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新版统编教材,感受本真语文魅力

(2017-07-15 14:05: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生涯
走进新版统编教材,感受本真语文魅力   

——参加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6月28日到30日,我参加了由安徽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的部编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但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人教社王本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马鞍山八中汤胜校长对新教材的解读,我对七年级人教版新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新版教材从始至终都遵循一个原则:本真。循着这个字眼思考,我得到这样一句话:走进统编新教材,本真语文新天地。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都是偏离这个本真,急功近利,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一些安静。多了一些囫囵吞枣,少了一些细嚼慢咽。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思想认识有一些改变:我把本真与新教材的关系,与我认为使用新教材教语文的关系做些解说,个中原因就简单了。
   一、新教材并不是专家臆造的,它是在过去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真的生长起来的。

首先新教材是从旧教材中生长出来的。因为教材编写必然要考虑到它的继承性,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原有的教材里的内容全部摈弃。不管怎么说,原来的教材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新教材中很多内容和说法对于在语文教育工作战线上摸爬滚打十几年年的我来说,并不陌生。比如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这两个词或者阅读课文的分类,是2001年前的教材中的术语,并不新奇。而教材分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分开,大家都知道就在我们这几年用的教材里已经开始。如《春》《济南的冬天》《驿路梨花》等课文也曾是原来教材出现过的。所以,这次部编新教材尽管是一场教材的革命,但有一个基本原则“能不变的就保持不变”,文质兼美的经典仍然是保留的。
    其次新教材的变,即旧教材没有而新教材有。这种变化的依据之一,就是近几年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和一些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比如课外阅读进教材和教读、自读构成三位一体。其实它的依据就是近几年提出并实验的“群文阅读”和“主题式阅读”。而“双线组元”其实和“真语文”“正道语文”“语文味”语文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说白了就是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一种落实。
    所以新教材并非天外来客,它接地气,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优点,沉淀了多年教改的经验,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能够很好地操作的。
   二、当我们真正走进去时,一切原来如此简单。当我听了朱之文副部长的报告,接受了三位专家的培训后,真的翻开新教材时,教材编辑的理念、体例、如何使用新教材这些内容,就会在新教材的字里行间闪现。新教材的新我们了然于胸后,感觉到就是引导学生真阅读、真写作、真活动。这样的做法哪一位语文人没在这些方面做过努力和尝试吗?所以说新版教材的初中就是本真语文,回归天然,不搞矫揉造作。
    三、用本真做支点,语文教育的精彩就会被轻轻撬起。当我们真的沉下心来,把新教材捧读掌间,从一个语文的情怀去解读教学内容,以一位语文教师的眼光去审视文本价值时,语文教育的支点我们就找到了。当然教材新了,学生新了,我们做教师的也应该真的和过去有点区别,以一个“真”字,落实好教材中的家国情怀、优秀文化和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我和我的学生必定可以享受语文的精彩。

总而言之,本真语文是大势所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语文的天地是宽广的,我们语文人要携手共进,共同开启语文课程的新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