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取自康熙【泰山-摩崖】题刻【云峰】

标签:
《红楼梦》文化校园 |
红楼梦【顽石】的来源,取自【女娲氏炼石补天】故事,属于古代【神话传说】,各种古籍版本说法不一,无法考证。
【大荒】二字,出自《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山海经》字句古怪,也很难研究。
曹雪芹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女娲氏炼石补天】故事进行了【改编】,赋予【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特定的含义。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是作者杜撰的;又【有所指】。
我们只能根据【顽石】的特征,进行分析,看看【顽石代表谁】最合适?
第一段: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
于大荒山【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梦稿夹批):荒唐也。】
无稽崖【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梦稿夹批):无稽也。】
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戚序、蒙府、甲辰、梦稿圈去夹批:照)应十二钗。】
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梦稿圈去夹批):照应副十二钗。】
【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梦稿圈去夹批):合周天之数。】
----这【顽石一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什么意思需要弄清楚。
批语已经说明【合周天之数。】
意思是代表【全国众多人口】,或者【大荒山】一带的人口。
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
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
----这块【顽石】,无才补天,被抛弃在【青埂峰下】。
这块【顽石】,代表【江南甄家的宝玉】(神瑛侍者,五品龙禁尉),他想要补天,但是遭遇悲惨,后来出家了。
------------------------------
第二段: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列】〔夹批〕对应愚顽气。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蒙府、甲辰夹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
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
----【云山雾海】说明地势很高,山在【云雾】之中。其中含有奥妙,后面再说,现在还无法说清楚。
【神仙玄幻之事】也非常奥妙。
【神仙】包含出家的【甄士隐、柳湘莲、惜春、妙玉】等人,
【玄幻之事】中,【玄】是康熙的名字【玄烨】,【幻】指【警幻仙姑】。
【神仙玄幻之事】包含【甄士隐,惜春,康熙,警幻仙姑,绛珠草】等人物的事迹。
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甲戌侧批: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之极。】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甲戌侧批:岂敢,岂敢。】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甲戌侧批:岂敢,岂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甲戌侧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甲戌侧批:煅炼过尚与人踮脚,不学者又当如何?】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甲戌侧批:妙!佛法亦须偿还,况世人之债乎?近之赖债者来看此句。所谓游戏笔墨也。】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甲戌侧批:明点"幻"字。好!】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甲戌侧批(甲辰夹批):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甲戌侧批:自愧之语。】【蒙府夹批: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好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甲戌侧批(戚序、蒙府夹批: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己卯附纸双行批)(甲辰夹批)(戚序、蒙府夹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列】〔夹批〕数语微露下文。
【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甲戌侧批(甲辰夹批):何不再添一句"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甲戌眉批(甲辰夹批):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一石。子房当时恨不能随此石去。余亦恨不能随此石去也。聊供阅者一笑。】石头听了,喜不能禁,【列】〔眉批〕僧已不高,石更鄙矣。
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列】〔眉批〕此时石头依然,何由能语?
【甲戌侧批:可知若果有奇贵之处,自己亦不知者。若自以奇贵而居,究竟是无真奇贵之人。】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这块【顽石】梦想【荣华富贵】,可惜只享受了【几年】。结果是【好事多魔,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他应是【江南甄家的宝玉】,即被大火烧掉的【甄士隐】,出家后成为【癞头和尚】。他是【神瑛侍者,通灵宝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第三段: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这块【大石头】,上面【有字】,而且【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写的什么内容?
