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红楼梦》避讳【乾隆名字】的方法

标签:
《红楼梦》文化 |
据网上介绍:
(1)需要避讳君王的名字。
譬如说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烨",在写玄的时候,最后一笔不写;凡是带玄字偏旁的也要避讳;玄烨的烨也得避讳,最后一笔一竖不能写,尤其如果你是参加科举的,犯了这些忌讳,即使再才华横溢,也等着名落孙山吧。
而雍正呢?他登基后,兄弟们的胤字一律改为允,和雍正名字读音一样的十四阿哥胤祯被改的最彻底,叫做允灏。"胤禛"正式写的时候,"胤"最后这笔讳缺,"禛"最后这点讳缺,不能写。不过也有例外,十三阿哥胤祥原本已经被改名为允祥,但是雍正和他感情特好,在他死后,把他的名字改回来了,不用避讳。不避讳皇帝的名字,这种殊荣,也算是头一遭。
而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字,和他的兄弟们也是相同的,但是乾隆觉得这是圣祖爷取的名字,不能随意更改,因此没有像他父亲雍正一样改掉众兄弟的名字、但是写法还是要避讳的,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它就没这个点,"历"字也换一个写法,这是康、雍、乾这三朝皇帝的避讳,就是缺末笔。(择自网上)
避讳的方法有代称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等。
例如清代医籍中,有把"玄参"、"玄明粉"等改称"元参"、"元明粉"的,也有把"玄"字写成缺笔的,并不一律对待。(网上)
----同理,《红楼梦》中的【元妃】,应该也属于此类例子。
(2)除了避讳【君王】,还得避讳【皇后、皇贵妃】。例如《红楼梦》中的【夏金桂、王熙凤、黛玉】都有避讳字。
(3)避讳【长辈】。
由此可知,【乾隆】朝需要避讳【弘】和【历】这两个字。
----在《红楼梦》中有没有避讳这两个字?避讳程度如何?本文加以说明。
【弘】字,在《红楼梦》中只出现一个:
宝钗道:"……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庚辰眉批:用得妥当之极!】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出语录。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22回)
----【五祖弘忍】的故事,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名字不得不写,正好犯了乾隆的讳。我们看看各版本的影印本怎么处理的。(附图一个)
从图中看出,有四个版本【缺一点】,四个版本改为【宏】字,这都属于避讳【弘】字,只有《蒙府本》没有避讳。
----避讳的原因,是因为曹雪芹写作于"乾隆朝",批书时间也是乾隆朝。
==============
【历】字,在《红楼梦》中就太多了,要想全部收集来,那就属于"多而杂",只能选择一部分。(附图一个)
从图中看到,只有《甲戍本》有一个【历】字,中间多出一笔;其他所有版本的【历】字都正常,都不避讳。
此外,康熙雍正年间的《时宪历》,改成了《时宪书》,算一个避讳。
总结:
避讳【弘】字,只有一个。
避讳【历】字,只发现两个,确实是凤毛麟角,太少了。这是避讳乾隆名字的情况。
虽然曹雪芹写作于【乾隆】朝,但《红楼梦》的内容却是"三十年前事"。所以,避讳【雍正、乾隆】的部分是很少的,主要是避讳康熙的名字。以后再写《红楼梦》避讳【康熙、雍正】的情况。
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