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客人【娄氏】是什么人?
(2016-02-17 09:10:24)
标签:
文化 |
原文: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 (宴会已经开始,李纨都已经入座)……
又写道:
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家内没有人不便来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手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因此族众虽多,【女客来者只不过贾菌之母娄氏带了贾蓝来了】,男子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是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53回)
----可见,男客除外,女客中只来了一个【娄氐】,而且是唯一的客人。
在上面这段文字之前,宴会已经开始,许多人都已经入座。
贾母歪在榻上,……又命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捶腿。……榻旁,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下面方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位,再下便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之妻。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姊妹等。……廊上几席,便是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等。(53回)
----【李纨】已经坐在席中,怎么没把贾兰带来,后面又出来个【娄氐】带了贾蓝来了,是不是有些矛盾?有些奇怪?
【娄氏】是贾菌之母,不算【家人】,却算【客人】;女客【娄氏】是从哪里来的?
【贾蓝】不和母亲【李纨】住在一块,却跟【娄氏】一块来属于【客人】。【贾蓝】是【娄氏】从哪里带来的?
----这是一笔很难算的账。
再看男客。
先写到:廊上几席,便是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等。
后面又写到:男子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是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
----前后又有些矛盾,前面贾珍等已经坐在那了,后面却说"男子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贾珍等人怎么就没了?
又是一笔很难算的账。
要算清这里的糊涂账,只能说这是两次家宴,合写在一块了。
第一个家宴,含有李纨,含有"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等人,这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家宴,属于宁国府。地点在畅春园。
第二个家宴,不含有李纨,不含有"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等人,"男子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女客中只来了一个【娄氐】,带来两个孩子。这是【江南甄家】的家宴,属于荣国府。地点在苏州织造府。所以,出席的人员是不一样的。两次家宴的时间也不一样。
宁国府家宴的时间背景: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53回)
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53回)
----国舅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国舅王子腾原型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授一等侍卫。五十年(1711),任步军统领(亦称九门提督)。
----贾母原型孝庄,死于1688年1月27日。(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于慈宁宫。享年75岁。)
----贾敬原型顺治,"出城去修养"表示已经死了,没来。
----贾蓉有双重身份(1代表雍正,2代表畅春园主管李炆),李纨是李炆的夫人,所以都在座。
----贾珍原型康熙,由康熙主持家宴,这是皇帝的家宴。时间背景是1684--1687,地点在畅春园。
荣国府家宴的时间背景:
恰好今日正月十五。----1723年正月十四是李煦被抄家的日子。
正唱《西楼·楼会》,这出将终,于叔夜因赌气去了,那文豹便发科诨道:"你赌气去了,恰好今日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的。"说毕,引的贾母等都笑了。薛姨妈等都说:"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
----《西楼·楼会》写书生于鹃与妓女穆素徽的爱情故事。二人因写词曲互相爱慕,曾在西楼同歌《 楚江情》 。于鹃之父知道后
,将素徽逐出。相国公子乘隙以巨款买之为妾,穆不从,备受虐待。于鹃中状元后,在侠士胥表的帮助下 ,终成眷属 。(择自网上)
----故事中有"调情",暗示贾珍和秦可卿在天香楼约会,也就是贾瑞与凤姐约会,宝皇帝调戏金钏,也就是宝黛约会,
故事中有"驱除",暗示凤姐被休,金钏被驱除,晴雯被驱除。和红楼梦故事很相似。
----【于叔夜因赌气去了】暗指甄士隐(李炆)赌气走了。
----【文豹】是什么人?【文】指李炆,【豹】指元春的"爆竹谜语",李炆和爆竹的婚姻已经爆炸,聋子放鞭炮散了。(李炆)赌气走了。
----贾母原型(文氏)1720年已经死了。
这次家宴地点是苏州织造府,是李煦家最后一次过年。
这时的李家已经不景气,没有钱,树倒猢狲散,亲戚朋友避而远之,都借故不来,只有【娄氏】一位来啦。
李纨哪里去了,怎么没来?
李纨的判词是"戴凤冠,穿凤袄,凤冠霞帔",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说明【李纨】已经改嫁康熙,成为皇妃(元妃)。
《好了歌》云:
夫妻日日说恩情,夫死又随人去了。(应在李纨身上,已经改嫁。)
所以,李纨不可能来参加家宴。【贾蓝】已经失掉母亲,由【娄氏】抚养,所以跟着【娄氏】来过年。
【娄氏】是什么人?
作者已经写明是贾菌之母,至于贾兰,也许真是李纨之子,现在由娄氏抚养,也许不是李纨之子,本来就是【娄氏】之子。这个问题不好判断。如果尊重原著,贾兰应算作李纨的儿子。总之,贾菌为弟弟,贾兰为兄长,二人兄弟关系,可见《闹学堂》一回。
娄氏的原型,是李炆的妾(佟氏),见李炆的家谱。【娄氏】是宝钗、湘云、袭人、妙玉、惜春、芳官、平儿、紫鹃等的化身。
贾兰名字---李乙坦,贾菌名字---李乙几。
【娄氏】从哪里来的?