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这是重复上一段内容;往下是新增的内容,体现【两块石头】。
……
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甲戌侧批:转得更好。】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甲戌侧批:余代空空道人答曰:"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本名。】再检阅一遍,【甲戌侧批:这空空道人也太小心了,想亦世之一腐儒耳。】……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这段很长,我没有全部引述。)
----根据【蒙府侧批: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
这段说的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出现了【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写的是【风月故事】。应该是侧重介绍【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宝玉----贾雨村,宝皇帝,贾珍,贾瑞等人。)
因此说,第三段,有字的【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应该代表【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宝玉----贾雨村,皇帝。】
----这块石头,发现的时间较晚,是【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而且【上面有汉字】。
写着【汉字】的大石头,只有两种,一种是【墓碑石】,一种是【石壁上的石刻】。(属于哪一种?需要研究)
我以前,不知道有【康熙石刻】,把【大荒山】定位在【康熙景陵】,【大石头】定位在【康熙墓碑】。【空空道人】定位【雍正】。【金陵】包含【南京】和【后金的陵墓】两者。
现在,又找到一个新线索,在一本书中看到康熙曾经在【泰山石壁上题刻】,确实【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这个【泰山石壁上的康熙题刻】,正符合【玄幻之事】(玄烨之事)。又在网上查找一番,看到许多线索。
康熙题刻【云峰】的较详细记载(择自网上)
康熙皇帝东巡曾三次到泰山,两次登临岱顶。第一次来泰山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康熙祭泰山神仪式比较简单,只行二跪六叩礼,在山上烧了一堆柴火,仿照传说中帝舜的"柴"、"望"之礼(两种简单的祭祀方式)。康熙在【御帐崖】观飞瀑直泻,在岱顶抚摸无字碑挥毫赋诗:"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康熙帝对百官说:"朕向来崇尚时政,古人重金泥玉检,徒劳民力,实无意义,故此行只为巡查社会利病,省观民隐,体念黎民疾苦,问俗观风,以资勤求治理,决不效前人铭功纪德,告成于天也。"听了皇帝的训喻,群臣山呼万岁,盛赞皇帝是至仁至圣的天子,德可比尧舜。康熙帝随乘兴御题【普照乾坤】四字,并谕旨在"孔子小天下处"建亭悬额;复书【云峰】二字,令于【极顶处勒崖】。如今这潇洒雄劲的御书大字仍完好地保存在大观峰上。
----【普照乾坤】悬额,就是马道婆说的【大光明普照菩萨】,以前写过了。
复书【云峰】二字,令于【极顶处勒崖】。----就是石刻。
----康熙所题【云峰】,刻在【大观峰】西侧石壁上,这块【大石头】,代表【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宝玉】。
下面看看泰山图片
【东岳泰山】,符合《山海经》【大荒东经】,可以称作【大荒山】。
中间的【大观峰】是泰山的顶峰,上面有【唐玄宗】的题刻【天下大观】(黄色字)。又称【唐摩崖】,可以称作【无稽崖】。包括【东侧的石壁】。
【西侧的石壁】,康熙看中了,题留【云峰】。相当于【青梗峰】。
下面的小字,是【乾隆】后来题诗。相当于【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看到的【编述历历】的字迹。
【通灵宝玉】无才补天,被【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图上看不到。
青梗峰图片
这张图片,字迹最清楚,上部【云峰】是康熙题刻(1684);
下面诗句是【乾隆】皇帝的题刻(1748)。相隔(64年)。最后一个字被松树挡住了。(我从其他图形上挪来一个字,补上了。)
最左面有些模糊的字迹,看不清。应是以前的题刻,被铲除了。
网上介绍:乾隆皇帝到泰安的次数,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从乾隆十三年(1748)陪母亲第一次登泰山,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最后一次巡幸山东并登泰山为止,前后共11次,其中6次登上山顶,共留下颂岱诗84题,132首。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摩崖与碑刻就有80余处。在康熙帝题"云峰"刻石下面是乾隆皇帝的【夜宿岱顶作】摩崖石刻。
康熙与乾隆,祖孙二人【题刻】的间隔时间,正好符合【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乾隆皇帝南巡才到达泰山。
泰山又称【岱山,东岳】,是【五岳之首】,主峰称【大观峰,摩崖】,山上还有【玉皇庙】等等。是游览胜地。
乾隆【夜宿岱顶】诗刻二首(择自网上)。【其中诗句是颂扬康熙的,与《红楼梦》有很大联系。】
其一
攀跻凌岳顶,仆役亦已劳。
行宫恰数宇,旧筑山之坳。
迥与天为邻,滃然云作巢。
依栏俯岱松,凭窗眄齐郊。
于焉此休息,意外得所遭。
恭诵【对月诗】,徘徊惜清宵。
其二
傍晚【云雾】收,近霄【星斗朗】。
【天籁】下笙竽,松花入帷幌。
神心相妙达,今古一俯仰。
始遇有【宿缘】,初地惬真赏。
【清梦不可得】,求【仙果】痴想。
