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残菊--蕉下客》解析
(2019-12-12 10:21:17)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舒序》【满床】(皇后死了)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庚辰》【秋风】;《程乙、梦稿》【秋分】。《戚序、蒙府》【知有会】
诗中【蛩声病】出自康熙《雁断衡阳》诗中的【夜虫悲】,【雁阵迟】也出自这首诗的【雁断】。
【欹】是一个偏僻字,幸好网上有圆满的解释。先把【欹】字弄明白,其他的句子就不难解了。
网上有【欹】字解,比较详细:
1、康熙字典 欹
欹【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於離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音漪。《玉篇》欹歟,歎美辭。通作猗。《詩·商頌》猗與那與。从欠,與敧別。《說文》凡口出者皆从欠,若吹、欷、歔、歐、歎之類是也。
2、说文解字注 攲
(攲)持去也。支有持義。故持去之攲從支。【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按此攲當作。危部曰。、也。竹部箸訓飯攲。此攲亦當作。箸必邪用之。故曰飯。廣韵。【、不正也】。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从支。奇聲。去奇切。按廣韵曰。說文居宜切。此本音隱。葢後人借爲字。從危讀去奇切也。攲、奇聲。古在十七部。、支聲。古在十六部。
3、原是一盛水的器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陈列着】一高45.5cm、长18.7cm、宽14cm的铜制器物。这器物有些与众不同,据说;它的样子像个插屏,底座上有一个框架。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直径12cm、高14.7cm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两边的乳钉形轴与框架内侧的针状轴衔接,这样,这个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沿一定方向转动。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倒入一半时,容器正好是垂直地吊挂;将水倒满后;容器却自动翻转,而把水全部倒出来了,之后,容器就又自动偏向一方静止下来。【欹的字面意思是倾斜】,【原来就是不能一次性装满水的容器】。
4、欹 编辑 讨论
字义
欹(字典中是"攲")拼音: q
部首:
欠(支)
1、倾斜,歪向一边。
2、容貌憔悴。
[1]
3、通"倚"。斜倚,斜靠。
4、古同"攲":"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
综上所述,【欹】字含义有两个:
1、是一种容器,放在【宗廟】中,叫做【攲器】。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
2、可以【装水】,本身不稳定,好【倾斜】,好【转动】,装满水【自动翻转】,将水倒出,【与水分离】。【不能一次性装满水】。
----【欹】是用来比喻黛玉的。
在上文《咏菊》中也出现一次,绕篱【欹石】自沉音,其中的【欹石】是"斜靠在石头上",也是【不正之】,好倾斜。
----上文中的【欹石】是说贾雨村。
从几何、物理角度来说,这个容器,形状是下尖上粗,水倒入一半时,重心在悬挂点的下方,处于"稳定平衡";
当装满水时,重心升高,重心升到悬挂点的上方,处于"不稳定平衡";稍有风吹草动,立刻翻转,水流出大观园。
----属于"半瓶子不满,一瓶子不能晃荡"。如果这是一条船,就【立刻翻船】,十分危险。用来比喻(秦可卿、晴雯)的处境,也就是黛玉的处境,自己走入绝境。
全诗解释:
标题【残菊】:
【残菊】也就是【残荷、残菱】,是代表林黛玉的,也就是《问菊 潇湘妃子》中的【秋情】,前面已经解过了。作者"蕉下客"抽签得一支"杏花",大家恭喜她"也是一个【王妃】",(蕉下客、潇湘妃、元妃、李宫裁、晴雯、娇杏、李纨、可卿、凤姐、金钏、迎春)都是封氏的化身,结局是一样的。
【残菱】侧重于香菱,是被薛蟠摧残的;
【残荷】侧重于黛玉,他最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是被(怡红公子、贾雨村、长安公子、天魔星、无赖诗魔)摧残的;
【残菊】侧重于"探春和凤姐",探春房中摆放着"水晶球菊花",善于滚动;凤姐【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自然是"残菊"。
---诗人称为【残菊、残荷、残菱】,老百姓称为"破烂货",已经被甄士隐【休】了,凤姐也曾被休。
(1)露凝霜重【渐倾欹】,
【露凝霜重】比喻黛玉等人行为不正当,受到摧残,已经成为【残菊、残荷、残菱】;可卿和贾珍、金钏和宝玉的风流初恋很不稳定,已经败露,名声不良;晴雯、入画、司棋已经被驱除;封氏、娇杏也留不下,也得搬走。
比如谜语【水向石边流出冷】,是冷子兴被撵出大观园;同时黛玉、晴雯、也被撵出大观园。
【渐倾欹】就是由于行为不正当,容器【欹】要倾斜、翻转,将他们流出大观园。
黛玉当上【潇湘妃】的过程,像【欹】装水一样,不是一次性成功,中间有曲折,被流出一次。
(2)宴赏才过小雪时。
这是被撵出大观园的时间----小雪时。也就是封氏回娘家的时间,甄士隐出家的时间。
(3)【蒂有余香金淡泊】,
【蒂有余香】:菊花的花瓣已经被【风霜】摧残脱落殆尽,只剩下【花蒂】,还有点【余香】。比喻黛玉等人。
【金】指后金皇帝的母后,即王夫人。
【金淡泊】:王夫人看不上他们,不客气的把他们撵走了。
(4)【枝无全叶翠离披】。
好花需要绿叶陪衬;现在绿叶也脱落了。【翠】是绿叶,代表(宝钗、湘云、惜春、妙玉、鸳鸯、袭人)等人,也都离开家庭,出家了。
所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都走了。
其中【女儿翠袖诗怀冷】,翠袖是薛宝钗,虽然走了,但是怀念冷子兴。
(5)【半床落月】【蛩声病】,《舒序》【满床】。
【半床落月】是康熙的佟皇后死亡,半个床空着;(《舒序》【满床】,意思不同)
【蛩声病】是康熙丧偶,得了相思病。
(6)万里寒云【雁阵迟】。
【万里寒云】比喻不幸的消息,即皇后死亡的消息。
【雁阵迟】比喻死亡的消息是【迟到】的。
就是说,被撵出大观园时,佟皇后还没有死。
(7)【明岁秋风知再会】,《庚辰》【秋风】;《程乙、梦稿》【秋分】。《戚序、蒙府》【知有会】
如同《葬花吟》中的"桃李明年能再发"一个意思。
撵走之后,又过了一年,贾雨村借南巡的机会,把(黛玉,即娇杏,即尤二姐)又娶回来了。这就是所谓"宝黛初会",实际是【再会】,宝黛初会时,一见面就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体现出是【再会】。
(8)【暂时分手莫相思】。
【暂时分手】指黛玉被撵出大观园,是【暂时分手】。皇帝与黛玉约定,等风波过去之后,再接回来,暂时不要相思。
本诗写黛玉成为【残菊】的过程。
除了【欹】以外,没有太难懂的地方。
2019-12-9
前一篇:(432)《咏菊--潇湘妃子》
后一篇:(434)《忆菊--蘅芜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