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2016-12-16 14:23:40)分类: 特色教案 |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宿松经济开发区龙山学校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2. 通过分析环境描写和对比写法的作用,探究本文主题。
难点:1. 探究本文主题;
2. 学习牧羊人心无旁骛、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法指导】
默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自己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查字典疏通字词;通过导学案梳理文章结构,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二)简介作者概况和本文创作背景:
作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创作背景:《植树的牧羊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贡献。
(三)文题解说:
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同时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检查预习情况:
二、探究生趣
(一)、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提前预习完成课文后的“思考探究”一)
明确:本文记叙了“牧羊人” 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二)、理解形象
再读课文,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后的“思考探究”二)
明确:无私、 慷慨;目标远大而高尚;坚持不懈;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自信、果断;积极生活,爱整洁……
(三)、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理解环境描写和对比写法的作用,还有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结合课文后的“思考探究”三)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牧羊人的坚韧、顽强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能尽自己的力量多做保护环境的事。
三、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的“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说说他们的事迹。(结合课文后的“积累拓展”)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