乾隆戊辰二月晦夜宿【岱顶】作,【御笔】。
【说明】
此二首诗刻在岱顶大观峰西侧云峰石壁上,刻于乾隆十三年(1748)。字面高500厘米,宽300厘米。诗文共8行,满行17字,字径17厘米,行书。
(注:庚辰秋月定本,是1760年。是在乾隆题刻之后12年。)
乾隆诗中:
【岱顶】对【黛山】
如果把【仙果】二字连上,可以对【密青果】
恭诵【对月诗】,是乾隆恭恭恭敬敬的【对着月亮】诵颂一首诗,歌颂他爷爷康熙。
----曹雪芹将其改造为,贾雨村【对月有怀】和【对月寓怀】两首。
黛玉和宝玉: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无赖诗魔】指宝皇帝)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香菱: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
回末诗: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
----这些人【对月吟】都符合乾隆【对月诗】,都是歌颂康熙的。
再有:
【宿缘】:贾雨村【寄宿】在葫芦庙,与娇杏有【缘分】,合成【宿缘】,还有【宿雨】。
【傍晚云雾】收,对应一僧一道说的【云山雾海】。【云山】对康熙题【云峰】,【雾海】对倒霉的林如海(江南宝玉)。
【清梦不可得】,对应【宝玉道:清梦转聊聊。】
【天籁】形容康熙是声音,对【无赖诗魔】。
【星斗朗】,对【天魔星】。
【御笔】,在【祭宗祠】中出现好几处。
空空道人所说: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字迹分明】的,是【云峰】二字,字很大,分开的距离较远,看的分明。
【编述历历】的,是下面【乾隆诗句】,
**【历历】正好含有【乾隆】的名字【弘历】。【编述历历】意思是【编述者--弘历】,即乾隆【御笔】。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符合康熙和乾隆【题刻的时间间隔】(64年)。
主峰【大观峰】又叫【玉皇顶】,唐玄宗题刻【天下大观】,含有【大观园】的味道。
【大观峰】又称【摩崖】,对应【无稽崖】。
【癞头和尚】家住【蓬莱】,离泰山不远。
【林四娘故事】在【山东青州】,也离这不远。
【通灵宝玉】原型,是李士桢五子李炆,原籍【山东昌邑】,离泰山不远,可以说是【泰山脚下、青梗峰下】。
(他就是书中写的【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他应是陪同康熙南巡的【神瑛侍者】。)
这样,乾隆咏康熙的诗中,有这么多【字句】和【红楼梦有关】,
特别是【神仙玄幻】中含有康熙的名字【玄】;【编述历历】中含有乾隆的名字【历】;山东是红楼梦中【英雄俺】的故乡;《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内容与【康熙南巡】有关。可以确认,康熙题刻【云峰】,就是【青梗峰】,【无稽崖】就是【唐摩崖】,【大荒山】就是【泰山】。
泰山有【玉皇庙】和【唐摩崖】,红楼梦中有【玉皇庙并达摩庵】,【达摩庵】表示【到达过,摩崖的,英雄俺】。
总之,曹雪芹把【泰山题词】进行了改造,把乾隆歌颂他爷爷的诗句,改造成红楼梦中的风月故事。这就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内容。
作者为什么要命名【青梗峰】?
【西侧云峰】在康熙题刻以前,一定还有前面几个朝代的题刻,我在网上想查查,结果没有查到准确的说法。
仅查到:
1500年前,时任光州刺史的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在云峰山上刊刻了以《郑文下碑》为代表的数十种碑铭、诗文、题记,被誉为魏碑鼻祖、"隶楷之极"。后来,云峰山及周边诸山的北朝刻石统称为"云峰刻石",被誉为我国魏碑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之一,其对研究汉字字体演变和书法艺术源流弥足珍贵。1988年2月,云峰刻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数百位知名书法家、学者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文化人士先后来到云峰山研究书法刻石。
(现在,这些【碑文】没有看到,也许以前就叫做【云峰】,康熙只是重新【再写一遍】,详细如何,网上没有介绍,我说不清楚。总之,由康熙【变更】了,所以叫做【青梗峰】。)
在乾隆题刻的左边,确实有【痕迹】,就是说,在康熙和乾隆【题刻】以前和以后,石壁上的题刻发生了【变动】。所以命名【青梗峰】,表示【康熙和乾隆更改了题刻内容】。
【青梗峰】名字是曹雪芹杜撰的。
在【云峰】的西边,还有两个山峰,上面也有乾隆题刻,写的是:【兴国咸宁,体乾润物】八个大字。
康熙和乾隆,在泰山上其他地方,还有其他题刻,例如康熙题刻【果然】二字,等等,更多的优美图片,到网上自己看吧。
出于好奇,我想查查《红楼梦》中是否有【果然】二字?一查,果然有,而且很多,第一个【果然】出现在【贾雨村论帝王】:
雨村笑道:"【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
----当然【这人来历不小】,【果然】是皇帝的刻石,代表皇帝。
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列】〔夹批〕知子者莫如父。
'因此便大不喜悦。【列】〔眉批〕此回自子兴口中已将政玉父子等情性微露,则下文不至有手足不相错之弊矣。
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甲戌侧批(甲辰夹批):真(千古奇文)奇情。】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移了!"【甲戌侧批:没有这一句,雨村如何罕然厉色,并后奇奇怪怪之论?】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列】〔夹批〕先提一笔,[雄][劲]。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
