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13)【第七支·世难容】和【妙玉判词】解析

(2017-10-08 01:27:06)
标签:

《红楼梦》

文化

    [第七支·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甲戌侧批:妙卿实当得起。】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甲戌侧批:绝妙!曲文填词中不能多见。】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甲戌夹批:至语。】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气质美如兰】:
妙玉的气质,如同【兰花】一样高雅美丽。若是和李纨相比,李纨是一盆【茂兰】,妙玉也差不多。
---------------------
【才华阜比仙】:
红楼梦中,冠以【仙】字的人太多了,有十多个,像(警幻仙姑、绛珠仙子、宝玉【仙寿恒昌】、湘云【仙云】、妙玉【诗仙】、【醉金刚】倪二、癞僧跛道二仙师、凤姐恍若神妃仙子、贾夫人仙逝扬州城)、甄士隐【神仙一流人品】)等等。全是假神仙,没有一个"真神仙"。【才华阜比仙】是比喻妙玉很有才,在凹晶馆联句中,胜过黛玉、湘云。
----------------------
【啖肉食腥膻】:
史湘云敢于"生吃鹿肉",妙玉也【啖肉食腥膻】,与湘云相同。实际妙玉就是湘云。
---------------
【太高人愈妒】:
像黛玉嫉妒宝钗一样,妙玉就是宝钗。
---------------
【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同惜春。妙玉也就是惜春。
-----------------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宝钗选秀,化名【彩云、彩霞】,和【贾环】有一段不够光彩的关系,后来被贾环抛弃了。妙玉就是宝钗,这段经历,算作【风尘肮脏违心愿】。
贾环是【宝皇帝】的弟弟,原型是康熙的弟弟(常宁)。
爱新觉罗·常宁(1657-1703)是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申时生,母庶妃陈氏。
----------------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妙玉最后出家地点,在大观园中的【铁槛寺】,又名【馒头庵、水月庵】。这是秦可卿葬礼路过的地方,属于康熙皇帝的【家庙】,是一个被皇帝污染的地方,她始终没有跳出这样一个肮脏的环境。作者评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
下面还有许多【更有趣,更重要】的地方,需要很好的研究!
妙玉的住址一:【苏州人氏】
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此人就是妙玉。不独有偶,还有一个人,【本贯姑苏人氏】,这个人就是【林如海】。
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甲戌侧批(甲辰夹批):盖云"学海文林"也。总是暗写黛玉。】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甲戌眉批: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本贯姑苏【甲戌侧批(甲辰夹批):十二钗正出之地,故用真。】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 一提到【盐政】【巡盐御史】,人们就想到(曹寅、李煦),
曹寅是"南京人氏",不是"姑苏人氏",和林如海差得太远,林如海是不是李煦呢?也不是,岂不知还有一人,这就是李煦五弟李炆。
李炆资料:李士桢子李炆:"炆,士桢五子,行六,字晓庵,【任畅春园总管】,逢差佐理【两淮盐漕事务】,生于康熙戊申年十二月初十巳时,娶佟氏,生二子,以坦、以几,卒于康熙丙申年正月初五申时。
----林如海为【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李炆为【逢差佐理两淮盐漕事务】。两者差不多吧!李炆还有【任畅春园总管】的经历,和管理大观园类似。所以说,【林如海】的原型是【李炆】。林如海的夫人【贾敏】就是黛玉,妙玉是妾,即宝钗。【李炆】是老五,红楼梦中还有【五嫂子】(贾芸的母亲)。这些都能对上号。

林如海这个【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李炆这个【逢差佐理两淮盐漕事务】,都是【宝皇帝、贾雨村】派遣的,虽然是【姑苏人氏】,上任的【衙门】却在"扬州",所以【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把林黛玉放走了,跟了贾雨村。
--------------
【金刚丸,菩萨散】对【八珍益母丸】
----【金刚、菩萨】本是寺庙中的神仙,此处【金刚】指【醉金刚倪二】(即甄士隐、江南宝玉),【菩萨】指妙玉,二人本是夫妻关系,后来葫芦庙着火,把甄士隐家烧光了,休了封氏,妙玉出家,家庭解散,叫做【菩萨散】。这和【聋子放炮仗,散了罢】类似,也和【春梦随云散】差不多,都突出一个【散】字。【金刚丸,菩萨散】就是【癞僧,跛道】二仙师。

再说【八珍益母丸】
----网上介绍,八珍益母丸源于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出自《古今医统》卷八十四。曹雪芹借用来发挥一番。他采用谐音字法,【八】=扒灰,
【珍】=贾珍,
【益母】=姨母(尤二姨),
【丸】=李纨,完蛋了。
【八珍益母丸】解释:贾珍扒灰,秦可卿就是姨母(尤二姨)、李纨。

