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唐 鸳鸯莲瓣纹金碗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博物馆 |
【名称】:鸳鸯莲瓣纹金碗
【类别】:金质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
简介
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锤击成型,纹饰平錾,通身鱼子纹地。外腹部錾出两层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及花草。走兽或走或奔,富有动态;禽鸟或飞翔或栖息,动静结合。下层莲瓣内均錾刻忍冬花草。碗内底中心,是一朵蔷薇式团花,外底中心则錾刻一只回首的鸳鸯,周围饰有忍冬云纹。圈足饰方胜纹,一整两破的菱形花纹图案,实为简化了的四瓣莲花纹。足底边缘饰联珠纹一周。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1]
相关资料
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了唐代窖藏金银器1000多件,这是我国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发现。其中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最为珍贵,代表了盛唐时期我国北方金银器制作的高度成就。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唐代金银器中仅见的最堂皇的金碗。
金碗的内侧有墨书“九两半”三字。这种墨书标重在何家村窖藏及其他窖藏的金银器中常常见到,这是唐代管理金银器留下的痕迹。大家还记得《红楼梦》中,丫头鸳鸯是替贾母掌管金银器的,每次使用后,都要称重后入藏。唐代金银器掌管者,为防止以轻换重,在每件器物上往往都以墨书标重,有的直接錾刻出重量,反映了金银器在人们以上中的重要地位。
鸳鸯莲瓣纹金碗所采用的装饰手法,称为适合纹样构图。它是将要装饰的器物划分成许多小区间,然后给这些小区间填以适合纹样。通过每个小区间的装饰,达到美化整个器物的目的。这种手法常见于初、盛唐,中晚唐就不多见了。
价值
金碗实物出土罕见,文字记载亦不多。《唐摭言》曾说:“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暇日与诸昆季蹴踘,毬子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上曰:‘卿大雍睦。’命赐酒二盘,每盘贮十金椀,每椀各容一升许。宣令并椀赐之。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容。”可见,金椀多为皇帝所使用,由此可知何家村鸳鸯莲瓣纹金碗的珍贵了。
值得一提的是,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为数不多的非唯一的、而且两件都是国宝级文物的文物珍宝。