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拙政园、留园】与红楼梦的关联

(2016-06-03 10:17:44)
标签:

文化


上文谈论了《红楼梦与【苏州狮子林】的关联》,本文接着谈【拙政园】与红楼梦的关联。还是先看拙政园的平面图,许多景点的名字,例如红楼梦中的【藕香榭】,与【拙政园】中的藕香榭一字不差,……。本文还要细细对比。
附录平面图一张(拙政园1)。
苏州【拙政园、留园】与红楼梦的关联

一、从【藕香榭】说起。
红楼梦中的【藕香榭】什么样?书中介绍如下:
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迈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 咯吱咯喳的。"【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如见其势,如临其上,非走过者形容不到。】(38回)惜春住在藕香榭,她的雅号就叫'藕榭'。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藕香榭离卢雪广、凹晶馆不远,……这一带既有荷花,又有菱角、芦苇。(38回)在藕香榭摆下螃蟹宴,做《螃蟹咏》。(41回)在这里唱戏。
【拙政园】中的"见山楼",下层叫做"藕香榭"。三面临水,与红楼梦一样。曹雪芹据【藕香榭】设计了惜春住所和雅号。贾母确实来过这里,走过竹桥。原来的竹桥,现在改成水泥桥。
附录一张图片(藕香榭2)。
苏州【拙政园、留园】与红楼梦的关联

二、【三十六鸳鸯馆】
此馆分南北两厅。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
----曹雪芹据【鸳鸯馆】设计了鸳鸯名字。

三、【海棠春坞】
说明:庭有海棠,花开烂漫,故名。此处是封闭式庭院书房,环境恬静。庭院铺地用卵石镶嵌成海棠图案,与题名相应。(择自网上)
----【海棠】代表湘云,【春坞】代表三春。
曹雪芹借助【院内海棠两株】,设计了"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妙名。】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庚辰旁批:出自政老口中,奇特之至!】"
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体贴的切,故形容的妙。】【庚辰眉批:十字若海棠有知,必深深谢之。】
----屋内摆放【琴】一架,正是三春之首(元春),此处为书房,正是二姑娘、三姑娘(迎春探春)。
(附图:海棠春坞4)
苏州【拙政园、留园】与红楼梦的关联

四、【留听阁】
说明: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它的由来为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择自网上)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黛玉喜欢的这句诗,可以说是从【留听阁】学来的,一点不差。【听雨声】表示最喜欢听贾雨村的声音。【残荷、残红】表示被贾雨村侮辱。【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表示像晴雯那样被驱出大观园。她就是"封氏"回了娘家。
(附图:留听阁3)此图省略

五、【听雨轩】
说明: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择自网上)
----此处的【芭蕉】和上面的【海棠】,合成怡红院【 蕉棠两植,红香绿玉】,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
【听雨轩】本是文人墨客闲着没事,听【雨打芭蕉,雨打残荷,雨打残菱】的地方;曹雪芹借以发挥,【雨】寓意"贾雨村",【芭蕉】寓意蕉下客探春,【残荷】寓意黛玉,【残菱】寓意香菱。他们遭到贾雨村的摧残,才成为"残红、残荷",被"拔去"了,即被休。
(附图:听雨轩5)图中窗外的芭蕉青翠挺拔,代表探春,专供雨打的。
苏州【拙政园、留园】与红楼梦的关联

六、【雪香云蔚亭】
说明: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择自网上)
----曹雪芹写到: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香雪】:指梅花雪。
【帘栊】:指栊翠庵。
【雪香云蔚亭】与狮子林中的"问梅阁"等价。

七、【梧竹幽居】
说明: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择自网上)
----【梧桐】出现在探春院中,梧桐引来金凤凰,探春是一只凤凰,"将来王妃不成!"
【翠竹】代表黛玉,将来成为"一品夫人"。

八、【芙蓉榭】
说明: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择自网上)
----十分明显,宝玉写【芙蓉女儿诔】,挂在芙蓉树上。

九、【荷风四面亭】
说明:亭名因荷而得,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择自网上)
----曹雪芹笔下,【风】代表【封氏】,是黛玉、三春的原型。

十、【兰雪堂】
说明: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北向饰翠竹图。(择自网上)
----曹雪芹笔下,【兰】代表"一盆兰"李纨;【雪】当然是"雪姑娘。

十一、【香洲】
说明: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择自网上)
----"舫"即船型建筑,相当于狮子林中的【石舫】;相当于红楼梦中的【船坞】。