【金刚】包括甄士隐、江南宝玉、倪二等等。
【菩萨】包括妙玉、湘云、宝钗、倪氏等等。
【八珍】包括贾珍、贾瑞、贾雨村、薛蟠等人。
【益母】包括黛玉、凤姐、三春、封氏等等。
于是乎,【金刚丸,菩萨散】是一对组合,【八珍益母丸】是另一对组合,你看多么巧妙。
---------------
妙玉的住址二:随师父进京,【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
----【西门外】应是北京西直门外,海淀区畅春园一带,即是大观园。
【牟尼院】谐音【母倪院】----表示作者母亲倪氏的院子,也就是【倪二的院子】。曹雪芹父亲是倪二,"醉金刚轻财尚义侠",倪二实际是甄士隐。作者母亲倪氏是妙玉。
【牟尼院】相当于宝钗进京选秀的住址【蘅芜苑】。后来才嫁给倪二(甄士隐)。成婚之后住在【栊翠庵】。
---------------
妙玉的住址三:【栊翠庵】
贾母把妙玉请进大观园,住在【栊翠庵】
【栊】:有两个解释:(1)木头做的窗户,代指房子。(2)养兽的棚栏。(汉语大辞典)
【翠】:【女儿翠袖诗怀冷】,【红袖楼头夜倚栏】。【红袖】代表黛玉、凤姐、三春,【翠袖】代表宝钗、湘云、妙玉等等。
【庵】:本指道家小庙。此处是双关字,恰好是丈夫李炆的【字晓庵】。因此,【栊翠庵】代表妙玉和丈夫李炆的安乐窝,就是甄士隐的家。
----这个房子很容易着火。最后被贾雨村【火起】,一怒之下,放火烧了。于是,甄士隐出家,封氏被休,妙玉成为【跛足道人】。
---------------
妙玉的住址四:【铁槛寺】,又称【馒头庵】【水月庵】。
【铁槛寺】:是康熙的家庙,是妙玉出家的地址。就是判词中说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馒头庵】:是酒头橱子【鲍二】蒸馒头的地方,也是【李炆字晓庵】蒸馒头的地方。
【水月庵】:表示咏月者贾雨村来过。
---------------
此外,妙玉的茶具奥妙无穷,茶品梅花雪很有深意。这些问题,以前写过。不再重复了。
总之,弄清妙玉住址的含义,弄清【金刚丸,菩萨散】的含义,就知道,曹雪芹的父亲是【醉金刚倪二】(字晓庵),母亲是【菩萨散】(妙玉)。

----以上是根据《脂本》解析妙玉判词支曲,没有什么太惊险的地方。其他版本不得不谈。
所谓《程高本》给妙玉安上一个"妙姑被强盗劫走"的悲剧,是故意埋汰妙玉,埋汰妙玉就是攻击曹雪芹母亲,可见其狠毒。冒充程伟元的人,肠子有些烂了,心也黑,目的不可告人。
所谓"毛国瑶抄录靖藏本批语一百五十条"中,关于妙玉的第98条,简直文理不通,辞不达意,列在下面,可看其丑陋的样子。
  98.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妙玉不收成窑杯一节眉批,缺字前二字看不清,似是"各示"两字,第三字为虫蛀去,文义也不可解)①
    ①周汝昌校:这一条批语,后半错乱太甚,校读已十分困难。今姑暂拟如下:"他日瓜州渡口,各示劝惩,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岂]不哀哉!"或者可以校读为:"他日瓜州渡口,红颜固[?]屈从枯骨,不能各示劝惩,[岂]不哀哉!"
----这条批语,有几个疑点,我且写出来:
1、若说是小学生写出来的,当然不可能,其中含有一些难认难写的字,例如"世同嫌"。
2、若说是老学究写出来的,也不可能,因为文理不通。
3、若说是抄手喝醉酒了,应该睡觉,也不能抄书。
4、若说是故意写得乱七八糟,还有可能。
5、所谓《靖藏本》除了毛国瑶而外,没有第二个人见过,真假难辨。这条批语也来路不明。
6、这么一条乱七八糟的批语,周汝昌先生还有兴趣去整理。改编之后,可和《程高本》遥相呼应。
----因为谁也没见过《靖藏本》,都无法准确评论。
总之,所谓《程高本》和《靖藏本》的妙玉结局,与80回《脂本》相距太远,把它当作妙玉结局,编得令人无法接受。
对待所谓续书《程高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17-1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