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91-95回【主要内容】
(2025-09-14 09:58:40)
标签:
《红楼梦》文化校园 |
接上文,分析《红楼梦》【91回-95回】:
【91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
(1)薛蝌、夏金桂、宝蟾,争风吃醋。
(2)【薛蟠入狱,仍没出狱】,由【县】转入【道】,继续受审。
(3)【宝钗】急火生病。
(4)【宝玉(小叔子)】仍在上学。
---------------------
【92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
(1)过什么【消寒会】?巧姐读《女孝经,烈女传》之类。
宝玉便道:"那文王后妃不必说了。那姜后脱簪待罪和齐国的无盐安邦定国,
是后妃里头的贤能的。"巧姐听了,答应个"是"。
宝玉又道:"若说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
巧姐问道:"那贤德的呢?"宝玉道:"孟光的荆钗布裙,鲍宣妻的提瓮出汲,
陶侃母的截发留宾:这些不厌贫的,就是贤德了。"巧姐欣然点头。
宝玉道:"还有苦的,像那乐昌破镜,苏蕙回文;
那孝的,木兰代父从军,曹娥投水寻尸等类,也难尽说。"巧姐听到这些,却默默如有
所思。
宝玉又讲那曹氏的引刀割鼻及那些守节的,巧姐听着更觉肃敬起来。
宝玉恐他不自在,又说:"那些艳的,如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文君、红拂,
都是女中的……"尚未说出,贾母见巧姐默然,便说:"够了,不用说了。讲的太
多,他那里记得。"巧姐道:"【二叔叔】才说的,也有念过的,也有没念过的。念过
的一讲我更知道好处了。"宝玉道:"那字是自然认得的,不用再理了。"
(注解:【二叔叔】在《石头记》中是【宝二爷】;
(2)给宝玉(小叔子)补上丫鬟【柳五儿】。
(3)补充【司棋故事】:司棋专爱(表兄--小叔子),被捉住后,
(4)贾政与詹光下大棋(围棋),冯紫英来观棋,送贾政【四样洋货】:
(5)补充【贾蓉--续妻胡氏】(实际就是【薛宝钗】--满族,胡人)。
(6)(篡改《石头记》贾雨村原籍【胡州人士】,【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7)重复:有个甄士隐和他相好,时常周济他。以后中了进士,得了榜下知县,便娶了
(8)篡改【门子】故事:
-----------------
【93回】:【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
(1)编造【到临安伯家【看戏】,演出者是【蒋玉菡--《石头记》江南宝玉化身之一】。
(2)(描写:李煦被雍正抄家)
一双撒鞋,走到门上,向众人作了个揖。众人拿眼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便问他:
"是那里来的?"那人道:"我自【南边甄府中来的。并有家老爷手书一封】,求这里
的爷们呈上尊老爷。
【世交夙好,气谊素敦,遥仰帷,不胜依切。【弟因菲材获谴,自分万死难偿】,
(3)推荐【包勇】
屋乌之爱,感佩无涯矣!专此奉达,馀容再叙,不宣。年家眷弟甄应嘉顿首。
贾政看完,笑道:"这里正因人多,甄家倒荐人来。又不好却的。"吩咐门上:"叫
他见我,且留他住下,因材使用便了。"
(【包勇】不过是(小叔子)编造的【一个打手】)。
(4)污蔑《石头记》中【贾芹】:
---不仅污蔑【贾芹】,还包括【众尼僧】,和【荣国府】。
-------------------
【94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1)《石头记》中【史湘云】创建【海棠诗社】。
贾母赏花时,众人赋诗:
宝玉(小叔子)上来斟了酒,便立成了四句诗,写出来念与贾母听,道:
海棠何事忽摧?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贾环也写了来,念道:
草木逢春当茁芽,海棠未发候偏差。人间奇事知多少,冬月开花独我家。
贾兰恭楷誊正,呈与贾母。贾母命李纨念道:
烟凝媚色春前萎,霜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
----(小叔子)的水平就如此而已。凤姐也送来贺礼。
(2)模仿《石头记》中【江南甄家宝玉丢玉】,改写成【小叔子丢玉】。
--------------------------
【95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
(1)元妃【薨逝】。
(2)模仿《石头记》【宝玉丢玉】,写【宝玉(小叔子)疯癫 】
(3)写【妙玉扶乩】:
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书毕,停了乩,岫烟便问:"请的是何仙?"妙玉道:"请的是拐仙。"岫烟录了
出来,请教妙玉识。妙玉道:"这个可不能,连我也不懂。你快拿去,他们的聪明
人多着哩。"岫烟只得回来。……
(4)黛玉【兴灾乐祸】
且说【黛玉先自回去,想起"金""石"的旧话来,反自欢喜,心里也道:"和
尚道士的话真个信不得。果真'金''玉'有缘,宝玉如何能把这玉丢了呢?或者
因我之事,拆散他们的'金玉',也未可知。"想了半天,更觉安心,把这一天的
劳乏竟不理会,重新倒看起书来。紫鹃倒觉身倦,连催黛玉睡下。】黛玉虽躺下,又
想到海棠花上,说:"这块玉原是胎里带来的,非比寻常之物,来去自有关系。若
是这花主好事呢,不该失了这玉呀。看来此花开的不祥,莫非他有不吉之事?"不
觉又伤起心来。又转想到喜事上头,此花又似应开,此玉又似应失:如此一悲一喜,
直想到五更方睡着。
(5)因宝玉【痴呆】,让【宝钗出嫁--冲喜】。(小叔子要占有宝钗)
(6)发布告:【有人检得送来者,情愿送银一万两】
(7)过了些时,竟有人到荣府门上,口称送玉来的。
(8)【袭人在旁,也看着未必是那一块】……又还给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