、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甲戌侧批:此亦略举大概几人而言。】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
----【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句中,【格物】出自康熙《几暇格物编》,【玄】是康熙的名字,可见贾雨村论帝王,论的【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宝玉】是康熙。还使用了康熙题刻【果然】,更说明论的是康熙。【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的是【康熙八岁登基】。
再举一个例子:(探春大观园诗)
万象争辉匾额 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 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 【果然】【万物】【有光辉】。
----【果然】是康熙题词。【万物】含有【万岁这个人物】的意思。【有光辉】是皇帝的光辉,在红楼梦中【有光辉】的包含。
1、贾雨村说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红日,比喻皇帝。
2、【大光明普照菩萨】。其中【普照】是康熙题词,也题在此山上。
3、康熙名字【玄烨】,【烨】字含有【火光,明亮】的意思。甄士隐家【着火】和皇帝有关。
第三个例子,在贾瑞处:
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庚辰侧批:反文着眼。】一点不知人心。"
贾瑞听这话,越发撞在心坎儿上,由不得又往前凑了一凑,【蒙府侧批:写呆人痴性活现。】觑着眼看凤姐带的荷包,然后又问戴着什么戒指。凤姐悄悄道
:"放尊重着,别叫丫头们看了笑话。"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忙往后退。
---此处【果然】仍指皇帝,贾瑞是皇帝的化身。【如听纶音佛语】是指【大光明普照菩萨】的声音,也是皇帝的化身。
有的批语,什么内容也没有,只用【果然】两个字,现在一看就明白了----是模仿康熙题写【果然】。
第四个例子,游大观园题诗
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庚辰侧批:真新雅。】二字,【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果然。】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庚辰眉批: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壬午春。】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
----【泻玉】二字,表示把【江南宝玉】给【被大水冲走了】;【沁芳】有(侵润妇女)的意思。这个宝玉有批语【果然】,证明他是【宝皇帝--康熙】。
众人都【赞宝玉才情不凡】,后面【不凡】二字,大家都明白,意思【不是凡人】,即皇帝。
----其中的批语【果然】,只有两个字,是模仿康熙题刻【果然】,十分明显。
以上例子,说明作者和批书人,确实利用了【康熙、乾隆】的题刻。
证明康熙的【题刻--云峰】,和乾隆的【诗刻】,可以作为对【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的新解释,和康熙《过金陵论》配套,可以取代我以前的旧解释。比旧解释好多了。
说道这里,我忽然想起,贾雨村【游览天下胜迹】也是康熙说过的。
----仅这一页书,就有【四处】出现在《石头记》中。
贾雨村【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是模仿康熙所说【足览天下之胜】。
----所以说,贾雨村原型康熙。
【激湍】也是康熙题,出现在凤姐处:
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并宁府的媳妇婆子们,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蒙府侧批:偏不独行,用此等反克文字。】但只见: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云峰】和【普照乾坤】前面说明过了。
还有【坡仙】【怡情、萧闲】【打十番】【虎丘】【南巡】【主人】【西府海棠,菊花,稻香老农,香菱米粒痣、檀香塔、格物,金陵】……都与康熙有关系。【坡仙】还没有介绍,其他以前都写过了。
结论
要问【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是哪里?我的探索是【泰山,摩崖,云峰】。【山对山,崖对崖,峰对峰】。一丝不乱。
【云峰】【果然】【主人】……都代表【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宝玉】(皇帝)。
如有爱好者,不妨也学贾雨村,【游览天下胜迹】,去看看泰山题刻吧。
看看康熙和乾隆,在泰山和其他地方总共【题写】多少,共有多少出现在《石头记》中?
这件事情,我收集的资料有限,但开头已经完成,现已老朽,还有【疫情】,我不能再去查询。
以上是我的【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新解。
是否【果然】新鲜?自有定评。
2021-5-9完成
===============
康熙《重修岱庙碑》
立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碑高5.93米,宽1.53米,螭首龟趺。碑阳刻文13行,满行64字,凡479字。此碑是岱庙最详细的记事碑,山东布政使施天裔撰书,碑中记载了在"康熙盛世"中大规模的修建活动。始自康熙七年(1668),告成于康熙十六年(1677)。更为珍贵的是碑阴还附有"重修岱庙履历纪事"。其碑文把这次浩繁工程的历经时间,所费财力,所购材料,所栽树株,所建殿庑、斋堂、垣堞、楼观一一刻记,是一份珍贵的重修岱庙的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