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命题分析及2020年中考语文展望
(2020-03-01 12:53:01)一、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彰显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和课程改革的关键。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依照国家课程标准命制试题,凸显出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并且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在全面考察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既有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有一个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都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考生必须在已有的语言积累中总结规律,学会在具体环境当中进行运用,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完成各试题。
2、突出了语文思维与提升的考查。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思维的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阅读和表达中,阅读时通过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能够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最终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写作时能够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的表达,自己的认识。
3、凸显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考查。试卷选取典范性,文质兼美,所渗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向深邃,各种文体中注重考察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文体特征等关键信息的把握外,还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重视考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4、拓展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古诗文默写一直是必考题型,具有直接性默写又要理解,又要运用默写要求,背考试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和理解,文言文的课外字数在100字左右,要求考生在备考时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的积累量,真正落实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工作。
二、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概述:
1、试卷总览: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试卷结构和分值比重保持稳定性,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体现现代的科学精神。选材贴近生活,关注时代,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试卷的结构,特点,考点难度基本保持稳定,题量减少一大题,内容上有所创新,成为试卷的一大亮点。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分别对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鉴赏评价这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其中对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察较为侧重,试题难度适宜,容易提高难题较难的基本上维持在6:3:1范围,没有偏题、怪题、难题,给人一种亲和感,如文言文阅读,文学类阅读理解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常规题型,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在古诗文中增加应用型默写,阅读中增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文为材料作文,这些板块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编排试题,注重人文关怀,既方便考生答题,又便于老师阅卷。
2、考情分析:
积累与综合运用板块。这一板块形式和2018年相比较有较大变动,这种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是整张试卷最具活力的体现,不变的是古诗文上下句名句默写、现代汉字的形义、句的改写、病句修改等题目,变化的是六句上下句名句默写改成四句,两句理解性默写也有新变化,语段综合与名著结合起来考查,分值12分,近五年没有考查标点符号,选词填空等题型。综合运用仍然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考查,2019年,渗透了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分值由12分变为13分,可见一斑。
阅读板块。阅读板块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个部分,现代文阅读,所用的材料,文质兼美,难易适中,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关照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起到了导向作用,2019年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位置有所变动,先考记叙文再考说明文。
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以往每年必考一个记叙类文章,另外一篇则是说明文和议论文隔年考察,文体分布合理,行文贴近教学,但是2017年到2019年命题打破了说明文议论文轮考的惯有出题模式,连续三年考查说明文,提醒我们后续备考要全面,不可侥幸,三年说明文都考查了说明文方法及作用,说明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常规且必考题型及牢固掌握。2019年说明文的出题形式由单篇改为三则非连续性材料。其中有一个选择题,它就是一种新的题型,这种题型和安徽高考的实用类文本相同,使中高考一脉相承。现代文阅读题目在问题设置上有侧重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从内容概括到说明方法的分析,从字词句子的赏析到学生的认识感悟等都体现了命题侧重运用的基本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也就是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记叙文阅读。对比发现近几年,直接考察名家散文,诸如周国平,余华等,高频考点为概括题、词句的表达效果题。2019年记叙文阅读第一题采用2016年选词填空的形式。后续备考要多关注,理解散文的内涵,行文思路等,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总体难度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分度,2019年有一个题目是考查下定义,这对考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这既考查了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命题灵活而巧妙。
议论文阅读。主要选取人们关注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生成长求知中所遇到问题的文章,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考察的内容除了论文文体所特有的知识点以外,考察三类文体共有的考点,如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根据文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考察探究和创新能力。
安徽中考连续三年考查说明文,而且2019年采用非连续性材料的形式,因此2020也不容忽视。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从2008年开始限定为考查课内篇章,而且是考纲规定的篇目,现在以后都没有考纲,给我们提出了挑战。近10年来考查篇目几乎没有重复,2019年考察近五年未考的大热门《出师表》,也在预料之中,2017年到2019年三年文言文中考查都是课内外比较阅读,而且课内外两篇文言文相关性较高,课外文言文篇幅较短,这提示我们2020年加大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很有必要。
备考前针对近年未考的篇目如《记承天寺夜游》《论语》《湖心亭看雪》《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进行重点复习,后续备考应着重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和翻译的准确性,提高得分。
写作板块。
作文分值达到试卷的40%,占据考分的半壁江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设审题障碍,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仍然是今后安徽命题的方向。
从近五年安徽考题来说,作文主题都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主要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健康成长,2015年到2018年的作文命题主要是半命题与命题,2019年一反常态并没有延续2006年以来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的形式,而且借教材改革的东风对作文命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体现了命题者的魄力和勇气,2019年的这道材料作文可以说别具匠心,三则材料来自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不偏不怪,又接地气。
2020年的中考作文的命题很大可能性会继续采用材料作文的特点,命题主题仍然接近生活,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考生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既可以保证他们有话可说,又可以发展个性,塑造人格。
三、2020年安徽语文中考备考建议。
1、加强备考研究,明确复习方向。要重点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认真学习课程研究课程标准,可以准确把握安徽中考语文考试的方向,减少复习备考的盲目性,让复习备考不走远路少走,少走弯路,此外还要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
2、制定复习计划,明确明确复习步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学习来自精密的计划,复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整合的过程,合理的计划能使复习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采用专题复习,集思广益,资源共享,采取多种途径。未雨绸缪,科学安排,这就要有一个整体的复习规划。
3、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要求。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畏难情绪比较大的题目,要强化现代文阅读的三步阅读法,也就是初读课文,梳理结构,感悟中心三个步骤。
4、积累写作素材,加强思维训练。作文是中考的重头戏,可以毫无夸张的说,作文得分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形成崇尚美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加强观察训练,增强语言积累,善于运用地方同时重视书写。
5、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多渠道了解语文知识。中考毕竟是大考,不考热点,不代表回避热点,时下的新冠肺炎、全球处在动荡之中,脱贫攻坚,环境日益恶化等时事,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我们的语文课程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考察的方式多种多样,提醒我们学生关注社会,有责任担当。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了解。
纵观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遵循了“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也突出语文能力的运用,更好的反映核心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易适中,较好兼顾的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必备的学科知识,品格和能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必将会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从而引领语文学科健康可持续发展。
前一篇:缺一点点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