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35)《画菊-蘅芜君》解析

(2019-12-26 16:31:22)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左边是《脂汇本》文字           右边是《其它版本》 【异文】

    顺号7 画菊 蘅芜君(李纨评论为第七)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霜痕】。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庚辰》【晚底香】(好);《戚序 程乙 蒙府》【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笔者注:【屏】为【屏风】

这首诗,用【戏笔】写作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典故,比较好解析。

题目:画菊 蘅芜君
----是【给菊花黛玉画像】,戏弄皇帝。

(1)诗余【戏笔】不知狂,
【戏笔】:游戏文字。戏弄皇帝的。
【狂】:所要戏弄的不是一般人物,而是"皇帝"和妃子,这位皇帝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康熙”。所以觉得有点【狂】,但别人一般不知道。

(2)岂是【丹青】费较量。
【丹青】指红色和青色两种染料。
【费较量】:费思考。
【岂是】:不是画画问题,宝钗没有画像,不需要伤脑筋考虑颜色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

【丹青】二字,古人常用。
例如,乾隆二十五年御制云绘楼诗云:
"棣通景物斗韶妍,又见鱼鳞皱远天;
【水墨丹青争献技】,东皇宁许一家专。"
----此诗中的【水墨丹青争献技】,与宝钗《画菊》中的"岂是【丹青】费较量"差不多。曹雪芹有借用的嫌疑,拿乾隆宫中的诗,来戏弄他爷爷。

----惜春曾"画大观园图",宝钗指点买"各种笔墨",宝钗也懂绘画。宝钗和惜春本是同一人。
黛玉说要把【母蝗虫刘姥姥】也画上,也是作者的"戏笔",探春的纱帐上画着"蝈蝈蚂蚱",也是蝗虫,(黛玉、探春、凤姐)是刘姥姥的女儿,都是小蝗虫。【母蝗虫刘姥姥】是皇帝的岳母。画上母蝗虫也是戏笔。作者让黛玉戏弄他母亲(刘姥姥)。

(3)聚叶【泼成千点墨】,
用【千点墨】来画菊花的叶子,不是耐心的画,而是【拨出去】的,黑乎乎一片。构成了晴雯的判词:【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

康熙题北京中南海纯一斋:
【烟景】满前供【妙墨】;
芳洲随处引清游。
----此诗构成"探春房间的烟雨图"。

【泼成千点墨】,既是菊花又是"烟雨图"。

(4)【攒花】染出【几霜痕】。
【攒花】代表"残菊、残荷、残菱",【几霜痕】是被摧残的"霜痕",影射“凤姐、探春、黛玉等”。

(5)淡浓神会【风前影】,

【风前影】出自贾雨村作的《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诗中【风前影】指"封氏的身影",即是(黛玉、元春)

(6)【跳脱】秋生【腕底香】。   《庚辰》【晚底香】(好);《戚序 程乙 蒙府》【腕底香】
【跳脱】:活跳出一个美人来。
【腕底香】:手腕底下画出的美人很香。【腕底香】有《程乙本》文字的嫌疑。
《庚辰本》文字是【晚底香】,菊花开的时间晚,【晚】字强调的是"二婚"。

《画菊》是游戏文字,根本没有画,所以【腕底香】是不纯在的。《庚辰》【晚底香】(好);《戚序 程乙 蒙府》【腕底香】属于篡改。
  
(7)莫认【东篱闲】采掇,
【莫认】:不要以为
【东篱闲】采掇:不要以为这朵菊花是陶渊明闲着没事采来的。作者写的是游戏文字,矛头有所指。

(8)【粘屏】聊以【慰重阳】。笔者注:【屏】为【屏风】
【粘屏】:美人像画好之后,粘在屏风上,或围屏上。
【重阳节】是皇帝"登高、远游、赏菊、吃螃蟹"的日子。(贾雨村、薛蟠、怡红公子、贾珍)等都是皇帝的化身。
画好的美人,献给风流皇帝,粘在宫廷的屏风上,供皇帝随时欣赏。

宝钗《螃蟹咏》中有一句【长安涎口盼重阳】,因此说,【慰重阳】就是"慰长安公子",就是皇帝。
作者画的这个美人,是献给皇帝的,奖励其抢占别人的夫人手段高明。


两位批书人也想给黛玉画葬花图:
【庚辰眉批:此图欲画之心久矣,誓不过【仙笔】不写,恐亵我颦卿故也。己卯冬。】
【庚辰眉批:丁亥春间,偶识一浙省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这两位批书人画像的目的,是不是与作者一致?也是"戏笔"?我看不像。这两条批语不能代表作者,(语调是黛玉的亲属)。

这类署名批语,都不是脂砚斋批语,不一定是《庚辰本》原有的,也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

红楼梦中的【小书房】内挂着【一轴美人】:
宝玉见一个人没有,因想"这里素日有个【小书房】,名……,(按:此处有缺文。)内曾挂着【一轴美人】,极画的得神。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自然……,(按:此处有缺文。)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己卯(庚辰、戚序、蒙府 、列藏)夹批:极不通极胡说中写出绝代情痴,宜乎众人谓之疯傻。】【蒙府侧批:天生一段痴情,所谓"情不情"也。】

这【一轴美人】,对应历史上,康熙【南书房】中挂着的【密妃画像】,谁画的?我不知道。
宝钗《画菊》诗,可能就取材自康熙【南书房】中挂着的【密妃画像】。

因此说,《画菊》是游戏康熙的。和惜春《大观园图》是一样的。

2019-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