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札记
(2024-08-04 14:06:12)分类: 班级记事 |
家访札记
这个暑假,天气异常炎热,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在暑假过半的时间里,我随机进行了几次家访,虽然苦和累,但我收获满满。我如同一位细心的园丁,用爱与责任浇灌着每一颗稚嫩的幼苗。家访,便是我深入学生心田,倾听他们成长声音的独特方式。
一、积极谋划,细致安排。
每一次踏入学生的家门,都像是开启了一段未知的旅程。有时,那些简陋的房屋,没有空调,仅仅靠电风扇,父母虽疲惫却满怀希望的眼神,让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孩子深沉的爱。假期孩子懒散,作业没有计划让父母揪心。学生蔡宗浩同学,假期过半,暑假作业三分之一都没有做完,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等我去家访时,父母对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全然不知。我在家访时跟孩子耐心细致交流,让他制定好计划,不要盲目,听说这几天做得作业不少。
二、触碰心灵,摒弃不良。
有时,家访则带我走进了美轮美奂的世界。宽敞明亮的房间,丰富的物质条件,却掩盖不了孩子内心的空虚与渴望。学生束杨炅,暑假没过几天暑假作业就完成了,可是一查看,作业错误率可想而知,书写极为潦草,书写是他的致命伤,可是任凭怎么开导,都是无济于事。此时我就要去引导孩子学会理解父母的辛苦,同时也让父母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这样的家访,不仅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三、与生共长,及时反馈。
家访归来,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感慨与收获。我感慨于教育的复杂与多样性,也收获了学生与家长的信任与感激。家长群里发出家访提示,迅速收到很多家长反馈,其中吴文刚妈妈要求极其强烈。原来是孩子自从放假一来,一直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吃不喝,没日没夜打游戏,根本不理会家人,无奈之下向我求助。我知道这样的孩子难于管理,跟他讲道理不行,怎么办?我尝试和他对话,一开始也是拒绝。我去之后,他开了门,跟他沟通了一个下午,总算有一点成效,也希望他能慢慢变好。我深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信念,我就能够继续前行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教育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