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2012-09-18 22:07:37)
标签:
蓝菲儿创作教育 |
分类: 编辑创作 |
一、教学目标:
1、
2、
3、
4、
5、
6、
二、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况。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让儿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充分的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综合实践课带来的欢乐。
2、学生思想情况:
学生对学习综合实践课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我们计划安排一些围绕数学课本展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安排一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趣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三、课程内容分析:
(一)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撰写“课时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 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 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三)双基训练步骤:为促进知识的学习,充分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多做实践。
(四)方法: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五)要求: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反思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教改实验课题。
1、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帮助儿童积极的展开活动。
(2)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探索性。
(3)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4)主题活动入手,体验学习过程,教师要“导”到位
2、改进教学的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实践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要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从心理活动来说,这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实践意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实践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3、教改实验课题:
自主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4、实验措施:
(1)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勇于探索知识,让学生动手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2)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实践的习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4)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设计简单有趣的问题和活动,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5)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儿童遵循综合实践课的要求,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会实践。
(6)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五、教学业务学习及教学活动安排
(1)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课程目标,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扎实地进行教学工作。
(2)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常规》、《齐河教育》、《山东教育》等,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3)利用学习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学活动安排:
九月份: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元月份:
六、培优补差的计划措施:
1、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2、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3、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时 间 |
教
进 |
周次 |
时 间 |
教
进 |
1 |
9.3--8 |
|
12 |
11.18--24 |
学会基本折纸 |
2 |
9.9--15 |
学会提问题 |
13 |
11.25-12.1 |
我的飞机飞得高 |
3 |
9.16-22 |
|
14 |
12.2——8 |
巧手折出纸天鹤 |
4 |
9.23-29 |
做个礼物送朋友 |
15 |
12.9—15 |
自制彩泥 |
5 |
9.3-10.6 |
国庆节 |
16 |
12.16-22 |
彩泥乌龟和漂亮的公鸡 |
6 |
10.7-13 |
|
17 |
12.23--29 |
泥艺展示活动 |
7 |
10.14-20 |
叶贴画制作及示 |
18 |
12.30—1.5 |
美化校园活动 |
8 |
10.21-27 |
学习用品常整理 |
19 |
1.6——12 |
我为校园做点事 |
9 |
10.28-- 11.3 |
合理安排房间 |
20 |
1.13--19 |
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总结 |
10 |
11.4-10 |
|
21 |
1.20--26 |
期末质量检测 |
11 |
11-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