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虽遥,追则能达

分类: 教学生涯 |
梦虽遥,追则能达
文题呈现:
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人民日报》金句
时间不语,却见证了所有努力。坚定不移,必有所成。请根据以上内容,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阅卷心得:
本次是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作文,共批阅734份试卷,平均分42.46分。总体来看,学生理解题目不是很难,要求写记叙文,而且要联系自身经历,在这一点上部分学生没有把握好分寸。怎样的坚持,怎样的努力,这个过程不详细,有的是蜻蜓点水,有的是移花接木,导致读起来很不够顺畅。
审题要旨: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我觉得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材料中"锲而不舍"的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的意思是:道路本来就遥远,坚持走下去便可以到达;事情虽然很小,坚持做下去就能成功。"时间不语,却见证了所有努力。坚定不移,必有所成"的意思是:时间不言不语,却能见证所有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坚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2.立意。根据以上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等。
3.选材。文体要求写成记叙文。选材时,可从生活中选取关于坚持取得成功的素材,如坚持学习,坚持锻炼等。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用生活中一件件小事来表现大的主题。在叙事过程中,可适当穿插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中心突出。
范文引路:
坚持的力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恒",完成幼苗茁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容易奋斗难,只有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在困境中得到突围;只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奋斗才能让理想得以实现。
自强不息,让苏秦历尽冷嘲热讽,不负誓言,六国为相;自强不息,让勾践卧薪尝胆,不负众望,灭吴雪耻;自强不息,让沈从文饱受辱骂,不负信念,终成大家;自强不息,让李嘉诚历经磨难,不负艰辛,成为首富;自强不息,让王宝强辛酸演绎,不负苦楚,名声大振….
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坐吃山空",不只会出现在古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存在。因此,要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必须依靠全国人民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而今,走在伟大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我们更应该不屈不挠。
历史总会给人以警示,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国
家处于自然灾害的侵袭中,单凭人们的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的"王进喜",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新中国。可是,现在我们许多人,打着"非主流"的旗号,喊着"压力大"的口号,带着"葛优躺"的姿态,开启"啃老模式",在家"宅"成"懒癌"。当然,也有许多人靠着持之以恒的努力,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强大,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就该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就该用生命来点燃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