人”的教育主张,守望“人人出彩、个个发光”的教育追求,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还有由朱光成、张骏老师带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思路与方法的讲座,他们提出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培训并且要灵活运用,如智能批改作业、资源与工具生成,为教育之舟装上“智能引擎”。信息技术应成为连接课堂与未来的桥梁,提升教学效率。
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续学习、不断反思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才能真正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第三,用同行之光聚力未来。在国培的学习中,最让我感动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结识众多有追求,有情怀的同行。 结识跨区域教师伙伴,分享差异化教育经验(如教学资源整合、特殊学生心理辅导),发现“因地制宜”的智慧,让教育之舟适应不同水域,提升教育的适配性。比如我县的尹金民老师,寿县第四实验小学的陈西海老师,思维敏捷,敢想敢说,观点独特,见解有个性,是我学习的榜样。
每天我最期待的是专家讲座,还有学员们的研讨和各个小组的简报,在这里绽放智慧的火花。
国培让我明白,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育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团队协作、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各位同仁,教育之舟,承载的是希望与未来;精神之楫,驱动的是信念与担当。通过精神引领,遵循专业支撑,凝聚同行力量,我将以此次国培为新的起点,继续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