十二、【野航】
说明:(香洲)"舫西是船尾,有小门通往玉兰堂后,门楣题额"野航"两字,取杜甫"野航恰受二三人"诗意"。见附图(野航6)。
苏州【拙政园、留园】与红楼梦的关联

----【野航】可以和探春对号。探春房间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野生涯"表示"野娘们",和"野客添愁不忍观"有关,"野客"就是贾雨村、贾瑞。
探春判词:【一帆风雨路三千】,坐船去当上【王妃】。探春正是跟随"野客"【野航】。
此外,宝琴的裘衣,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也会飞,也是【野航】。
黛玉跟着【野杂种(贾雨村)】乘船进京,也是【野航】。【野生涯】实质先是甄士隐的夫人封氏,后成为康熙密妃。

十三、【小飞虹】
说明: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择自网上)
----【朱红色桥栏】相当于红楼梦中的【朱栏板桥】。

十四、【笠亭】
说明: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择自网上)
----红楼梦中有黛玉给宝玉带【雨笠】的故事,一个像鱼翁,一个像渔婆。

十五、【雅石斋】
说明: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择自网上)
----【奇石】象征【石兄】(甄士隐--甄宝玉)。

十六、【拙政园】名称
----恰好表示【笨拙的贾政】。贾政的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作为康熙的亲信奴才,四次接驾,还送给康熙一个密妃,结果怎么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康熙死后树倒猢狲散,李煦因给皇子买女子受到牵连,被打成死党,弄巧成拙,被雍正抄家,落得个家破人亡,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真是个【拙政】。作者根据【拙政园】门口的牌子,设计了他的大名。现在还贴在那里,监管游人买票,希望多收费,继续还债,"恩情山海债唯有泪相还"。贾政大名,来于园名"拙政"。

十七、【通幽】
贾政游大观园,在大门口发现了【曲径通幽】处。
【通幽】二字题写在【拙政园】的大门入口墙上,见第一张附图。院内还有游廊匾额"柳阴路曲",【通幽】加【路曲】合成红楼梦中的【曲径通幽】。

十八、【澄观楼】(澂观楼)
【澂观楼】在【拙政园】的中心位置;相当于红楼梦中的【大观楼】。

十九、【晓丹晚翠】
晓丹晚翠:是一个小楼阁的"题匾",在平面图上没有画出。
----可以和【女儿翠袖】联系。

下面再说说"留园"
1、【阊门】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择自网上)
----红楼梦中,葫芦庙在姑苏【阊门】,甄士隐也住在葫芦庙附近。说明江南甄家离留园不远。
注:康熙去过虎丘,离【阊门】不远;大概没有去过留园。

2、【可亭】
【可亭】是留园内的一个重要景点。
----和【可卿、可儿】名字差不多。【甲戌(戚序、蒙府)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3、其他风景
【冠云亭】:艳冠群芳的宝钗;加上湘云。
【鸳鸯厅】:适合鸳鸯居住。
【远翠阁】:栊翠庵。
【佳晴喜雨】:晴雯。
【舒啸亭】:与"封萧"音近。
4、留园恢复【射圃】景点
留园"射圃" 历史景点修复,并向游人开放。"射圃"是原园主狩猎之场所,解放后,另作它用,七十年代作花卉生产场地至今。留园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后,该园注意挖掘、恢复历史景点,继续做好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他们以《江南园林志》中留园的版图为依据,修复"射圃"景点。上半年搬迁了花房,修复了约200米的长廊,其间建一半亭;对活泼泼地之溪河筑砌驳岸, 将其源头延伸到南端之廊下,有昔日园中水源自园外之意境,并按图中位置增建花岗石曲桥一座;进行 ...(择自网上)
----射圃,不属于正文,仅出现于批语中。不很重要。
(说真话,本人没有细看留园,不能细述。)

好了,【拙政园】的绝大多数景观,都与红楼梦有关联,曹雪芹借用景观的名字,给红楼人物命名,例如藕香榭、鸳鸯亭、拙政;还将景观的典故融入红楼梦中,并将典故的本意扩展成【真事隐】,例如"野航"、"留得残荷听雨声"等等。作者把拙政园、狮子林、苏州织造府、畅春园等地融为一体,一个江南甄家,一个皇帝家,南北结合,浑然天衣无缝,很难区分。曹雪芹使用大量的景点给人物命名,暗示了江南甄家在姑苏。
虽然红楼梦故事不完全在姑苏;但看到苏州园林,就好像看到了红楼人物的身影,以及他们的故事。曹雪芹也在其中。

2016-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