一开始,我判断为【湖南娄底】,根据是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后来,又分析了【苏州娄门】,离苏州织造府较近,来回容易些。最后,还是确定为【湖南娄底】。
作者为什么用【娄氏】命名,在网上看到一个古代故事传说,可以作为解释,此处介绍一下。
【娄氐】是【娄底】的古称。
择自网上(新浪博客:浩然的博客):
(现娄底市)【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即为市镇,相传该地上空有28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争相照耀,兆卜吉祥,故名【娄氐】,后"氐"演变为"底"。南宋时这里叫神童湾,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设置神童乡,民国初改为神童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为【娄底镇】。新中国成立初,属湘乡县第九区,1951年划归涟源县管理,1960年1月23日成立【娄底市】,直属邵阳专署,1962年撤市后仍属涟源县,1980年7月又恢复市建制,直属娄底地区,1999年娄底地区改为娄底市,原娄底市改为娄星区。
----可知,【娄氐】是现代【娄底市】的古代名称。是【娄星和氐星】的结合。
史湘云恰好在湖南娄底住过,故将湘云命名为【娄氏】。
关于二十八星宿之【娄星和氐星】主何吉凶,再从网上择录一段,供玩味。
【婁】星论命
婁金狗吉.名劉隆。
婁星豎柱起門庭.財旺家和事事興.外進錢財百日進.一家兄弟播高名.
婚姻進益生貴子.玉帛金銀箱滿堂.放水開門皆吉利.男榮女貴壽安寧.
宜:婚禮、修屋、造庭。
此日出生之人少年有凶,老而有福祿,若放蕩變為貧窮之命。
------------
【氏】星论命
氏土貉凶.名賈復。
氏星造作主災凶.費盡田園倉庫空.埋葬不可用此日.懸絕吊脛禍重重.
若是婚姻離別散.夜招浪子入房中.行船必定遭沉沒.更生聾啞子孫窮.
宜:買田園、播種。
忌:葬儀、建造、嫁娶。
此日出生之人,福祿豐厚,願望如意,到老愈榮。
----------------
也有说:
娄宿之星吉庆多,婚姻祭祀主荣华。开门放水用此日,三年之内主官班。
氏宿之星吉庆多,招得横财贺有功。葬埋若还用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
二十八星宿性格分析:
娄宿
思想敏捷,办事效率高,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乐于助人。有任性和反叛的潜意识,若露出冷酷的一面,就增强了个人主意的色彩。
氐宿 善解人意,易得别人帮助,善于谋略,八面玲珑具有野心,行动果决也不失斯文和气。常因不愿受束缚而显得游荡。
--------------这些内容仅供把玩,没有别的意思。
最后说一说《红楼梦》中的【娄底方言】。
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红楼梦》中的【娄底方言】的文章,列出很多"娄底方言",仔细一看,有些所谓的"娄底方言",甚至连东北人都常说,根本算不上"娄底独有"的方言。中国之大,几千年来,人口南北流动,一些方言也大众化了,不能再算方言。《红楼梦》中还有【榆树、鲫鱼、海参、对虾】等等,并不是娄底特产。《红楼梦》中还提到【皇帝南巡、四次接驾】等等,清朝皇帝南巡从来没到过娄底。《红楼梦》中史湘云在湖南娄底住过,她属于佟图赖家族,还有夏金桂(康熙第三皇后)也是佟图赖家族,来自湖南。史湘云的儿子贾菌、贾兰,我分析认为前者是曹雪芹,后者是脂砚斋,二人在湖南住过多长时间很难确定,但应该是学到一些娄底方言。
李煦李炆的祖籍是山东,又加入旗籍,又在北京、苏州等地做官,应该接触许多地区的方言,例如凤姐说的【英雄俺】是山东方言,凤姐的祖籍也是山东。《红楼梦》中还有满族语言。
网上有人指出下面一句话是娄底方言:
----这段是从"转载"的文章中择来的,我无法准确注明作者。我也不清楚其他地区人是否也这样说。这段话如果确是娄底方言,应该是作者贾菌从母亲史湘云那里学来的。并不能说明作者一定是一位女性。好了,《红楼梦》中是否有【娄底方言】,我认为确实有,来源也说明了。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说明: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
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中京】即国都北京,作者尽量使用"中京"语言,其他方言只是少量流露,或作者有意流露一些线索。史湘云是蒙古族,属于娄底地区的佟图赖家族。据我看到一些学者们讨论,《红楼梦》中有北京方言,山东方言(例如【俺】),娄底方言,蒙古方言(例如【小蹄子】,【爱、二】不分),等等我说不全。(本文不专门讨论方言,谈到娄氏,不得不谈谈娄底方言。)
【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其中【高唐】,并不是娄底地区的【高塘村】;而是苏州织造府的地址【下塘】,【云散高唐】是说史湘云从这里离开,什么时候回过娄底?很难判断。【水涸湘江】是说湘云死了,也不一定死在湘江。【白首双星】暗示湘云已经成仙得道,成为跛足道人,在什么地方出家,死在什么地方,本文不讨论。
本文主要谈【娄氏】,她是史湘云,也就是宝钗、袭人。他抚养两个孩子,孩子长到什么时候,她才出家,很难说。
2016-2-15
后一篇:【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