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宝黛之家
宝黛之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59
  • 关注人气: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玉谜语【天上人间两渺茫】解读

(2015-06-12 09:31:27)
标签:

文化

宝玉谜语的解读,向来是一大难题,本文做一个解读。
原谜语: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50回)
----注:谜语后面没有说"打一物"之类,即作者不要求非得打一物做谜底。

 

第一句【天上人间两渺茫】
最近,从"古诗文网"查到,此句出自《唐诗》,作者:曹唐。
本人又查找唐诗核对一下,结果共有相关的诗三首,确实与《红楼梦》有联系,值得细品,下面进行。
   卷640_17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曹唐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
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解:这首诗的主题与红楼梦很类似。
本诗中,天上的神仙是【玉女杜兰香】,人间的人物是【张硕】,仙女下嫁张硕,传说【张硕】起初是个道士。二人离合悲欢,结果【两渺茫】。
红楼中,天上的神仙是【渺渺真人】,人间的人物是【茫茫大士--甄士隐】,仙女下嫁甄士隐,甄士隐出家。二人离合悲欢,结果【两渺茫】。
两个故事完全类似,可见,红楼梦中【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的命名,取自《唐诗》"天上人间两渺茫"。红楼梦中谁是【玉女杜兰香】?当然是【渺渺真人】,谁是【张硕】?当然是【茫茫大士】(甄士隐)。

   卷640_16 【张硕重寄杜兰香】曹唐
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灵妃不降三清驾,仙鹤空成万古愁。
皓月隔花追款别,瑞烟笼树省淹留。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
----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不正好是【红楼十二钗】的命运吗!

   卷539_2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红楼梦中的【玉郎】就是宝玉,而且也通仙籍,【杜兰香】对【玉郎】,正好是红楼梦中的【金娃对玉郎】(出自批语)。
----【一春梦雨】,"一春"是元春;"梦雨"是贾雨村。

《唐诗》中的杜兰香,是一位【玉女】,下嫁于张硕。
《红楼梦》中的宝钗,本是【宫花】,由贵妃指婚,下嫁给宝玉;正符合【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
第一句解完了:天上的"两渺茫"是【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人间的"两渺茫"是【宝钗】和【甄宝玉--甄士隐】。

 

第二句,【琅玕节过谨提防】
【琅玕】:按《汉典》有好几种解释。一般解做【翠竹】,确实比较恰当,因为【翠竹】有"节",可以接下文;【翠竹】又代表"湘妃竹"--潇湘妃黛玉,宝玉的谜语离不开黛玉,宝玉的出家也和黛玉有关。所以【琅玕】代表黛玉。
【节】:按《汉典》也有好几种解释,挑三个主要的列于下面。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
2、~外生枝。形容发生了意外事情。
3、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琅玕】本意为竹子,拟人化后,代表黛玉,黛玉的【节】只能是【节操】。黛玉的【节操】是否有问题呢?真的有问题。与黛玉共读西厢的宝玉,并不是江南甄家的甄宝玉,而是金陵省体仁院甄家的甄宝玉,号称"宝皇帝",原型是皇帝康熙,化名贾雨村,他用读西厢的方法勾引黛玉,黛玉也有意,于是二人不轨。证明就是"云儿唱曲",如下: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
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
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甲侧:此唱一曲为直刺宝玉。】(28回)
----两个冤家,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但不是江南甄家的宝玉,而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宝玉,号称【宝皇帝、活龙、天下官】,【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原型是康熙皇帝,化身有贾雨村、贾珍、贾瑞、孙绍祖、狗儿等等,黛玉的原型是甄士隐夫人封氏,化身有元迎探、可卿、凤姐、尤三姐、尤二姐、香菱、娇杏等等。秦可卿、凤姐、尤三姐失节,即是黛玉【失节】,被甄士隐捉住。
【黛玉】和【贾雨村】的关系,也有多种暗示:
有关林黛玉的诗:【桃花带雨浓】,"桃花"代表黛玉,"雨"代表贾雨村,"浓"表示情意浓厚。
再如,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诗中【残荷】代表黛玉,【听雨声】表示黛玉听贾雨村的,"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说明黛玉像凤姐那样被休了,像晴雯那样被撵出大观园,像封氏那样回了娘家。
【节过】:黛玉失节过后。江南甄家的宝玉,因捉奸闯下大祸,宝玉只好逃走出家了,自然与黛玉离婚。宝玉的妾宝钗(即是湘云、袭人)也出家了。
【谨提防】:宝玉害怕宝皇帝的报复打击,不得不小心谨慎,谨堤防。
从此江南甄家的宝玉,家庭解体。又过了一二年后,黛玉(即封氏)在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时候,嫁给康熙,成为潇湘妃(密妃)。

 

第三句,【鸾音鹤信须凝睇】
【鸾音鹤信】:泛指一切消息。
【鸾音】:侧重李雏鸾小姐的信息,李雏鸾小姐也是黛玉的化身,宝玉还是很关心黛玉的消息。
【鹤信】:史湘云"蜂腰猿背,【鹤姿】螂形"。【鹤信】侧重史湘云的消息,也就是宝钗、袭人的消息。
【凝睇】:凝望 注视 凝视。
【须凝睇】:宝钗、黛玉是宝玉的两个夫人,现在都远走高飞了,宝玉最盼望她们的消息,当上述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会全神贯注倾听。

 

第四句,【好把唏嘘答上苍】
【唏嘘】:叹息的声音。(元迎探惜)的声音。
【上苍】:青天。此处比喻皇帝。
【好把唏嘘答上苍】:面对皇帝对甄士隐的迫害,造成甄士隐的悲剧,作者只能以【怀金悼玉】的叹息,作为讽刺性的回答。【怀金】是怀念可悲的金锁、金鸳鸯、金麒麟,代表宝钗,即渺渺真人;【悼玉】包含宝玉、黛玉、妙玉,主要是宝玉,即茫茫大士。

 

全谜语包含着宝玉出家的原因,是由于"琅玕节过",即黛玉的节操出了问题,造成"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两渺茫。和【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结果两渺茫基本一样。
===================
《甲辰本、梦稿本、程甲、程乙本》给宝玉增加的谜语:
贾政又看到: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甲辰夹批:此宝玉之镜花水月。】
 贾政道:"好,好!如猜镜子,妙极。"  贾政道:"这一个却无名字,是谁做的?"贾母道:"这个大约是宝玉做的。"(22回)
略看一下: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面北朝南的意思,有点像宝皇帝在进行早朝。又像照镜子,人像颠倒过来。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表情不可思议,像个木头人,傻子一个。
【甲辰夹批:此宝玉之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中的月,比喻虚幻的景象
宝玉一生过着"两渺茫"的生活,十分真实。虚幻成镜子中的一个木头人,没有什么意义。
----此谜语没有什么真实含义,照上面的谜语差远了。没有存在的价值。

 

本文重点解读第一个谜语;后面的谜语不值一谈,略提一下而已。

2015-6-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