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 朱三松制乾隆御题竹刻七贤图笔筒 483万元

(2013-08-14 19:51:49)
标签:

事实

七贤

万元

拍卖会

文人

文化

分类: 拍卖

明 <wbr>朱三松制乾隆御题竹刻七贤图笔筒 <wbr>483万元

作者 -- 尺寸 高15cm
作品分类 竹木牙角>竹雕 创作年代
估价 RMB  3,500,000-5,500,000
成交价
  • RMB  4,830,000
  • HKD  5,770,609
  • USD  724,500
  • EUR  531,300
专场 “有感于斯文”—宫廷逸趣与诗、书、画、印 拍卖时间 2011-06-05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年春季拍卖会
“三松作”款

 

              本件笔筒截竹制作,竹色红润,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相聚作诗的画面,人物神情毕现,苍松浓密,崖石叠嶂,层次鲜明。山石间刻书乾隆御制诗一首,文曰:“诡石苍松境致幽,其中七老恣优游。若而底用征名姓,总是人间第一流”(见《乾隆御制诗 · 四集 · 卷八十五》),署“乾隆御题”款,并“古香”、“太璞”二方印,旁侧又阴刻书“三松作”款识。
          笔筒雕刻题材为唐代“七老会”的典故。讲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整器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展现作品极高的构图技巧和审美功力。同类型款与清宫旧藏的“朱三松制清代竹雕对弈图笔筒”如出一辙,可见朱三松颇善镂雕,喜文人题材,作品多为竹刻清玩。
           朱稚征号三松,为小松仲子。生卒年不详,所制作品有署崇祯年款,卒年或已入清。陆扶照《南村随笔》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明代中叶以前,尚没有以刻竹闻名者,自正德、嘉靖以降,始有三朱、李、濮诸人。三朱者,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辈。朱氏本为新安人,自宋建炎移居华亭,又六世而东徒,遂为嘉定人。三朱开创了竹刻“嘉定派”。清赵昕撰《竹笔尊赋》谓“疁城以竹刻名……镂法原本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事实正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